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劳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需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校一品"的校本开发项目,重在打造"一校一品牌"的特色活动课程。从本地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入手,开发校本课程,既能凸显地方特点,又能推进劳技综合实践活动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是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福州市聋哑学校积极探索聋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聋生教育培养全过程,系统加强聋生劳动教育,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高聋生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3.
我校办学十年,立足校本,从现状出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强校本管理,深化校本研究、注重校本培训,构建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学校成为教师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持续成长,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课题中,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和有效的途径。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了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与原则,并从教师学习、利用网络资源、项目学习、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为校方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耀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4):56-58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已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实践研究课题.以践行家校共育理念为出发点,围绕家校共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在丰富家校共育主题活动、实施家校共育主题研修、开展家校共育实践体验三个方面取得成效,初步构建起了以教师、学生和家长为对象的家校共育校本课程体系,家校共育校本课程的... 相似文献
6.
王明君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5):33-34,124
双师型教师概念是在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如何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富有特色是目前教育界正在探讨的问题。文章在厘清校本培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8.
景佳梅 《教育界(基础教育)》2021,(10):32-33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学校结合这个标准,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4条途径,即解读"四有"标准,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师德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分层教师培养,全面提升师能;搭建多元平台,打造卓越教师,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益,不断探索新的校本教研形式,是很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主题式"五环跨校研修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独立备课、集体磨课、抽签上课、评课议课、人人上课"五个环节层层推进,成为校际间联合教研的全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重庆职教城“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着来源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只有汲取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拓宽培训的方式渠道,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推动“城校互动”模式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南京聋人学校在一年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活教育"作为理论指导源泉,依据听障儿童的言语能力确立课程框架,根据听障儿童的生活经验设计课程内容,参照听障儿童的认知特点选择文体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互助合作式”校本教研模式是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出发,组成打破年龄及任教年级界限的教学研究小组,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解决课堂教学的矛盾和困惑。本校结合实际,通过“群体预设——实践验证——互动交流——反思提升”四个环节,打造出了一支具有高专业素养、独特教学风格的数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校本培训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潮就此开始形成。几年来,对校本培训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而校本培训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对当前我国校本培训实践的反思国内有一些研究对校本培训实践操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校本培训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校本培训的发展不甚平衡,内容有待确证。上海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校领导比较重视校本培训,大部分学校有分管领导,有计划、有目标,但发展不平衡。江苏的调查发现,认真研究过校本培训理论的领导人数不超过一半,许多学校培训形式泛…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打造品牌专业,办大、办活、办强学校,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一项突破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瓶颈的重要工程。本文就学校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有效途径,以提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和问题,采取给予时间展示、活动引领、课程建构,以及线上交流、线下沟通的方式,构建"家校结合"的课外阅读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宜的阅读氛围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爱上阅读,从而长期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促进人智慧的生成,完美情感的生成,健全人格的生成,即促进人整体素质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人生命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校德育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加强聋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探索德育的实施策略,形成聋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