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政民主体制形成于西方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过渡时期,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西方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宪政民主体制基本适应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解决了西方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问题.但是在目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宪政民主体制日益受到来自民族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日益表现出局限性,从而现代国家建构要求突破宪政民主体制的局限性,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动员与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是当今我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之一,对此问题,应将社会动员置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下来讨论当下社会动员所具有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意义。传统的社会动员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多元化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现实。社会动员所带来的政治参与要求是现代国家建构和政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关键是改变对社会动员的管控思维方式,将社会动员纳入到现代国家建构的政治参与制度化与法治化的轨道上,从而避免非制度化与非法治化的社会动员所导致的冲突、对立和混乱。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什叶派问题并非简单的政治反对派问题或教派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阿拉伯国家严重的民族国家建构问题的产物和反映。阿拉伯世界民族国家建构面临着晚近的国家形成、社会结构严重碎裂化和多种政治认同激烈竞争的难题,它们决定着阿拉伯什叶派问题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并深刻影响着阿拉伯什叶派的政治命运。在伊拉克、黎巴嫩、沙特、巴林和科威特等国,什叶派被边缘化,逊尼派(或马龙派)主导民族国家建构,引发了种种问题。建设成熟的民族国家是阿拉伯什叶派实现平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超阶级性和人性化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两个显著特征。民主社会主义对国家性质的分析,是以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强调国家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掌舵者”而非“划船人”;民主和专政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政治范畴,无产阶级专政妨碍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国家和公民社会应当开展合作;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民族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构书香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在国内不少地方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可是,将建构书香校园的做法拓展并提升到建构书香中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相关思考仍不多见。本文围绕着以建构书香中国这一根本目的,主要从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为实现建构书香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现代国家建构,通过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角分析,指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是: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双重建构重压过程,再到现代以来向民生国家理念嬗变的路径。这一独特的路径,昭示了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维度的嬗变,反映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征途上基于各个时期努力探索的主题,体现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我国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模式急需改革和调整。八大前后,毛泽东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为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革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准备,并在经济、政治、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方针,这对当时社会主义的改革的积极探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苏东剧变的冲击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普遍地对苏联模式和苏东剧变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反思,并对西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中以法共、日共为最。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新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9.
夏国锋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3):17-19,24
文章试图粗线条式地勾勒清末之前、清末及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变迁图景,其隐含着秉持了现代国家建构是对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变迁的一个外来主导力量的前提假设,即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必然导致乡村政治结构的变化。描绘了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如何改变乡村政治结构及带来乡村政治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免除农业税是对以农业财政支撑国家体系的传统时代终结,也是建立以工商业为支撑的公共财政新时代的开始。终结农业财政既是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结果,更是建构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在终结农业财政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项双重任务,即要实现"社会主义形象"与"现代国家形象"的二位一体。60年来,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构建经历了数次解构和重建的艰难历程: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统一的集体形象转向特征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由意识形态第一的革命国家形象转向高效务实合作共赢的现代国家形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中国崛起"的话语体系中,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构建的未来取向是实现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民族特性与普世价值的双重耦合。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诗派在继承西方象征主义的"契合论"和"纯诗"理论的同时也进行了自觉地创造和发展,他们否定了西方象征主义由"契合论"而引申出的过度神秘暗示以及由这种神秘暗示所导致的抽象晦涩的诗风,而是追求一种朦胧含蓄的诗风;在继承"纯诗"理论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气质意蕴的思想有所继承,从而为中国现代纯诗的建构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推进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就国外近代西藏历史研究新作《建构现代中国的藏传佛教徒》一书进行了述评,在总结介绍本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评论了本书的观点立场和研究视角。在唯政治化的近代西藏历史研究中,本书以文化交流为切入点,见解新颖,视角独特,对近代西藏历史和汉藏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黄耀丽 《时代教育》2010,(9):296-296
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中共八大召开前后这段时间,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积极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8.
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对幼儿园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幼儿园建构游戏课程,可采取以下策略创设环境,保证幼儿愉快有益的自由游戏活动;生成探索性主题活动,使教学活动游戏化;利用游戏因素,保证幼儿轻松愉快地生活。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国民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即“国族”的形成.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要使56个民族形成对中华民族这一“国族”的认同,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建构,而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的正是公共领域这一土壤.本文在梳理了民族国家及公共领域这两个名词内涵的基础上,浅析公共领域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真正深入地思考,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深入地思考需要以鲜明的趣味性和深入的思辨性为支撑。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打造"思趣课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添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将深思、思辨引入课堂中,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