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鑫华 《今传媒》2021,29(4):101-103
《少年的你》取材于校园霸凌事件,直挑社会敏感问题。不同于以往浪漫化与写意化的"伪青春片",其把惊悚、悬疑、犯罪等元素完美融合,拓展了青春片类型范式的同时,完成了从怀旧青春、消费青春到残酷青春的转变。导演通过城市空间的不断转换和现实空间的场景构建,真实呈现了两个被抛弃的少年相互守护、共同对抗残酷的"成长"故事,完成了对社会现实、人性、生命的关照。  相似文献   

2.
电影《少年的你》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校园生活中面临高考压力的少年们的群体"自我矛盾"以及与"大人"之间的现实矛盾,聚焦了青春成长视角下我国少年的生存问题。本文以规训为审视基点,分别从家庭、社会、伦理等三个角度试图探究电影中人物的情感成因与行为动机,描摹在规训体制下少年的叛逆与挣脱。作为指向至善的电影艺术产出,理性的思辨为电影文本提供了文化思考的阐释视角。  相似文献   

3.
电影符号学诞生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麦茨认为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所创立的一种具有约定性和结构规律的符号体系,创作者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准则才能创作出能够被观众正确解码的电影作品.影片《少年的你》通过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陈念和街头混混小北两人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故事,引发观众对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4.
王莹 《视听》2021,(3):82-83
近年来,国产青春片越来越频繁地涉及校园霸凌问题,其中影响力及口碑成绩最突出的是2019年10月上映的影片《少年的你》.影片以陈念、刘北山两位边缘少年相互拯救的故事为主线来探讨校园霸凌这一社会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直面校园霸凌事件从而引发现实思考的作品.本文尝试捕捉影片中男主角小北这一形象的外部表现与内部特征,通过揭示其...  相似文献   

5.
杨舒杰 《视听》2021,(6):97-98
由曾国祥导演的电影《少年的你》斩获了香港金像奖八大奖项,影片对于线条、色彩和特写镜头的风格化处理极富美学价值,多模态的线性主题描绘残酷青春中的暗流涌动,色彩冷暖的对比渲染人物的苦乐参半,特写镜头刻画人物的胆怯与坚强.其风格化的视觉语言有效地参与了影片的叙事,通过展现两个少年的并肩行走与相互救赎,描绘了青春角落里的极端与...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电影,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近年来,聚焦社会现实的电影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这与它展现的故事背景——校园欺凌,有着莫大的关联。本文以《少年的你》为例,通过对影片中展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教育、家庭、法律三方面来探究电影《少年的你》中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究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子君  黄自强 《视听》2021,(3):78-81
从《七月与安生》到《少年的你》,曾国祥导演对友情和青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总能以细腻的镜头展示出残酷青春的阵痛,引发观众的共鸣.本文对比小说文本《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中的环境描写和电影《少年的你》的空间建构,探讨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转换过程中空间建构方式的必经之路,主要从场景选择展现空间环境、色调选择描绘空间情绪、声音...  相似文献   

8.
欧阳沛妮 《视听》2021,(4):18-20
《少年的你》聚焦校园暴力话题,在视觉语言上注重二元对立与互话表达,在文化上偏重社会观照的越轨亚文化叙事,在电影类型上尝试少年气与暗黑系的超类型话语.三个层面各从双重维度交织,共同造就了影片特殊的生存质感.影片貌似讲述少年之间的至纯情感,实则不仅涉及校园暴力,还揭露了残酷的原生家庭、社会边缘化等问题.其深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电影《少年的你》是一部映射社会问题相对成功的现实主义商业片,影视语言真实感的表达如何通过受众共鸣得以体现值得考究.文章在影片对角色塑造的凸显上,分为行为、性情、信仰、成长和细节真实进行了论述;在影片的结构设置上,将现实主义基调和艺术性的观感体验通过人物背景极端化和人物关系理想化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少年的你》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青春电影,突破以往"为虐而虐式"的青春电影,将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是一部巧妙捕捉观者的情绪心理引起极大审美快感与治疗作用的成功之作.文章在艺术治疗学视域下,以虐恋活动的成因特征及其手段的阐释为研究切入点,揭示影片通过激发人体重定向机制,设定角色主从关系,帮助观影者...  相似文献   

11.
谭志勇 《视听》2021,(2):77-78
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园霸凌现象,试图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揭露霸凌事件中霸凌者、被霸凌者和少年群体的心理特征.本文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电影《少年的你》中霸凌和被霸凌者的角色心理和心理塑造策略,展现电影中角色塑造的心理特征和道德前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叙事模式,比较研究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及《少年的你》在叙事空间设置、人物设置及悬念设置上的异同,发现两部影片共同丰富了校园青春片的类型元素.同时,在设置上也出现了模式化的倾向,但已迈出青春校园影片的新的一步,对当下青春校园影片展开新叙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梦菲 《新闻前哨》2021,(2):101-102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呈现一种越来越快的趋势。在这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日益开始感到疲累和压力,逐渐开始追求一种慢的生活方式。正是由于大众对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向往的生活》一经播出便获得了极高的观看量和关注度。本文将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角度分析《向往的生活》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彭琴 《声屏世界》2021,(7):43-45
《风犬少年的天空》作为社会青春剧,有别于以往以恋爱为中心的校园偶像青春剧,也有别于当下聚焦升学压力的家庭教育青春剧.面对青春议题,它既刻画了十七八岁个性张扬的童话质地,表达了对爱情、友情、亲情等的看法,同时对于代际、性别、阶级问题也有讨论.文章主要围绕它所表现的浪漫色彩与现实主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青春剧市场突出重围的的...  相似文献   

15.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的影片,导演李安借助于电影特技手段和大量的隐喻成功地将文字作品转换为影像符号,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味。从影片的主人公派的名字,到动物角色选择、场景设置都暗含了深刻的符号意义。影片所叙述的虽然是两个意义相悖的故事,但在某些情节设置上这两个故事却可以相互补充。本文深入地分析这几个叙事要素在影片中的含义,以增强对影片表达意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7,(6):37-37
少年中国学会总会出版的刊物。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社团之一,1919年7月成立,1925年底因会员严重分化而停止活动。会员最多时有120余人,其中著名的有毛泽东、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田汉、朱自清等。  相似文献   

17.
《二刻拍案惊奇》全书共40卷,有多卷内容提到茶。书中各类故事反映了明朝时关于茶的一些社会文化,包括茶的通俗表达法、喝茶时的习俗文化、茶与女性群体的联系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文化内容,成为研究明朝社会茶文化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8.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19.
路晓  江南 《新闻世界》2014,(6):297-298
自从2013年12月18日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之后,该剧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由此产生了"都教授"、"叫兽"、"二千"、"炸鸡和啤酒"等大量网络名词。该剧在演员、剧本、制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满足了受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赖晓华 《出版参考》2007,(6X):18-18
2007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广东出版业“走出去”的重大成果时,把《少年文摘》作为成功的典范。一些同行对此颇感兴趣,为此,本刊特邀《少年文摘》执行主编赖晓华撰写本文,揭开《少年文摘》进入新加坡市场的成功秘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