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扫盲教育政策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基本上每隔10年就会颁布新政策:1978—1987年,扫盲教育贯彻自愿原则;1988--2000年,扫盲政策系统化,强制性成其突出特点;进入新世纪,扫盲政策的功能性特征凸显。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的高度,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对外开放理论和系统的侨务理论,将启动侨乡优势和发展"海外关系"视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独特机遇"。在邓小平侨务思想的指导下,广东侨乡社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侨乡模式成为广东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特征。邓小平侨务思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广东侨乡社会现代化的实践指导上,更重要的是为继续推进广东侨乡社会现代化和当前广东侨务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政策分析角度,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在侨务领域积极展开侨务外宣工作,输出台湾的软实力成就.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当局逐步建立专门的外宣负责机构和外宣体系,这种侨务外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侨务工作的发展,加强了海外侨胞与台湾的联系,提升了台湾在海外侨胞中的形象,其某些方式和手段,也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我国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在“文革”被禁锢被打倒的艺术家们得到了平反,积压在人们心中长期十年的抑郁得到了释放,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各领域创作全方位爆发,我国的声乐事业也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区域政治就是以区域学理论来研究在特定区域界限范围内,以特定地方政府这一政治实体为基本单元,对法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活动进行指导、协商、调整、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关系和政治过程。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政治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政策动力,对于中国全国的和区域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Lily 《出国与就业》2011,(9):90-91
关键词:教育 全国:报考内地的华侨考生指的是必须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且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截止报名时间结束)的华侨。  相似文献   

9.
广东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 ,也是他长期战斗和工作的地方。尽管叶帅日理万机 ,但他仍然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 ,并对其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叶剑英对广东的各项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对广东的经济特区建设、引进外资、山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都提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和宝贵意见 ,保证了广东的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合理、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78—1991年,学校围绕着建设综合性理工大学的目标,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从加大投入、规范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工作举措,积极筹建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学校整体实验条件和实验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21世纪“创一流”目标下建设一流实验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分别制定了“两结合”、“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本文认为“三结合”就业方针是对“两结合”就业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并从二者的主要内容、存在前提、实施结果等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逐步恢复了教授职称评审制度,教授的教学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因而形成了该阶段特有的群体特征。一是重获新生:喜迎科学春天,献身科研;参与拨乱反正,恢复名誉。二是道德高尚:拥护党的领导,立党为公;献身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三是教书育人:认真备课,教学有方,严格要求,关爱学生。四是治学严谨:潜心研究,实事求是,遵守规范。教授群体特征的生成是社会政治制度、教授聘任制度、教授评价制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1981年民兵组织调整以前,中国曾经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庞大的民兵人数,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民兵制度也在发生转型,通过对组织的调整,人数的缩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兵制度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体现,它作为我国国防体制的一部分,是要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兵制度的变革也会大大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选择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变革期,以武汉军区(1952—1985年)领导下的中原(河南湖北)民兵为切入点,来展现这一渐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1661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主义,收复了宝岛台湾,当时,清朝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大陆的统一,而这时的郑氏政权坚持反清的立场,这极大地阻碍了清朝实现祖国统一的步伐,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宝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从顺治十八年起清朝就着手采取了不同政策,欲使台湾早日回归,安定东方海疆,经过了二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清政府终于在1683年取得了澎湖海战的胜利,这也标志着郑氏集团的 灭亡。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社会思想领域处于新旧交替态势,道德层面各种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亟需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形成能够为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价值导向与行为准则。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主旨的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可以为我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方略,以期为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相对稳定的局势之下,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开始了战后财政重建的进程,这也是其施政的重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机构、政策和税收的重建。增加基层财政收入和引进侨资是财政重建的主要特点,重建工作的实施使广东一度出现了经济复兴迹象。但是,财政重建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对广东战后经济的恢复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集中分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广东侨务工作新局面的影响。通过对华侨、侨眷权益的保护、力促华侨参与改革开放和推动国内科教兴国三个方面内容翔实的讨论,展示了广东20年侨务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期,随着现代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形成,中国现代文物保护事业逐渐兴起。这一时期政府文物保护工作以颁发政策法规的形式迈出了中国现代文物保护事业的第一步,同时开始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进行文物调查,限制文物出口,查办文物盗窃、盗运案件,为目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问题,是重新构筑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重要事件之一。苏联要求扩大在占领和管理日本方面的作用,力阻美国在日本垄断地位的形成。随着苏美矛盾在冷战后的不断加剧,苏联抵制和最终拒绝在美国主导下的对日和约上鉴字,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远东政治格局在冷战背景下的演变及冷战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意识到海权重要性,对帝国主义侵害中国海关、海港、南海等主权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就加强海港设施建设、海军革命力量建设、航海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主张,从认识和实践上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海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