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德可分为社会性师德和个体性师德两个维度.这一区分表明,师德是一个完整的互动性结构系统.没有前者,教师个体行为就缺失了道德指令;没有后者,社会道德要求就缺失了实践载体.师德建设必须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将社会的职业规范内化为教师德性、外化为教师善行.师德两个维度对师德评价的启示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形成全面的评价视域...  相似文献   

2.
师德信仰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精神源动力。要想解决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信仰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师德信仰教育,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坚定高校教师师德信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师德建设是高职高专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时期的师德建设被置身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中.正确认识文化多元化及其时师德建设的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文化多元化对师德建设的影响,不仅关系到高职高专师德建设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具有示范性和先进性,关系着农村的未来。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原因。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此相一致,社会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促成师德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亦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从师德修养的内涵入手分析论述当前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目标与方法,以及师德修养应当达到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6.
人类是通过教育活动来传承和创新文化,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的,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兴衰。本文从职业道德这一角度论述了加强师德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师应遵循的师德规范以及强化师德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师德师风考核要适应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应对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高校要严格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形成教育、考核、效能相统一的长效治理链条,统筹类别细分与科学评定,在实践中丰富考核内容建设,在创新运用中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师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率、方向和质量。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近年来师德滑坡严重,一系列师德失范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故而加强师德建设刻不容缓。师德建设要靠全社会的努力,要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尊师重教的大环境,"以法治教",德、法并举,一票否决,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战线出现师德缺失的现象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师德缺失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缺少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缺少推进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学校缺少浓郁的学习氛围;教育工作者缺少为人师表的意识。新时期应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重视评估机制;以活动为载体,优化学校风气,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学习终身化作为良好师德的一个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观;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德师风塑造中的价值认同主要是教师对自身在社会主流要求和良性期望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教师与高校组织在观念上对高校精神文化内涵的认可和共享,并最终表现为学校师德师风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厘清高校师德师风塑造中的价值认同问题,对高校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育高校教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教师要把高校师德师风价值认同升华为职业理想信念,内化为责任与使命,融入到教学、科研与生活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