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毕生奋斗,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天下为己任.为他人谋幸福,坚决实践天下为公的主张,被举公认为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立国大计在于使中国确立于世界文明国之林,把中国改造成驾乎欧美之上的世界上最新最进步的国家,他毕生追求建设新时代的道德文明,在政治思想尤其是道德文明建设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邓小平同志也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政治家,在漫长革命生涯中曾经“三落三起”,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他始终保持乐观的革命态度和旺盛的革命意志,尤其是领…  相似文献   

2.
关于幸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幸福的困惑 幸福到底是什么?其实几百个人就有几百种答案,即使那些最善于用抽象的、精辟的科学术语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也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公认为最理想、最科学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毕生奋斗,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天下为己任,为他人谋幸福,坚决实践天下为公的主张,被举世公认为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立国大计在于使中国确立于世界文明国之林,把中国改造成驾乎欧美之上的世界上最新最进步的国家,他毕生追求建设新时代的道德文明,在政治思想尤其是道德文明建设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邓小平同志也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政治家。在漫长革命生涯中曾经“三落三起”,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他始终保持乐观的革命态度和旺盛的革命意志,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一、幸福的困惑 幸福到底是什么?其实几百个人就有几百种答案,即使那些最善于用抽象的、精辟的科学术语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也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公认为最理想、最科学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互助土族自治县十年来教师工资无拖欠蔡相林青海省互助县多年来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坚持国拨教育经费足额发放,使全县公、民办教师工资无一拖欠。县委、县政府在财政收入紧张的情况下;始终在财力分配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了年初制定教师工资全额预算不...  相似文献   

6.
从古希腊罗马开始,人们围绕着德性与幸福的关系便展开争论,并形成了两条思想路线.一条始于亚里士多德,斯多噶派的德性即幸福的路线,一条始于伊壁鸠鲁的幸福即德性的幸福主义、快乐主义路线.两条路线虽然相互竞争,但都共同强调幸福与德性的一致.竞争之处在于二者的立足点不同,一个以幸福为立足点去诠释德性,一个是以德性为立足点去诠释幸福.幸福即德性的路线被称之为经验主义路线,德性即幸福的路线被称之为唯理主义路线.康德扭转了德福一致的伦理学方向,认为幸福与快乐属于经验性的存在,任何经验性的存在都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与有效性,并认为不幸的人未必无德,幸福的人未必有德,从而认为道德与幸福之间并无必然性的牵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道德观也认为,道德生成的基础是人们实际的经济关系,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道德保障的是让人们过一种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要求的可能性生活,而不是一种快乐与幸福,或崇高与神圣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杨珉 《江苏高教》2002,(2):96-99
本文从道德与幸福相互联系的视角出发,对幸福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及意义进行探索。道德教育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也是人的终极目的。因此,幸福、人生与道德生活的联系也就成为伦理学和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在道德和幸福的关系方面,伦理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论述,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感性主义伦理学家为代表,认为幸福就是道德;另一类以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为代表,认为道德就是幸福。无论哪一类观念,都揭示了道德和幸福相互需要、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而言,这意味着: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人对幸福的需要和追求,应以幸福作为教育的主题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典故三则     
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很激烈。国君晋厉公偏爱胥童,国家大权掌握在胥童手中。贵族栾书、中行偃等.先杀了胥童,随后又杀了晋厉公,另立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以善为目的,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  相似文献   

10.
深夜的灯光     
人们向往光明,是因为光明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希望。我对于深夜的灯光,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评:由一般到特殊。)记得小时候,奶奶在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妈妈在灯下为我们洗衣、做鞋,常常一直忙到深夜。那昏黄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快活地  相似文献   

11.
“有的人认为拥有家财万贯、吃山珍海味为幸福;有的人认为平平安安、不饥不寒为幸福;还有的人认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为幸福......同学们,请问你们的幸福观是什么?”这是一位老师出给三位盲人学生的问题。第一位学生说,凭自已的本领挣到钱就是幸福。第二位接着说,有人能关心我、帮助我,我就感到幸福。最后一位学生说,见到光明就是幸福。对于盲人来说,挣到钱与被人关心,都是容易达到的要求,其可能性远远要高于见到光明。见到光明,对于他们来说,则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光明,这无疑是使他们最感到幸福的事。第三位的答案无…  相似文献   

