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翻译著作中的问题,很值得注意。我国颁布著作权法以及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以后,翻译著作大为减少.有的出版社减少90%。但是,出版社为了取得经济利益,一些名著又重复翻译,甚至全集也有两种版本,使读者难以挑选;更有甚者,有的将旧译改头换面,或东一段西一段,择拼成新译;还有在版权贸易上,对一些畅销原著在外商面前互相竞价,抢购版权。 原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翻译家绿原在《出版广角》(1997.1)中著文《文学翻译工作浅见》,对翻译著作出版中诸多问题提出意见。他觉得翻译著作要有统一规划,分工负责。他说。前不久国内两个《尤利西斯》译本打官司,闹得在香港和美国都为之沸沸扬扬、有一  相似文献   

2.
回顾10年来我国版权著作出版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是一座分水岭。《著作权法》颁布以前,我国版权理论研究只能依据国外的版权法规进行一些纯学术性研究,因此,也使得版权著作的出版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著作权法》颁布后,我国版权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版权著作的出版开创了新局面。显著的标志是,以阐述《著作权法》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明显增多,而且出版势头方兴未艾,大有形成新的“热点书”的趋势。然而从整体看,我国目前版权著作的水平还不高,主要反映  相似文献   

3.
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出版著作,对国外出版进行了研究 翻译了多方面的国外出版研究著作 在出版理论方面,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有关出版理论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正1委托创作中著作人身权约定的受限性在出版实践中,委托编写、委托翻译等委托创作类合同被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所使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那么,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委托创作制度有何特点,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委托创作制度,是指受托人(作者)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进行作品的创作,基于此项委托产生的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可由委托人和受托人进行约定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对此制度作了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旧著作权法(1899年制定)第7条,有如下规定:①“保护期限——翻译权为作者原著发行后10年以内,如果没有发行其译本,其翻译权随之消失。②在前项所述期限内,作者著作被译为未受版权保护的某国语译本,此国语翻译权随之消失。”这一条款在日本通常被称为翻译权10年保留  相似文献   

6.
从1915年到2011年,中国累计翻译西班牙文学作品共有500多部,《堂吉诃德》是被翻译出版最多的著作.文章对近百年来西班牙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状况做了统计和分析,并就当前西班牙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和出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台湾1992年6月10日颁布实施的著作权法修正案第112条规定,在1994年6月12日以后,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翻译著作,一律不准销售。现在虽然离6月份还有一段时间,但有关的台湾出版业者已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管理是出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著作权管理是贯彻执行著作权法的有效措施,也是出版社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著作权法首先是保护作者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苏联出版物中,弗·伊·列宁著作的出版数量是惊人的。同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列宁著作被广泛翻译和出版,包括全集、文集、单行本等各种版本,其出版数量也是可观的。我国翻译出版列宁著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代初,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出版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建国以后,列宁著作的翻译出版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984年,继《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以后,我国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的《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开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一版是以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国民经济,其中积极稳妥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翻译出版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作品等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和第十二条规定:翻译出版他人作品,应征得原作者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支付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而征得原作者使用许可就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可能千方百计寻找也无法取得与原作者的联系;有时即使取得了联系,也有可能原作者不同意使用;原作者虽然同意了,又可能因报酬等原因未能取得使用许可。这里是否可以在著作权法中增添强制使用许可条款,以适应有…  相似文献   

11.
一近两年有关知识经济的图书成为出版热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家出版社参与其中,出版单本书30多种,丛书5套16种。为了介绍的方便,我把它们分为三类,略述如下。(一)翻译出版的国外有关知识经济的著作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知识经济图书:《以知识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日,外文出版社举办了50年出版成果展。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曾用43种文字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党和政府文件、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同时还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13.
陈夜雨  项歆妮 《出版广角》2015,(13):106-107
《本杰明翻译丛书》是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出版的关于国际知名学者翻译研究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一批著作.丛书涵盖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国际翻译人才培养有现实指导作用.本文结合该丛书中的几部主要著作,探讨其对我国学术研究型和应用职业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不能成为盗版者的“乐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 ,网络出版方便、费用低廉、传播速度快且发行范围极广 ,是一种未来的出版趋势。然而 ,这种因特网上作品传播的变革与扩大 ,又为盗版、侵权著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著作权人来说 ,因特网有可能是一场恶梦。正因为将作品上网传播及复制的便利 ,任意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搬上网与人“共享” ,用户则免费将网上的作品下载的现象在因特网上十分普通 ,较为著名的华人作家的著述均能在网上找到。以至于有人惊呼 :因特网难道是盗版者的“乐园”么?我国《著作权法》是1990年颁布、1991年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第3…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网络出版,具备充足的数字化作品是第一要素。由于现有的版权作品的数字化是网络出版活动中获得作品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看待数字化行为的法律性质就成为首先明确的问题。 作品的数字化是作品的一种使用方式,理所当然由著作权人享有专有权。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作者享有复制权、翻译权和改编权。作品的数字化属于使用权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蒙文版,1946年7月由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内蒙古出版社在张家口出版。这是毛泽东著作的第一个蒙文译本,是内蒙古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时的《晋察冀日报》特为此用蒙、汉两种文字对照刊出出版消息,其中称:“毛主席著作之蒙文译本,此系首次发行”,“此书之翻译,前后经过已有年余之久,  相似文献   

17.
版权问题是一个直到今天才被我们真正关注的问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也是1910年才颁布的,而早在1899年,严复与张元济已经就出版严译<原富>一书达成协议,"十分抽一,以售书为限","售稿时著作千字五元",以两千金购下译稿,书出版后,再按两成付版税,这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最早的现代意义的版权贸易合同.  相似文献   

18.
《和平 发展 合作——李鹏外事日记》是李鹏日记系列著作的第六部,前五部分别是三峡、核电、电力、人大和经济日记。外事日记的出版,使这一系列著作涵盖面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系统和完整。  相似文献   

19.
何祚院士最近出版了一部新作《从元气学说到粒子物理》,这是一部有独特价值、独特意义的著作,它既是一部科学史著作,又是一部哲学史著作,还是一部物理学思想史方面的著作。这本书在探讨 “元气学说”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的同时,充分论证了这一学说对于近代物理乃至现代物理  相似文献   

20.
与读者交流     
唐瑾 《出版科学》2003,(1):66-67
著作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中华翻译研究丛书》来说,其艰辛甘苦大概只有作者与编辑才清楚。这套丛书第一辑从策划、编辑、出版至今,已有13种,经过了整整十个春夏秋冬。今天它与其他兄弟社出版的翻译论著和翻译作品,汇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流,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翻译事业和翻译学科建设的进步和发展。继1998年《中国翻译词典》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后,丛书之四《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和丛书之十二《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又分别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进一步扩大了翻译学科的影响,提高了翻译学科的地位。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