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栋 《今传媒》2005,(11):4-6
2005年9月,本是继“超级女声”后一个传媒平淡期。可就在此时,9月19日至30日的“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打破了近一个月的平淡,一场传媒风暴随之来临。北京、上海、香港,海内外近两百家媒体风涌云集,全程关注和报道了这一文化活动。可以说,在人们的印象里,没有一个文人或学者的归来  相似文献   

2.
广播节目的可参与性,极大地满足了听众的“参与欲”和“驾驭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点播体节目、发布供求信息等“平淡”参与后,听众会逐步尝试政策法规咨询、个人利益维护、社会热点评析等深层次问题。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尚不完备、依法维权尚未十分普遍的情况下,“遇事儿”的人们自然而然且满怀希望地将目光投向党的喉舌——新闻媒体。作为广播人理应担负起舆论监督重任,为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北广雷跃捷先生通过2000年全国广播电视报刊参评作品,得出结论:“平淡中有所突破”。笔者认同“平淡”之论断,赞赏“有所突破”之高见。“平淡”,意味着遵循报纸规律,坚持党性、新闻性、真实性,发挥党的喉舌和服务读者的功能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个平手。“有所突破”,意味着在做好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办出了自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不突出。所谓“淡”,就是不浓烈,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谢顾问:每逢我写了稿子拿给新闻干事看时,新闻干事总是说“稿子平淡”;倘若寄给编辑,编辑也会因其“平淡”不予编发,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克服稿件平淡呢?战士张正军张正军同志: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淡则无奇无趣无味无价值。因此,平淡确实是写作之大忌。然而,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平淡又是个常见病、慢性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急于求成。克服稿件平淡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只能靠自己在写作实践中摸索。这里,我只能提一些方法供你参考。一、事例要精选。一般…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采访中,常听到一些通讯员这样讲:基层的生活平淡,凡人小事,获取的材料琐碎,老套,平淡,很难找到“起愣”的事,写不出有价值的新闻来。通讯员离“新闻源”最近,对基层的了解和熟悉如何,将决定着新闻稿件的质量优劣。那么,怎样才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和凡人小事中探求有价值的新闻呢?这就有一个如何观察与选取新闻素材的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8.
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能够享受平淡生活的人们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最真的感觉不属于漫无边际的未来,更不在追忆往事的过去,就在现在,就源于身边的平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末,谈话节目在中国广电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浪潮。新颖的节目样式给充斥着娱乐节目的电视荧屏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引发了观众的热情参与。不管是一问一答式的电视采访,针锋相对、你来我往的平等对话,还是充满作秀因子的娱乐脱口秀表演,都不由分说地占领了本来属于娱乐节目的黄金时间。忽然,他们又都悄无声息,归于平淡。如今已经没有了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初现时的光晕。而且,这样的节目形式已经普遍融合到很多其他形式为主体的现场节目中。对于观众而言,似乎已经产生了“视觉”、“听觉”疲劳,没有了当时的新鲜感。这让…  相似文献   

10.
潘奠元 《图书馆论丛》1999,(1):53-53,49
一个很平常的人,一个很平淡的事。本无意铺开稿纸记叙点什么,文中的主人翁也一直讳言不露:“我都这般模样了,何必让世人知晓呢?……”却总有一种奠明的冲动.驱使我将这个很平常的人,很平淡的事录进文稿中,为“知识助残”工程采撷一朵小小的花蕾……  相似文献   

11.
人如其名,生活中的她,没有时髦华丽的外衣,没有矫揉造作的言行。在交谈中,秀雅平实的她不止一次地说出了自己生活工作的理念:“在浮躁中追求平淡,在平淡中追求真我。”  相似文献   

12.
从大量的来稿中选择和发现最具新闻价值的稿件,并以最佳方式呈现给受众,是编辑的“再创作”过程,也是每个优秀编辑必备的素质。许多看似平淡的来稿经过编辑的精心“再创作”,新闻价值被挖掘出来,平淡就能化为神奇。几年前,笔就曾遇到过这样一篇来稿,原是:  相似文献   

13.
每到年底,说到马上过去的一年,人们总爱用“灿烂”“辉煌”:说到即将到来的一年,爱用“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我们却更愿意相信老百姓的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要一件一件地办。苟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07年一座座奥运场瞎在建设中,工地上民工往来。2007年.我们杂志的小李怀孕了,成为大家重点保护的“国宝”。一切是那么平常.那么平淡。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大轰大嗡,我们一年年走过了平淡的日子.蓦然回首,啊,生活有了那么多的变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是那么平常,那么平淡,原来辉煌就孕育在平淡之中. 2007年,对于举国期望的2008年,是一个十月怀胎的年代。一个孕育辉煌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年代中,世界传媒界发生了哪些事?中国的传媒界做了哪些事?有了哪些发展变化呢?年终岁尾,我们不妨细细盘点则个。  相似文献   

14.
品味平淡     
与过去那些不断爆出轰动性新闻的年份相比,俄罗斯的2000年,亦即普京执政的第一年,堪称平淡无奇、平淡乏味的了。在岁末年初撰写“年终专稿”的季节,这一年的俄罗斯有什么可写,又该如何去写呢?俄新社《普京执政一周年小结》的作者,以他直面平淡的勇气和对平淡的反复品味、深刻解读,写出了一篇既不平淡也不乏味的报道,叫人很开眼界。 按照传统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生活平淡,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自然也就没有新闻可言。但情况似乎并不这么简单。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生了不平淡的事情是新闻,在总是发生爆炸性、…  相似文献   

15.
《吉》文(即下附文—编者)像许多被淘汰的稿件一样,存在着“平淡”、“一般化”的问题.在一年之间,吉阳工艺厂的产值从1985年以前“最高也只有十几万元”,猛升到85万元,产品还打  相似文献   

16.
一种期刊,就像一个人.应有鲜明的个性。否则,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期刊最忌平淡。平淡,就是没有特点.就是多余。“没有他,大家也都这么过”,所谓增之不多,去之不少,这样的期刊是可悲的、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报社,报料热线电话热不热,和我们做的现场新闻好看不好看成正比。但在大多数的日子里,报料总是那么平淡,和多数人的生活一样。将平淡的线索赋予新闻生命,是记者最需要去挑战的。新闻实用主义应该是一条路子。或许,可以用“逃生新闻”为例,开拓一下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身入心入发现“亮点” 要从寻常生活中寻找到不寻常的新闻,仅有身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心人。就是说,只有人到心到,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情景,从中引发思考,才能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平淡中的不平淡,也才能寻找到启动快门的新闻“亮点”。如面对持续高温,人们是怎样度过的。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深入到市区的街头巷尾去观察,接连几天,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新闻点  相似文献   

19.
潘浩 《新闻爱好者》2022,(10):122-123
<正>宋代诗歌追求平淡,陶渊明诗成为当时的审美主流,苏轼的“枯淡”与“随物赋形”、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等,都彰显了对自然平淡的追求。“自然”已成为宋代诗歌发展的主流,且成为一个含义深刻且包容深广的诗学概念,对宋代及后世诗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著者:王培友;主编:左东岭;2020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梳理了宋代诗歌(20世纪)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的方式对各领域的研究进行讨论,深入分析了宋代诗歌的特征,对研究宋代诗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侯外庐先生的治学之道是代表着中国当代史学、哲学史研究方向的。他在《韧的追求》这部书的“序言”中说:“我半生所为,着力严肃评判古人,深知史学的美,只有‘朴’、‘实’二字。”这“朴”、“实”二字看似平淡,可其中的深刻蕴含是发人深思的。所谓“朴”、“实”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