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构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应确立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线,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保自身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存在的少、短、浮等问题,构建了新型“实习就业一体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实习基地群的建立、遴选机制的制定、实习内容的科学规划、多元课堂的运用、长效机制的形成,保证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双轨运行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顶岗实习”和“预就业”的基本内涵分析以及对二者的相同之处和二者之间的差异辨析,理清了“顶岗实习”和“预就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及企业的不同要求和侧重点,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应对“更难就业季”以及企业获取优质人力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将教育与就业有效结合的一种崭新尝试,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工科院校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预就业过程教育,将教育与就业相揉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和就业方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与三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运营模式三方面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实践表明,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曾燕生 《中国培训》2007,(12):33-34
校外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汕头市第二技工学校在实习教学中采用了"准就业"校外实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8.
本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创新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索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准就业制”是从转变学生实习方法起步的。面对高校学生实习安排越来越困难,实习经费日益短缺的困境,学校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改革实习内容与方法。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将各专业主要教学环节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大幅度延长实习时间;另在试点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实习管理办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其选择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市场主体性及其权益。  相似文献   

10.
邵政 《职教通讯》2011,(14):72-74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工学结合"培养计划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和实习预就业阶段的顶岗实习两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实习预就业阶段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以改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探索高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探索高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了我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嬗变,介绍了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探索,分析了顶岗实习实践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政府、企业、学校乃至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层次进行了定位,积极探索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例,提出"一个基本目标、三个面向、四个原则、五个‘两个’"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凸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培养,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岗位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我院按照“素质为先、能力为本、实践为重”的养成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各专业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形成我院课程体系的“八性”特征,即发展性、标准性、适应性、实用性、国际性、开放性、灵活性、社会性;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特点.紧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乏力的现状,提出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建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应用前景及取得的实践成效作了剖析和说明,对高等院校食品科学类专业如何培养具有较高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教育,在诟病不断的今天,我们看到了诸多的危机。没有人会想到,大学这个最富有想象力的传授知识的地方,生产出的却是标准化的、同质的产品,许多人虽然拿到了大学文凭,却被职场一次次抛弃。为改变此种现象,诸多的学校都在探索,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模式、西昌学院本科学历+职业教育模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文章以实践为背景,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介绍了学校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进中职校学生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探索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