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巨大的原子     
也许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宇宙,就是另一个世界。就像我们的宇宙一样,里面有地球等等。不过原子里的宇宙恐怕和我们的是根本不相同的,我们所有公式、概念等到原子里面的世界都是不起作用的。而且,我们这个宇宙,是不是也是组成另一个世界的最小单位呢?正如原子一样,我们这个最小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人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产生许多有意思的想法,例如多重宇宙、量子意识和时间机器等等。其中最有意思的观点,是认为宇宙不是真实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更高级智慧生命产生的电脑模拟中。不管这个观点是否合理,有一个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能否模拟出一个宇宙,成为一个人造宇宙的上帝?而且里面的生命如同我们人类一样聪明,会去探寻他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难以辨认的暗星云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形状不规则的气体和尘埃团,它们就是宇宙星云。有些星云像月亮那样,能够进行光反射,而有些星云则不能反射来自周围的光,人们只能通过辨认不反光星云背后发亮的天体,来分辨它们。就像我们黑夜里在广阔的田野里看远处的大树、大山一样,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最为惊世骇俗的一种科学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说宇宙有许多个,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个。这种理论是不是疯子的胡言乱语呢?不是,许多科学家认为多元宇宙很可能就是事实。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其它的宇宙,而且它们的模样很有可能与我们的完全不一样,甚至物理定律都不一样。多元宇宙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观点,最近几年才热火起来。但有科学家发现,早在中世纪,有人提出的宇宙模型,就竟然蕴含着多元宇宙思想。这位古代人也太厉害了吧,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就像在人类社会里,大多数人都会组成家庭,恒星在宇宙中也往往以“夫妻”的面目出现,像太阳这样的单身贵族——单颗恒星,其实是恒星演化中的异类!这些像“夫妻”一样的双星系统,在宇宙这个“社会”中也有自己的悲欢离合,不过,他们之间的“交流”活动常常伴随着血雨腥风  相似文献   

6.
正失去一切生命的地球将更加炎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地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因为像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居住的环境在宇宙中十分稀少——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迄今为止却仍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事实上,这个观点反过来也成立,即生命对地球而言同样不可或缺。假如失去生命,地球便不再是现在的地球了。生命曾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或许只有剥夺了地球上全部生命之后,我们才  相似文献   

7.
小探宇宙     
在人们赞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宇宙间“令人迷惑不解”的疑难仍层出不穷、与日俱增。人们一直在探索其奥秘。牛顿提出宇宙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为了防止宇宙的坍缩,在他的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学项”,它代表一种万有斥力,以保持宇宙的稳定性。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论”。宇宙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呢?笔者也在小探着宇宙,但其观点有所不同。 从圆球体谈起 人们认为:空间三维体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在空间占什么位置呢?一个在空间任何角度看都是一样的点,只能是一个圆球体。但这个圆球体既…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宇宙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宇宙从开始扩张到最大之后,便开始收缩,最后在大坍缩中毁灭,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扩张和收缩。宇宙的能量和物质是反复利用的,在一个宇宙开始扩张到收缩中完全保留,以供下次形成新宇宙的需要。这个观点正好解释了大家普遍经历过但却十分迷惑的  相似文献   

9.
想像一下你开着车出门,发现街道上行驶的车辆中,一半以上都有被撞的痕迹,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唐?会不会为自己的车子担心?还是先别为车子担心的了,该担心的是我们的银河系。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的星系有53%都曾经发生过“撞车”事故!这说明,我们周围的宇宙并不太平,到处都曾发生过“交通事故”。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星系遭受了另外星系的撞击,并不一定意味着星系中的恒星与恒星之间的直接撞击,星系碰撞应该会对于恒星形成速率和星系形状产生强烈的影响。此外,星系碰撞并没有像科学家理论推测的那样,产生出新的恒星组合形式。天文学家目前…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科学家业已证明,我们的宇宙起始于一场大爆炸,然后一直膨胀下去,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因此,宇宙是有限的。但这个有限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形状呢?它有没有边界呢?如果有,其边界又在哪里?这是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仍然难有定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据《周易》记载:太极和太极图出自圣人伏羲氏之手。我们也许对其蕴含的深奥玄机不能完全参悟,但你定会被它完美的形状深深地折服,因为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完美的图形了。它完美的圆圈里匀称的阴阳两极,以及两极上点缀着的神秘的“鱼眼”,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有人把它的阴阳两极比喻为天和地,有人比喻为日和月,有人比喻成世间的男女……我认为,其实和地球上许多的未解之谜一样,太极图也许是远古的智慧生物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它更是我们宇宙起源和发展的浓缩图。太极图外面的大圆圈是整个“大宇宙”,在这个“大宇宙”里,包含有或许不止一个与我们…  相似文献   

