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是对陈白沙开创的江门心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构成岭南心学思想路线,此路线是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综合创新.湛氏心学思想包含“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本体论思想,以及主静与主敬相统一、涵养与致知相统一、知疑与创新相统一的功夫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处体认天理”是明代哲学家湛若水的道德修养论,其内容包括知行并进、动静合一、勿忘勿助等。他的道德修养学说的优点表现在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合一、民主精神、积极入世的姿态等方面,又具有修养学说的哲学基础自相矛盾、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貌合神离、道德主体和客体真实关系模糊难辨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孙应鳌的审美功夫以普遍性原则的“心”为本体,是一种“求心”的功夫,包括“立志”、“敬”、“慎独”、“诚意”等具体的功夫方法.审美功夫讲求在日用常行中纯化心体,使本然之心转化为明觉之心,具有内向体征的特点和将心体导向审美境界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湛若水对易学阐释可看出,他在形式上有恢复古易原貌的倾向,但其基本立场并未超出心学解易的范围。湛若水以易学为基础,阐发其性气一体论,同时通过阐扬周易经传中的中正、生生之德,开启了自己天道论和工夫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湛若水是明代中叶著名教育家.他毕生热爱和重视教育工作,身居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职位(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而能实践躬行.曾独资或捐资兴建书院40多所,培养出近4000名学生.在教育理论上也作出重大贡献.他在教育作用、国民教育重要性、教师论、学习论、德育论等方面的见解,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存的明代心学大师湛若水著述单行本有《古易经传》、《诗经厘正》、《圣学格物通》等近20种,内容涉及经典注释、政治思想、哲学讨论、家庭伦理等多方面,形式包括诗词歌赋及议论、语录等多种文体;现存的涉及湛若水文字的各种总集、别集则有《甘泉先生文集》、《泉翁大全集》、《甘泉湛子古诗选》等约10余种,其体量之庞大,震古烁今.湛若水留下的宝贵著述,亟待学界深入挖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7.
2008年,成功的英汉字幕翻译为好菜坞电影《功夫熊猫》带来了可观的中国票房。文章以国语配音版《功夫熊猫》为例,以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视角。根据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和顺应的动态性,从语音顺应、词汇顺应、句法顺应、语体顺应和文化顺应五个方面探讨《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对其中二些译文提出了笔者的译文,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书院的章程集中体现了书院创办者的教育理念。明代湛若水创办的大科书院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的"大学精神",而且更注重"大学精神"在书院管理中的养成,即从格物致知着手,在修身齐家中磨炼,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显人性,完成人格,这就是湛若水"以精神养精神"的大学精神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湛甘泉与王阳明作为学术诤友,在"格物"与"格心"、"天理"与"良知"上进行了激烈论辩,并分别以"随处体认天理"与"致良知"的为学宗旨分庭抗礼,从而促进了阳明学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对明代心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宋明时期特定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把理学的立言宗旨锁定在道德教化的功能上,无论是程朱的格物穷理,还是陆王主张的“求理于心”,两者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强化存理去欲、提升个体道德自觉的道德修养功夫.理学家的修养功夫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封建社会和谐统一的功能.今天我们对理学存理去欲的道德修养功夫进行重新审视,其中仍不乏合理内容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湛若水、王阳明是明代中期硕儒,两人共同掀起明后期心学思潮.而此均离不开两人对《大学》“格物”进行重新诠释.由于不同的思想体系,“格物”之辩不可避免在湛、王之间产生.湛、王“格物”之辩共发生三次:第一次湛、王的“内外”之辩围绕“格物”展开;第二次“格物”之辩围绕知行而演绎;第三次“格物”之辩彰显湛、王两人对“心”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高考方案制订中,降低了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却大大提升了语文学科的地位。这对于我们这个学科来讲,既令人欣喜,又令人忧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高考语文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地位的提升,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和继承,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十分重要。令人忧虑的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否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令人期待,毕竟,现实中的语文教学不令人满意,仍然未能跳出应试教育的窠臼。  相似文献   

15.
16.
《滨州学院学报》2019,(5):82-88
功夫论即如何学以至圣的方法论,作为中国哲学之特有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早在孔子思想中便已对其内涵有所涉及。孔子提出学者要以自身感官能力为基础,借助其能沟通内外之作用,通过践行一系列功夫行为,进而达到内心修养之提升。在此过程中,听觉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价值,孔子对之格外关注,要求学者充分利用听觉来实现功夫进取,但又需对它有所超越。从非礼勿听至成于乐,是在外在教化主导下由外而内式的超越,它实现大体之挺立。而从成于乐至耳顺,是在大体主导下由内而外式的超越,它实现大体与小体、感性与理性之统一,最终通过内外夹持实现功夫修养之大成。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6,(1):40-45
孟子心学功夫论主要有不忍人之心、操心和存心、不动心三个层面。不忍人之心是孟子心学功夫论的出发点,操心和存心体现了孟子德性修养功夫的不同面向,不动心则彰显了孟子心学功夫论的理想境界。这三个层面体现了孟子道德主体性人格修养理论之完整与丰富。  相似文献   

18.
功夫壁虎     
还在崇拜功夫熊猫、蜘蛛侠吗?你OUT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功夫     
温暖的阳光照在广场上,用自己的光辉染绿了叶子,晶亮透绿。趁着好光景,很多晨练的人都兴致勃勃地纷至沓来。我和爷爷正在认真的打24式简氏太极拳,抬头往前一看,我惊讶了——居然有位英姿飒爽的外国叔叔也在练太极。  相似文献   

20.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崭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释,为中国译坛带来了一股新风。本文以此理论为视角,对《功夫熊猫》的字幕汉译进行解读,结合具体翻译实例诠释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最终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