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拟声词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从英汉拟声词的语音理据、语言结构、语法功能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汉语中的拟声词在结构上更具多样性,使用起来比较灵活,直接拟声词居多,而英语中的拟声词词性更为多样,在句中的功能更强,且间接拟声词较汉语拟声词为多.  相似文献   

2.
重叠功能、拟音功能、句法功能是俄、汉语拟声词的主要功能。对俄、汉语拟声词的功能进行对比 ,可以使俄语学习者了解俄、汉语中的拟声词的异同 ,从而能更加恰当、准确地使用拟声词  相似文献   

3.
英语拟声词的词性比汉语的要灵活;英语拟声动词通常兼具描述动作和声响的双重功能,而相应的汉语则需用动词加拟声副词的结构.英、汉语中均存在一些拟声名词,用来指发出被模拟的声响的事物;英语中拟声词的转义现象远多于汉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非拟声词可以译为拟声词;而拟声词却并不一定需要译为拟声词.能把拟声词的痛感体现在译文中,将是翻译功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古佛典对"寒地狱"名称的翻译多用音译,其得名源于梵文里表示疼痛、惊讶的拟声词,而这种拟声词与汉语相关的拟声词语音形式恰好对应.从汉语语音特点来看,汉语表示疼痛、痛惜、惊讶的拟声词可以分成三类;而且,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汉语拟声词的文字形式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中拟声词都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汉语和英语的拟声词各有各的特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英语拟声词在文章中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拟声状物表情达意的特殊修辞效果。因此,在学习英语和从事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拟声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有何不同,并进行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英汉拟声词的特点以及语篇语用功能,汉语古诗词中的拟声词可以有三种译法:译出拟声词、增译拟声词和省译拟声词。这三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以最大化展现古诗词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中,用来摹拟声音的词叫象声词。如“轰隆”,“当嘟”,“哗啦”等.运用象声词,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真实感,所以多用于小说、相声和故事中.英语中也有许多象声词,也就是这里要说的拟声词.拟声词并没有在英语十大词类中单独列为一类,这是因为英语中的拟声词大多作动词、名词或动词派生词,如分词、不定式、动名词等使用,因此不单独列为一类词.  相似文献   

8.
林周婧 《文教资料》2006,(16):62-63
本文提出了三种拟声词英译汉的情况,即:(一)原文有拟声词,汉语译文也用拟声词,且英语中拟声名词译成汉语的名词的定语;英语中拟声动词译成汉语的动词的状语;(二)英语原文中动词不是拟声词,译文以象声词来配合;(三)在英语诗歌的翻译中,原文有拟声词,汉译时回避之。  相似文献   

9.
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语,汉语和日语都有丰富的拟声词。本文比较分析了汉日拟声词的定义、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从而对拟声词涉及的语言及文化因素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对日本学习者的汉语拟声词学习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非 《华章》2014,(28)
本文通过对比方式对汉语和修纳语对应拟声词进行了结构、拼写及意义对比研究。本对比研究显示;虽然拟声词是摹仿自然的声音,但是不同文化或不同语言的人对同样的自然声音有不同的感知。因此,汉语和修纳语里的拟声词对同样的自然声音使用不同的发音及标记这些声音的符号。由于汉语和修纳语的对应拟声词复杂关系,本文主张在汉语学习当中以修纳语为母语者必须得深入了解这两种语言的拟声词关系的异同点才能正确地运用汉语拟声词。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问题和现代汉语的“名物化”问题如出一辙:“名物化”理论是参照印欧语体系而抹杀了现代汉语自身特点的产物;“词类活用”说则是参照了现代汉语体系而抹杀了古代汉语(文言)自身特点的产物。某些词的固有的功能属性特点为我们认识“词类活用”说提供了认知上的依据。我国的语法传统是“让语法学更有效地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服务”。“词类活用”说正是这一传统的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存在反映这一时代的语境特点,并在大众传媒中广泛体现,既影响社会大众的口语变化,也影响文字书面语的使用。其中部分用语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又合乎我们本民族语言的使用规范,会逐渐沉淀为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员;但也有一些用语表面上看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甚至简约性,但却背离了汉语的使用习惯和语言规范,其结果必定要影响汉语言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印尼代表性华文报纸、杂志、著作及华人口头语言为据,参照有关著作,整理、举述了351例印尼华语区域词语,择要对这些词语的意义、用法作了解释、举例;同时举述了一些普通话词语在印尼华语区使用时的不同用法。在此基础上,文章概括了印尼华语区域词语的几个特点:(1)多使用文言词语,表现出典雅性和滞后性;(2)选用闽、粤等方言词;(3)采用与普通话不同的造词策略:或选用与普通话不同的近义语素;或采用与普通话不同的词序;或对已有词语做了与普通话不同的缩略或扩充;或采用了特殊的音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文言虚词“其”、“之”字的词性、语法功能及用法特点谈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代词的重叠用法及其表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词中有重叠用法的主要是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代词重叠一般含有“多”义,表示说话人主观量的强化,同时附有较强的描写意味。代词重叠可以分为“可有重叠”和“强制重叠”。通过对代词重叠用法的考察可以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实词的重叠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BCC汉语语料库的基础上,寻找现代汉语定量量词"对、双、副"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点,并分析汉语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这三个量词时的偏误,据此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对这三个词的"教"和"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的、地、得"在文稿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许多人尚不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它们。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的、地、得"的词性不清楚、语法特点不熟悉和用法缺乏了解。因此,作者和编辑必须高度重视用词的规范性,加强汉语语法学习,以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穀"相同的"穀"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穀"相同外,还具有"穀"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穀"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19.
《儿女英雄传》中新旧总括范围副词同时存在,但旧的使用频率偏低,而新兴的"都"、"全"等已经占主要地位,其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十分接近现代汉语的用法。另外,中古以来新产生的总括范围副词都是双音词,这是适应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把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新加坡中学生华语词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探讨新加坡华语词语使用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文章指出,新加坡华语词语使用越来越趋同于中国普通话,但新加坡华语正处于十字路口。论文还以实际观察作为参照,说明本项调查结果是语言使用现状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