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要用比兴两法,要有诗味;说律诗要讲平仄。毛主席不仅在信里指出了这些关于诗、特别是旧体诗中律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而且还具体改了一首陈毅同志的《西行》诗。毛主席虽然没有明说,我们却完全可以这样认识:这首《西行》就是表现这些特点的示范。这首《西行》是陈毅同志《六国之行》一组七首诗中的第一首。这七首诗,是陈毅同志一九六三年十、十一月间率领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国访问时所写。其中第一首是写乘飞机启程,底下六首,依次写访问或经过阿尔及利亚、阿联(今埃及)、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的观感。这六个国家不都是在我国之西,因为首先访问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学陈然烈士所写的《我的“自白”书》这首悲壮的诗歌时,是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来作总结的。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陈然同志是在敌人威逼他写自白书,也就是要他投降时写下这首诗的,陈然同志写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宣判书。学完这首诗,我们能不能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生:陈然同志,您所写的“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3.
杨朔同志的散文风格特独,脍炙人口。读着他的散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得到美的享受。作者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香山红叶》是一首诗,是一首歌颂新生活的诗,是一首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诗。一九五六年,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才成立七年。我们的祖国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真是“口吃甘蔗上楼房——步步高,节节甜”。怎样来表现这样的时代精神呢?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座山、一片叶、一个人来“迅速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  相似文献   

4.
鄂城西山因为黄庭坚的《松风阁》诗而增色不少,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一九六四年陈毅同志登临鄂城西山,就曾经站在西山主峰郎亭山上,兴致勃勃地朗诵《松风阁》诗。诗的全文是: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相似文献   

5.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凯歌淮海中原定,坐镇沪淞外患泯。赢得光荣归党国,敷扬文教为人民。修篁最爱莫干好,数曲新词猿鸟亲。这是郭洙若同志一九五五年五月写赠陈毅同志的一首诗。一诗篇热情称颂陈毅同志文武兼备和为党为人民树立的光辉业绩,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陈毅同志的衷心热爱和尊敬。陈毅同志逝世后,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并勉  相似文献   

6.
刘健生同志的诗集《岁月赋》 ,收集了作者 1983年 7月至 2 0 0 2年 2月所写的旧体诗三百多首。这些诗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每一首诗都是因时而发 ,因事而作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感悟 ,反映着作者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7.
岑嘉州现存三百九十多首诗中,有两首著名的“西征”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关于这两诗所写“西征”的背景,历来说法不  相似文献   

8.
叶剑英和陈毅同为文武兼备的“儒将”,两人都擅长写诗。《叶剑英诗词选集》中有四首诗是写陈毅的,寓意深刻,格调高昂,反映了两位元帅之间的亲密交往和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早期诗篇《醒呀》,《闻一多全集》失收。根据这首诗后闻一多所写的附记判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五年“五卅”爱国反帝运动暴发后不久。  相似文献   

10.
从《花间集》所夹的枯槁的紫藤花,引出了“快阁的紫藤花”的回忆,这件事本身就是双关而富有诗意的。如果枯死的紫藤花来自一本普通的书籍,其诗味就要逊色了。  相似文献   

11.
刘健生同志的诗集《岁月赋》,收集了作者1983年7月至2002年2月所写的旧体诗三百多首。这些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每一首诗都是因时而发,因事而人;每一首诗都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反映着作者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中指出:“诗难,不易学,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呢?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基于此种原因,毛泽东同志甚至自谦为“还未入门”。毛泽东非常钟爱旧体诗词,用旧体诗词进行创作,他的诗作无一首白话诗。他甚至认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同上)本文拟对毛泽东律诗、律绝的格律作统计、分析,以体味其中的“冷暖”。毛泽东无五律公之于世,本文分析平仄律限于七律。  相似文献   

13.
《示丹淮》是陈毅同志一九六一年七月写给女儿小丹的诗。时隔十余年,今天,在打倒了“四人帮”,全国人民向着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进军的伟大时刻,我们重读这首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之心,及对革命后代谆谆教诲、殷切期望之情,跃然纸面,使人振奋,激励我们这一辈人去努力奋斗,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4.
解诗二题     
一、关于《西行》中“山裁万仞葱”辨疑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刊出《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全文及手稿,其中《西行》一诗的颈联下句,毛主席的手稿本作“山裁万仞葱”,而誊文却作“山栽万仞葱”。同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在引述这一句时,也都作“山栽万仞葱”。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后来《诗刊》和《人民文学》在刊载这首诗时,校正了这一错误。但在一些报刊上的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第3册第18课《青松》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诗人以高度形象凝炼的语言,描绘了在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依然苍翠挺拔的英姿,赞颂了其坚强高洁的品格。这首诗形象鲜明,内涵丰富,早已广为传诵,现选入低年级教材,无疑将使儿童受益终身,但对低年级儿童来说,理解诗中“挺且直”、“高洁”等字词,特别是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还是有一定乃至很大难度的。根据大纲关于“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思想,以及对低年级学生“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大致了解内容”的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的宏伟诗篇,不但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和我们时代的最强音,而且是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和卓越的艺术珍品。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毛主席身体力行,他的律诗首首都讲平仄,严格遵守诗歌创作中的规则。本文对毛主席七律诗的平仄作简要的分析,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赏香山红叶     
到了北京香山公园东门,还未入园,便看见门外有一行字:“霜叶红于二月花”,每字有三四米高。入园往左,便是西山红叶林区。进入西山,又见一行字:“西山红叶好”,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走在山路上,我在心里默念着描写香山的词语:“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叶红如血”……真希望能早些看到红叶。到了山上,终于见到红叶了。那漫山遍野的红叶有橘黄、浅红、深红、紫红,一片片一丛丛,如火焰,如红云,如晚霞,如凤凰木的红花……美极了!再往前走,一座雄奇的山峰屹立在我们面前,它就是著名的“鬼见愁”。仰望它,只见山顶藏在成百上千的朵朵白云之中…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为陈毅同志修改的《西行》一诗,好些语文辅导刊物先后加以诠释和讲解,对帮助读者理解词意,起到很好的作用。可是,对原诗颈联对句“山裁万仞葱”的理解,众说不一,甚至分歧很大。这句诗应该怎样理解才符合全诗的思想意境?毛主席原信影印手稿在今年第一期《诗刊》和《人民文学》发表时,作“山裁万仞葱”,  相似文献   

1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亦名《夜雨寄内》,是诗人怀念妻子的一首小诗.对此,不少同志认为是李商隐于850——854年之间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做幕僚时的作品.此时其妻王氏已死(王氏死于851年秋季,诗人在大中六年即公元852年所写的《房中曲》:“归来已不见”可  相似文献   

20.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一生中所写的最后一首关于战争的诗,它是一曲抒发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是“一首雄浑沉着的新史诗”(郭沫若语)。关于这首诗的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