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电教     
“我与电教半生缘”已经写到第十篇了,本想接下来完成第十一篇联网学的喜与忧》,但又感觉在网络教学方面我尚还有许多需要仔细探讨的地方,于是,想用《告别电教》为题暂时结束我的回忆,继续我孜孜以求的探讨征途。但细想我所经历的工作年轮,每一个轮回都有电教先行者引路导航。若没有恩师们点石成金般的相助,没有朋友们相伴相随的帮扶,没有师兄妹无怨无悔的信任,没有同行们一如继往的支持,就没有我弥足珍贵的“半生缘”了。这既是我与电教的缘分,也是电教给予我的幸运。此时此刻我更多的是心怀感恩。  相似文献   

2.
两节语文课     
前一段时间,我听了两节语文课,有一点感想,谈出来与同行探讨。一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十篇课文《冰花》。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日记》2013,(9):16-17
《乌篷船》是周作人一组文章中的第九篇,文章总题目是“苦雨斋尺牍”。周作人早就说过,他虽然生活在大革命前夕的动荡年代,内心深处却向往着雨天,喝口清茶,同友人谈闲话,以为“那是颇愉快的事”;但他又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苦”味,“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我 1 98 6年毕业于广西师大中文系 ,但我十分偏爱搞无线电。真正接触电化教育是我在 1 993年调回玉林地区电教站的事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直到今天都爱不释手的《电化教育研究》,也因为是搞电教使我与《电化教育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化教育研究》成了我半路出道的知音。据说电教站的人员都是搞电器高手 ,我是慕名这种高手才要求调回电教部门的。不料安排我负责电教教研 ,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刚搞电教那阵子 ,我既不懂电教是何物 ,更不知道什么叫做电教“三论”,心想我的高手梦完了。我没有电教教研实践经验 ,更没有深奥的电…  相似文献   

5.
我本人虽是搞初中电化教学的,但近来在阅读《中小学电教》杂志2003年第1期上湖北麻城占红英老师的文章《多媒体应用于阅读教学中的“病症”与“疗方”》一文时,颇受启发,并由此产生了一点关于《捞铁牛》一文教学的创新想法: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7,(3):44-49
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编辑试图删改《随想录》第七十二篇内容,据此,第七十二篇被认为首发在1981年9月25日《收获》第5期上。但巴金并不认可《大公报·大公园》的第七十二篇版本,且在第七十三篇对删改一事提出抗议。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对该文做有题无文处理,该篇全文最早发表于1983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的单行本《真话集》。发表风波体现出巴金为讲真话而抗争的精神。考察第七十二篇、第七十三篇发表始末能从细部充实了巴金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苏教版)第十三课《早》里写道:“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文中还有多处出现“蜡梅”这个词。当我上这课时,在黑板上板书“腊梅”这个词时,学生们立即向我指出:“老师,您写错了,课本上是虫字旁的蜡。”于是,我向学生解释:“腊梅是一种植物,它冬季开花,腊指农历十二月,符合这个意思。而且文章开头交代去参观三味书屋的时间正是在酿雪的天气里,应该是腊梅。”课后,我把这一问题提出与其他老师探讨,有的老师与我的看法一致,而有的老师则认为应该以课本为准,理由是与教材配套的一些教案及参…  相似文献   

8.
小语教材第十二册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篇看图学文。不论油画的作者还是文章的作者,都旨在揭露沙皇的黑暗统治,反映人民痛苦,引导人民反抗。但我认为:文中只有“逆风”而没有“逆水”是不能充分表现油画中纤夫们艰苦劳动的自然条件的。课文第一段描写拉纤环境说:“因为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这无疑是纤夫们“迈着沉重的步子”的自然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解: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篇课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0.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19):14-14
《从现在开始》(人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21课)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主要叙述了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的故事。第一个走马上任的猫头鹰下令:“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动物必须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动物们叫苦连天。第二个就职的袋鼠颁布诏书:“从现在开始,动物们都要  相似文献   

