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阶段的生态翻译学将西方生态主义、东方生态智慧与翻译理论的哲学有机结合,为中国优秀特色文化传播翻译提供了新视域和新方向.对《中国日报》文化类报道进行进一步研究,从翻译思路角度对文化类报道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独特的翻译思维,即不拘泥于静态的语言差异,而是从生态学层面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求同存异的思路及文化共生的生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对《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篇有关社论语篇的研究表明,两份报纸社论均蕴含大量评价资源,且分布呈现出一致特点,但在具体实现上却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分布特征的这种相似性和实现方式的差异性与文章的语域与语旨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丹 《文教资料》2010,(22):47-49
本文以围绕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展开的两篇新闻报道为素材,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的转述话语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研究显示,报道中的转述话语是展示新闻报道者态度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是新闻媒体对受众进行意识操控的一种手段,影响其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陈健 《海外英语》2020,(7):216-217
该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与分析,探讨了评论附加语fortunately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中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fortunately作为新闻说话者对命题进行主观附加的一种方式,隐性表达了说话者对命题合意的态度,其出现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并在各类新闻报刊中得到及时反映。汉语报刊新词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对促进社会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以《中国日报》为个案研究,探讨汉语报刊新词英译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报刊新词英译提供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社论态度资源各系统鉴赏、判断和情感的布局,一方面会受到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共同制约而使中美两国社论语篇都呈现出一致的语类结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两国社论语篇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话语模式。此种模式的形成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和社会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与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时代背景及要求,进一步彰显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倡议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均强调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对于文化对外交流起着关键作用,也需要合适的理论思想进行指导.立足于生态学新视角,以2016—2019年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宏观的报道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报纸整体展现了动态平衡、多样统一的生态理性特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中国日报》实施了以”解读中国,点评世界”为指导方针的改版,是中国媒体”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形势与现实归纳了此次改版的背景因素,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中国日报》改版后,头版报道内容在新闻题材多样化、突出民生新闻、强化客观中立的报道态度、重视报网融合等方面有十分明显的改进。最后本文总结改版后依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即须平衡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报道比重,同时在国际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上要有中国声音,力求独家表达,以努力赢得更多国际受众,早日进入世界主流媒体之列。  相似文献   

9.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本文以《中国日报》(海外版)有关202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报道为文本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文本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体育新闻报道中主要使用了战争、旅途和戏剧等隐喻性表层架构以及合作、友好、外交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上述表层架构进一步激活了集体主义、人文精神、协和万邦的深层架构,契合受众读者内在思维认知。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报道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通过中医药报道增加国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这考验着中国媒体的传播能力。同时,这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近6年的《中国日报》英文版有关中医药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中医药对外报道在新闻数量、新闻性质、新闻主题、新闻体裁、新闻来源、新闻形式等方面所呈现的特点,并思考总结中医药英文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中医药国际传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专门的语料库搭配检索工具,在自建的《中国日报》涉美社论小型语料库中以US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筛选出其中25个高频搭配词,接着对其中最高频的5个词与US的搭配和共现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日报》社论对美国的亚洲战略基本不认可,对美国政界人物的作为多有批评。  相似文献   

12.
《苏报》原为“营业性质之小报”,后在追踪时代潮流的过程中转成“善造风潮之报”。通过对各地“学界风潮”的持续报道,《苏报》充分彰显了报刊传媒的社会批判功能,并因此形成某种旨在批判教育腐败、政治专制和文化奴役的激进舆论。而后,章士钊等人主持笔政,着意对栏目设置和版面编排进行“改良”,公开发表“排满”、“革命”文字,使得《苏报》完全成为革命宣传的舆论工具。从《苏报》舆论的言论进路与话语策略来看,实经历了一个由和缓而激烈、由教育批评而政治批判、由双向“交流”而单向“灌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国人自主经营的报纸———《循环日报》,开创了近代国人自主办报的先河。《循环日报》的创办体现了王韬借“日报立言”、以言议政及“博采群言、兼收并蓄”等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4年和2015年《中国日报》中出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报在处理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时所采用的各种翻译方法,并指出在保证外国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异化的翻译策略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方法,从而使我们在翻译各种外宣材料时更好地处理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的新闻叙事表现出为革命办报、集中领导、秘密发行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当时革命环境下的产物,是革命媒介对当时生存环境的生态适应,是环境选择机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前,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这为他创办<新青年>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公正、客观地反映事件的原貌,不能带有报道者主观的偏见和态度。但任何报刊都是为一定阶级或团体服务的,其报道必然会反映一定的态度和立场。通过Martin的评价理论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习近平主席访美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提高读者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报业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张报纸——《大公报》创造了诸多辉煌。在办报理念、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新记《大公报》阶段更是大公报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萨特的《苍蝇》都是广有影响的世界名剧.虽然它们的诞生相隔了三个半世纪,两位作者又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然而,这两部杰作在艺术上却表现出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本文拟从古老题材反映现实人生、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力、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境遇剧”理论、封闭式结构、复杂的冲突等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以及一些差异,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以期表明西方文学的一脉相承和两个伟大艺术家在表现人类心灵和艺术表现生活方面的感应和相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20世纪的世界革命》一书所作的介绍和评价。文章首先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然后对该书的理论贡献和写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20世纪的世界革命》一书是我国学术界对20世纪世界革命进行首次全方位的研究,既理清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又对其进行了理论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