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思想研究是学界长盛不衰的课题,但是随着我国对日本文化逐步深入地了解,我们对为之关联的鲁迅思想必有新的可探索的视角。本文试图从中日文化的角度,剖析鲁迅思想形成的外来因素。特别指出鲁迅的思想在中日交流关系中主要形成了改造国民性意识,拿来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几处难点是不应忽略的。现从研究鲁迅先生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手法入手,谈谈自己备课时的四个思考角度。一、日期记载中蕴含的感情──鲁迅先生文章中用记叙表抒情的一种风格不厌其烦地、甚至絮絮叨叨地在文章中记叙日期,以表明提起这个日期就触目惊心,是鲁迅常用的一种用记叙手法来抒发感情的写作特点。这从《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也可以看到。《记》文中出现的日期有三个:三月十八日,烈士遇难日,三月二十五日,开追悼会日;四月一日,先生撰写悼文日。这三个日期的间隔,都是“七”,符合我们…  相似文献   

3.
1930年5月7日,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实际负责人李立三,在上海爵禄饭店约见鲁迅先生,要求他公开发表一个像法国作家巴比赛那样支持共产党政策的宣言。鲁迅经过细致考虑,委婉地拒绝了,约见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4.
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虽然他永远地走了,然而,他的崇高形象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在为数不多的鲁迅生前照片上,我们仍可目睹这位文化斗士的风采。《鲁迅在上海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的鲁迅形象尤为栩栩如生。这组照片就是在1936年10月8日拍摄的。它是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它记录了鲁迅对中国未来新兴木刻界的扶助、关怀和友谊,  相似文献   

5.
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和曹聚仁开始交往是1933年5月7日。曹聚仁聆听鲁迅演讲。是在鲁迅刚到上海定居不久的1927年12月21日。曹聚仁第一次面见鲁迅的时间应是在1930年。曹聚仁和鲁迅的书信来往则还可以追溯到1931年。鲁迅和曹聚仁的交往,主要是在曹聚仁任群众图书公司编辑,主编《涛声》和编辑《太白》、《芒种》期间。他们的交往也是围绕这些杂志的工作而开展的,鲁迅对这三种杂志都是持支持态度的。鲁迅与曹聚仁不论从思想意识,或是志趣爱好,都有一定的距离和异同,然而他们彼此的交往能不断发展。就是鲁迅坚持取大节而略小节的交友之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属于全世界的,所以,鲁迅研究也具有国际性。就世界范围讲,鲁迅研究的大本营在中国大陆,港台、日韩、俄罗斯、欧美等地的鲁迅研究各具特色,均已形成一定的学术氛围。而1981年鲁迅诞辰百周年之际,于9月2 3日到2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阿西洛尔马会议中心举行的“国际鲁迅学术纪念会”,则是世界各地鲁迅研究者的一次盛会,它标志着国际鲁迅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广泛交流和深入开展的时期。自那以后,仅韩国一地从84年到93  相似文献   

7.
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藏克家写的。请认真阅读课文和注释,想一想,这首诗主要歌颂谁?为什么要以“有的人”为诗的正题?前一个问题你一定能正确地回答,从诗的副题“纪念鲁迅有感”,以及诗中有些从鲁迅的名句脱出的句子,可以看出它要歌颂的是鲁迅先生。这是诗人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当年10月1日,人们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诞生。不久,又在首都隆重地召开纪念鲁迅的大会。诗人在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后,写下了这首热情赞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诗  相似文献   

8.
《作文与考试》2022,(Z1):90-91
<正>最近,鲁迅的孙子周令飞上了热搜,在“躲不开鲁迅的鲁迅孙子的一生”话题下,许多网友热烈地参与了讨论。2021年10月22日,为纪念鲁迅逝世85周年,第四届“鲁迅文化周”在上海开幕,鲁迅的长孙周令飞出席活动并致辞。周令飞酷似鲁迅的相貌,引起网友强烈关注,纷纷表示,其标志性的一字胡,简直和教科书上的鲁迅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为一个神话已经成为经典。学术界对鲁迅的评价却始终游离于鲁迅作品之外。从20世纪20年代重在文学话语,鲁迅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批评,到30年代重在政治话语的批评以及新时期重在生命哲学的批评,都不同程度地偏执地将鲁迅误读。本文试图站在西方人文主义的立场,对几十年来的误读鲁迅进行历史反恩。颠覆鲁迅神话,回归鲁迅本身,还原一个坚守儒家思想的现代演绎而非西方人文精神的真正的鲁迅。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智慧更多的体现在以“生存”为第一要义上。他的生存策略以进退有据,韧性战斗为主,对“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评价要辩证地的理解,了解鲁迅真实的生存态度,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智慧更多的体现在以“生存”为第一要义上。他的生存策略以进退有据,韧性战斗为主,对“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评价要辩证地的理解,了解鲁迅真实的生存态度,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2.
“立人”启蒙是鲁迅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在鲁迅留日期间确立,经过五四运动和大革命前后革命斗争的洗礼,纠正了早期的某些局限与偏颇,日臻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林语堂亲疏议杜天骏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几张鲁迅与诸人的合影,那是些感光不全的次品,照片上的林语堂均被洗掉了。如,1927年1月2日,鲁迅辞去厦门大学教职,和林误堂及泱泱社成员的7人拍照;1927年10月4日,即鲁迅从广州到上海后第二...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然而当中国译界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尝试时,人们还没有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本文试图对鲁迅翻译思想的确立,鲁迅的直译观以及鲁迅的读者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鲁迅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的纪念日。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先生逝世?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先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几位青年才俊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回应。鲁迅虽已过去,但是历史还在继续。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却被延续至今。鲁迅关注的某些问题仍然存在,或者变异。鲁迅研究在当代还要继续。而且在重新审视鲁迅的时候,我们发现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遗产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思维”。它是鲁迅的精髓,相对于问题来说,这些更值得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关注。本期刊发“鲁迅遗产与当代青年世界”这组笔谈文章,旨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亦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鲁迅诚恳地告诫青年,从事任何事情,特别是文学创造,要有一种执着的韧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从1912年5月5日开始写日记,每年写一册,到逝世前一天为止,共写了25册,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单日记就有三大册,150万字。在25年的漫长岁月中,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中国的文化学术界中曾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贬抑鲁迅的风波〔1〕。今年,这场风波虽已过去,但它留下的问题却意味深长,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在一个文化多元思想自由的时代,不许别人自由地言说鲁迅当然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如何使人全面、正确、深入地认识鲁迅,理解鲁迅,从而在民族灵魂重建的伟大工程中继承和使用鲁迅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思想资源。在贬抑鲁迅的人中,除少数是远在海外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之外〔2〕,大都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网上发表贬抑鲁迅的言论时,为之喝彩的还有一个颇有规模的中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8.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广泛地宣传鲁迅,学习鲁迅,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战斗精神,对我们建设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甘为孺子牛的一生。在鲁迅先生光辉的一生中,有整整十年时间是直接从事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件小事》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课的传统教材。它写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原载1919年12月1日《晨报周年纪念增刊》,后收入《呐喊》。这篇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首次提出了未经彻底改造的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必须向劳动人民靠拢的重大课题,反映出鲁迅前期思想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深入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陈学忠 《青海教育》2003,(10):36-36
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30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荡涤着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