11.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习惯篇”的教学要旨。现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小语第六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以下简称“习惯(6)”),具体谈谈“习惯篇”教学强化“读、学、养”三个环节,追求“透、实、恒”三个境界的实践与思考。一、读图究意,力求透彻“习惯篇”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习惯篇”的学习应当从“读”图开始,研究也应从“读”图开始。1.仔细观察,读…  相似文献   

12.
《司马光》是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孩的事。授课时,我在原来的教学思路上有所突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做法如下:一、在电教手段中突出“动”用幻灯辅助教学,是电教手段的一种。在《司马光》一文的教学中,我突破了惯用的电教手法。首先把原来的单幅图变成多幅图,把内容单一的图画变成内容丰富的画面,把“静”的图像变成“动”的图像。然后让学生根据具体内容动手操作。在理解课文第一段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水缸的位置,我指名学生按课文内容演示投影片,并说明为什么一定要交代水缸在假山下面。在讲述课文第…  相似文献   

13.
与音乐结缘     
编辑导语 我看过很多“与××结缘”或“与××为伴”的习作.没有一篇能如这篇《与音乐结缘》的小作者那样,写得清灵、跃动。充满灵气。我们提倡初中生作文时.摒弃那些人云亦云的看法、半丈半白的“八股”方式、司空见惯的举例,  相似文献   

14.
何竞 《老年教育》2007,(9):22-22
前不久,在九华山头天门“大通大士阁”参观时,庙里的师父赠我一本《现代因果实录》,阅后颇有所思。“说因果”是佛家语,意在揭示“作于前”和“报于后”的顺承关系。在这一点上,孔子说过实在话。他是这样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见《论语》第九篇)孔子曾做过保管仓库的“委吏”,还当过管理畜牧业的“乘田”。大概正是因为他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才形成了比较务实的态度,从而悟出“民衣食足而后知廉耻”,“衣食足”才能“教化兴”的道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明亚 《四川教育》2005,(10):31-31
在今年“五一”前夕的一次公开课上,我执教了老舍先生的《猫》(“人教版”第八册第十课)这篇课.在第二课时的教学即将结束时,学生和我的情绪已经与老舍先生一样,深深地喜爱上了那只古灵精怪的淘气猫了.在赞扬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我为学生送上了一份“小礼物”.  相似文献   

16.
杨次梅 《教师》2010,(3):45-46
《小毛虫》是湘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描述了一只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与童趣。课文没有大道理的说教,但带给人的启示却很多很多。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朴实清新,可挖掘的空间很大,很适合朗读。笔者把朗读与探讨“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作为本堂课的重点,在几个空白处巧妙设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语文》杂志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上,我写了一篇短文《谈目前流行的一种病句》,认为“贵宾们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是一个主谓搭配不当的病句,有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中国语文》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上有几篇短文提出质疑,《天津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徐世英同志发表《“病句”不病》一文与我商榷。我想再谈谈我的看法,就  相似文献   

18.
鸦彬 《今日教育》2007,(7S):43-43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认真地研读孔子的《论语》,读后让我生出许多的思考。如第十三篇《子路》中有这样一段:“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我觉得这句话对提高我们校长的领导力。实施学校的柔性管理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与“庄学”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庄学”在某些地方甚至走向了《庄子》的反面,但是,《庄子》与包括外杂篇在内的“庄学”并没有被人截然分开,而以一个整体形象被人们所 接受,这是因为庄学对《庄子》的嬗变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进行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 杂篇仿用内篇语言,并使用了内篇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二是外杂篇对内篇思想进行了引申、发展、补 充和变换。  相似文献   

20.
《船过三峡》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但是,许多同学没有到过三峡,仅凭课文中的词句是很难体会到三峡“山高”、“水急”、“船险”的奇丽景色。在教学中,我通过录像、投影、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例如,在教学描写三峡“水急”的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利用录像,初步感受为了深化学生对三峡“水急”的认识,我剪辑制作了有声有色的录像片《长江三峡》。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观看录像:你看到上游的水是怎样冲下来的?你听到水冲下来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