12.
宇宙闻起来是香的?臭的?酸的?辣的?糊的?还是……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有个常识,虽然离地面越高会越冷,但感觉高处的空气会更清淡、清新,因为高空气体没有地面尘土和人类排放的废气等等的污染。不过科学家指出,这个观点针对大气层的下面来说,没有错误,但穿越大气层,进入外太空,就不是这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无人驾驶的飞机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开飞机可以像玩电子游戏一样容易还是头一次听说。你可不要觉得这是科幻小说里的疯话,事实上它出自美国天才飞机设计师伯特?鲁坦之口,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他却是当今世上最富想象力的飞机设计师之一,无数飞机发烧友的终极偶像。伯特?鲁坦生在美国西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骨子里流淌的就是西部牛仔的疯狂和冒险。他六七岁便开始自己动手做飞机,从不屑于用那些从商店里买来的塑料模型。这一开始便再不曾停下,迄今为  相似文献   

14.
星系退行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事实使人们了解,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着 接着,人们自然会对下面的问题感兴趣:我们的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还是,它将来会停下来?…… 本文想说明,现有的观测事实已经能够清楚表明,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引力束缚态,它不会永远膨胀下去 自从1965年A.A.Penzias和R.W.Wilson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三十多年来,人们的多次观测进一步证实背景辐射的两个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5.
宇宙的含义简单地说,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天体物质组成,有“有限”和“无限”之说。宇宙有限,依据是一种“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所以是有限的;宇宙无限,依据的是一种哲学观,它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宇宙之大是难以穷尽的。这种哲学观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质问常常让人哑口无言——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之外是什么?由于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局限,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延续了几个世纪,看来还会继续下去。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即所谓“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一般来说,我…  相似文献   

16.
李竞 《百科知识》2011,(22):4-6
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但会往何处去呢?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澳三位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给出了答案:宇宙膨胀不断加速,而且逐渐变冷。这个发现,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为"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为什么说此发现意义如此重大呢?我们还是先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说起。  相似文献   

17.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真空吸尘器,能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大头针还是体积是太阳几十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但是黑洞能吸进整个宇宙吗?在原则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填满黑洞,因此,宇宙也会被黑洞吞没。但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在飞速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呢?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同学们一定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人类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却没有参考资料,这是一个漫长又曲折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地观察、推算……浩瀚的宇宙中有许多天体,仰望苍穹的人类从未停止对它们的探寻和思索。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用于描述引力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力场方程,通过这个方程,可以推导出很多未知的现象和天体。1916年,  相似文献   

19.
飞雪笼罩大地,春天的气息正在地下涌动,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在这新年伊始之际,我们捧出了倾注心血的第100期《大科技·科学之谜》,这里面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装满了对未知的遐思,装满了对科学的梦想。漫天的雪花是否由太平洋彼岸的一只蝴蝶引起?我们这些美丽快乐的生命从哪里起源?地球之外也有像我们一样智慧的生命吗?当我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熟悉的世界时,科学的种子就在我们心中悄悄萌芽。洒满大地的星光有没有尽头?沧桑的岁月有没有开端?宇宙之外还有没有宇宙?当我们用好奇的心灵感悟那个陌生的宇宙时,科学的疆界就在悄悄向外延…  相似文献   

20.
一个生命的开始在一颗绕着不知名的恒星轨道运转的彗星肚子里,一个只在显微镜下才看得到的外星人静静地躺卧着,正在安稳地休眠。在这片茫茫宇宙的某处,或许是一个像地球一样的地方——一个更大的目的地正在等待着这个微生物。它或许会变成线虫,或许变成一朵玫瑰,也没准儿会变成一位少年。生命毕竟还是顽强的,而且就靠着变化来保持活力。经过一段时间,引力发生了一些似乎是积极的,但又偏离常规的巧妙作用。于是,这颗彗星从它的恒星轨道里,就像弹弓上的石头一样被弹射了出来。在长达一亿多年的时间里,它静静地从恒星之间的漆黑而广漠的宇宙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