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到广阔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性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因此,数学课堂数学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3.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语)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El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  相似文献   

5.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二者相互依存,因此教师要借助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学"活"的知识,教"活"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活学知识,活用知识,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充满浓浓的"生活味"。  相似文献   

7.
何慧珍 《考试周刊》2011,(15):70-71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8.
数学即生活,数学不只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数学符号的集结,而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是刻板的对知识的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把各种实际问题不断进行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标》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我们要在学校的数学活动中,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观察、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行和发展"。让数学走进生活是实现数学教育,加强学生应用能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作文与教育同理,与生活也是分不开的。作文教学应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需要,作文应全方位反映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尽管考纲中对递推数列有所限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但在实际命题中常常涉及求一些简单的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而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应用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既能考查数列的有关性质,又能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句话说明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同时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很生硬,只是单纯地为学而学,他们会计算,可以熟练地背诵公式、法则、性质,但在需要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表现出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6.
突出“生活数学”,营造教学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潮 《考试周刊》2010,(22):91-91
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应让数学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融进生活、融进活动,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把看似枯燥的数学教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营造数学课堂教学之美,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奉行"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构建生活数学需采用一定的策略:运用"生活语言",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捕捉"生活现象",认识数学的普遍性;模拟"生活情景",感悟数学的生动性;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践性;拓展"生活时空",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语文学科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教学是生活的阐述,阅读是生活的体验,写作又是生活的展示与延伸。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就必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不是枯燥无味而是丰富有趣的,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思维从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志平 《教师》2015,(3):75
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