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鹏 《语文知识》2016,(21):63-64
教师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避免使用轻重不分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本文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实证分析。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一)温故知新,活跃课堂气氛"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来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2.
宋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宋词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闪亮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词作,从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雨霖铃》本唐教坊曲名,因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而盛名.本文试从该词牌的起源,词格、词作概况以及其在宋词史上鲜有问津的状况等三个方面出发,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究,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徐蕊 《语文知识》2014,(7):40-43
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位列北宋十大金曲之一,经久不衰,堪称描写“离别”的绝唱,也是当下“人教版”“苏教版”等高中阶段必背的经典诗词之一,我们通过互联网搜索并整理了关于《雨霖铃·寒蝉凄切》的32篇教学设计,从中可以窥探当下执教者对该词的教学关注点,现选取不同地域的两篇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并整理出异同点,以察教学关注的焦点。上表所选教学案例均是非常优秀的一线课堂教学设计,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下一线教师对该词的执教中存在以下几点或是经验或是遗憾的地方:一是知人论世与文本的解读是构成一节诗词鉴赏课的重头戏,但对该诗词的品读与鉴赏也有些微忽略;二是如何在一节课结束后还能让学生对古诗词保持热情,上述案例均没提到。对于这些,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生在对古典诗词进行学习和鉴赏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的文化和特性,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因此,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任课老师,如何让学生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明白人生哲理,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修养,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前辈于漪老师在《语文的尊严》一书中曾经深情地谈道:希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她也希望语文教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便充满喜悦与敬慕之情。我想:我们从事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在语言文字组成的美妙乐章中,我们如何一次次于无声处拨动学生的心弦,如何润物无声地浸润他们的思想,如何于无形中延展他们的思维,多年来,我一直不断探索,试图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天,我就以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极富美感的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中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渴望自由的情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篇优美散文的内涵。文章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吴青 《文教资料》2014,(22):41-42
作者就自身在兄弟学校借班上《雨霖铃》的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资料查阅、教学设计(导语、教学过程)、课外延伸三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0.
11.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发现美的能力,审美教育是语文必须承担的任务。语文是高中各个学科中最能体现和实现审美教育的学科。高中生已经有了很强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又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生阶段,对美的感悟和接受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中的宋词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教育的绝佳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流传下来了许多的古典诗词。古典诗歌是传统的高雅艺术,它以丰富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来完善和丰满想要表达的情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自主理解教学的组织、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供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诗人灿若星河,诗作浩如烟海,它以其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古代文化精华。所谓的诗词歌赋,就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学的概称,虽然如此,这一称谓几乎可说是已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大成。对于继承中华文化来说,诗词歌赋可谓是最重要的立足点,高中阶段对于语文诗词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上升到了另一种高度,所以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教学模式,以更为高效的方式来提升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即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说的“美育”。它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素质,即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判断美,创造美,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其思想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出几点体会,连缀成文,与各位同仁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诗歌审美性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它是在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审美世界中,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最终把文学教学的目的落到实处。审美性教学注重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开拓情感的自由空间,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16.
金帆 《广东教育》2006,(4):28-28
曾几何时,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语文课堂对诗词的阅读总跳不出“主题”“手法”“语言”“形象”的框框。即使有突破者(如赵谦翔先生的“绿色欣赏”),也深受学生素质教师学养等诸多因素影响,何况还有高考利剑的威逼,几人敢走多远?  相似文献   

17.
诗歌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历了千百年仍然熠熠生辉,引领华夏儿女在灿烂的诗歌星空里畅想、遨游、沉醉.现如今,诗歌作为高中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新时期的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良好的品质,也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情感的任务.本文分析了课前预习时要搜集信息、感受诗歌中情感的具体方法,探讨了以诵读为乐趣、通过吟诵表达情感、激发情感升华的意义所在,阐述了引导启发、创设情景、构筑审美情感和通过诗歌的对比阅读以提高学生诗歌鉴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炳祥 《学周刊C版》2010,(6):145-14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初盲目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到后来逐渐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弊病,从而慢慢地转化到追求课堂的教学效率上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应该让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9.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培养的重要内容。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开展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从以下几点入手,对如何开展审美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和风 《学语文》2003,(4):14-14
一、新课导入:(打开录音机,播放歌曲《别亦难》。歌曲一结束,开始上课。) 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同学们一定觉得耳熟吧?歌名叫《别亦难》。这首歌曾风靡一时,现在还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