12.
三氧化硫在通常状况下是液体吗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161005)于秉彦说:贵刊于1999年第6期刊登了《三氧化硫通常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一文。该文章认为:“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通常状况下为液体。”笔者不敢苟同,为此,与作者及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及终极培养目标,对家国情怀的培养也应渗透在初中学段。家是国的基础, 家庭与家族组建国家;而有国才有家,无国则无家,家庭家族与国家的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2]对此...  相似文献   

14.
示例彼革命志士,思为国家谋幸福,为人民除痛苦,而当其未达到谋幸福除痛苦之前,无一兵一卒之力,无弹丸凭借之地,△在他人见之,未尝非纸上谈兵.痴人说梦,认为必不可以实现,然  相似文献   

15.
<正>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在希罗多德《历史》一书中,就记载了位高权重、金银满库的国王克洛伊索斯向梭伦的提问:“在你所见过的所有的人当中,你认为谁是最幸福的?”结果,梭伦给出的答案,第一是家和业兴、儿孙兴旺、为国献身的泰鲁斯,第二是身强力壮、孝敬母亲的克列奥比斯和比托俩兄弟。对此,国王克洛伊索斯既意外又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人。由此可见,幸福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不分贫富贵贱、古今中外;但幸福有着个人感觉与他人认知的巨大差别,很难判定。  相似文献   

16.
《左忠毅公逸事》中,作者方苞以大量笔墨书写史可法,并不偏题,更非败笔。这些笔墨正是对左忠毅公的“忠毅”形象与精神的正面刻画与侧面烘托之笔。“伏案”的史可法,展现左忠毅公的惜才之心——爱才伯乐,独具慧眼;“及试”的史可法,凸显左忠毅公的选才之举——为国选才,干脆果决;“探监”的史可法,突出左忠毅公的忠毅形象——谋国之忠,不屈之毅;“流涕”的史可法,衬托左忠毅公的伟岸人格——不惜己身,心怀天下;“守御”的史可法,烘托左忠毅公的精神魅力——率先垂范,薪火相传;“躬造”的史可法,表现左忠毅公的高瞻远瞩——传承情志,选贤举能。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被公认为是全班最胆小最怯弱者.大学毕业众人挥手告别时,许多人预言十年后的再相聚.他将是最失败者之一。在十年后相聚如期举行时.当年许多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同学如今已被生活改变成了一言不发的旁观者.许多才华横溢被认为一出校门即可拥有一切的同学因苦苦挣扎而终无意料之中的成功有些垂头丧气.只有他——那个被公认为将是最失败者,还是和当年一样平凡得如一粒尘土,不出众,不显眼,也不高谈阔论。  相似文献   

18.
跨 国 公 司 迅 速 发 展 是 战 后 国 际 经 济 的 一 个 突 出 现 象 , 其 原 因 何 在 ? 众多 西 方 经 济 学 家 曾 对 此 进 行 探 讨 并 提 出 不 同 的 理 论 , 但 从 整 体 来 看 都 不 无 缺 陷 。我 国 经 济 理 论 界 在 解 放 后 相 当 长 时 期 内 , 由 于 对 跨 国 公 司 的 偏 见 , 对 此 也 缺 乏 深入 和 客 观 的 科 学 研 究 。本 文 试 从 战 后 经 济 国 际 化 这 一 重 大 变 化 入 手 , 从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创 新 的 角 度 对跨 国 公 司 战 后 发 展 的 一 般 原 因 进 行 探 索 , 希 望 能 从 更 深 的 层 次 上 找 出 其 内 在 发 展规 律 并 对 我 国 当 前 的 企 业 制 度 改 革 提 供 有 益 的 借 鉴  相似文献   

19.
世界进化、人事繁复、人事繁复、则分业亦繁、如男子任事在外、或为社会尽力、或为国家效劳、而家中繁琐事务、不能兼顾、遂不得不赖妇女主持之、使男子无内顾之忧、而增家庭之幸福、所以各国提倡女学、意在改善家庭、盖家为国根、尽人皆知无庸赘述、试观欧美各先进国、对于女子教育非常重视、然女子教育之学科、尤以家事为重大目的、视家事为职业之一种、与农工商三科相并列、故彼国学校之课程、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认为拥有家财万贯、吃山珍海味为幸福;有的人认为平平安安、不饥不寒为幸福;还有的人认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为幸福……同学们,请问你们的幸福观是什么?”这是一位老师出给三位盲人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