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白,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留点空白,给学生留下一点自觉思维的空隙和自觉内化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协调进行.一般而言,学生的注意力每隔5~7分钟就要分散.另外,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应该过2-3分钟才能有一个必要的思维活动空间,因此恰当的留点空白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提高思维的质量,有利于缓和学生的紧张心理,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课时,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和盘托出,把思维的  相似文献   

2.
说起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无不推崇“启发式”而反对“满堂灌”。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启发式”的真正含义在理解上存在着偏颇,认为在课堂中教师提的问题越多,学生举手回答的热闹场面越频繁,就越显得其“启发式”;而课堂中学生没有回答或很少回答,就认定是“满堂灌”。对此本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判断一堂课究竟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关键是看教师的提问有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展开(即开动脑筋),如果片面地追求“满堂红(哄)”的热闹场面而不注意问题的质量,那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具有数学活动特征,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既有外部的具体行为操作,又有内部的抽象思维操作,是学生由表及里的活动,并且以内部的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思维活动理应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展开数学思维?展开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过程?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顾梅 《生物学教学》2006,31(8):14-15,38
哈佛大学的名言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需要教师导答。导答,就是启发诱导学生回答。“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更加强调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最充分地实现他们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敢『问』、敢『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开始。只有当一个学生有问题时,它的思维才得到激活,才开始对知识产生探究。可见,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质疑好问的习惯,又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质疑争论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一、创造条件,让学生爱问要让学生爱问,教师就要改变传统一讲到底的教法。假如教师总是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就是有问题也没时间问,学生最多也只能是  相似文献   

6.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荣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教学,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课堂“问题空间”,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但是,教师很多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还是“不对”或者简单说出答案。  相似文献   

7.
有效学习包括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老师的教学从普遍的“操练式”教学改为“有效教学”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上面的四要素,从而激起形式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模式,创设让学生可以思考、探索、发现的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参与的数学思维活动场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最终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能促成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以“双基”为目的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性活动增加了,思考练习的机会更多了,在课堂45分钟时;司内,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较为出色的信息反馈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备课时,大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回答的问题,而对干教师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大考虑。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往往也会表现在课堂应变中,即对学生发出信息的临场反馈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把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输送…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的切入点恰当、角度新颖就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而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指向,有积极回答的愿望.因此,设计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优化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提出了几种有效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鲁人版“共同理想共同使命”中“三步走”战略展开。笔者听过很多公开课,发现许多教师处理这一内容出现照本宣科现象,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无思维灵动、无情感体验。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让“三步走”战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呢?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如下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一、如何预设与生成1.教师要加强课前设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多一个问题就多份思维成果。在自然教学,怎样更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以往的教学,我们总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面——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沿着教师已创造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着问题的中心靠拢。学生把问题回答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这种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使儿童的学习心理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思维的启动是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才开始的,思维活动范围也基本上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多“动”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应用,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教学应以“学”为主。学生不愿学,教师得教学生愿学;学生不会学,教师得教学生会学;学生学得不好,教师得教学生学好: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得适应“学”的实际,“学”的需要。一言以蔽之:以“学”为中心,为“学”服务。谁真正明白这一点,谁就会放手让学生“学”。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学”,才谈得上教学过程真正以“学”为主。不妨看看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该让学生熟读的课文,学生往往得不到熟读的机会;应让学生反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说理课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要让学生讲道理,教师提炼核心问题,提出恰当的导向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质疑、去说理。导向性强的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诱发学生积极表达,又能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激发“说理”内驱,亲历活动探究,追寻“说理”路径,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灵动课堂。  相似文献   

15.
陈宝香 《四川教育》2000,(10):33-33
重视“问题解决”,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问题解决”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问题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知道,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都是重要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而让学生循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那么不仅整个思维活动不是学生独立完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转变教师课堂提问单线模式,变为师生互动提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这样,教师教学才更具创新和有效,学生学习才更有兴趣和思维。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发课堂上的讨论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真正能引发课堂讨论的问题应具备如下特征。   一、开放性   有一堂化学《酸碱盐》的复习课,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先让学生讨论:“要区分三瓶无色的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碳酸钠溶液,可能的方法有多少种 ?”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了 7大类 20余种鉴别方法。此后,教师又要求学生从中挑选出最简单的方法,从而引起更热烈的讨论。上面的问题之所以能够引发课堂讨论,就因为其解答方法具有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了很大的思维空间,便于学生发散思维。只要我们广开思路,这样的开…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满堂灌的问题,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为例,按照说“解题关键”、说“问题设置”、说“解题过程”、说“综合提升”、说“解题反思”的流程,展开“学生说题”活动,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动脑、动手、动嘴去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以“课堂观察”的方法,对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教学”展开研究,探讨教师于课堂中以“对话”的理念和“对话”的艺术,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真正进入深刻有效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0.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一个星期上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则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45)分钟课堂内进行一次有效的信息技术畅游,让他们信息技术课堂上真正有兴趣去学、有知识去掌握、有问题去探究,这样的课堂才够精彩,才会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信息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