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媒体的到来和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互联网到手机电视,快速变化的新媒体景观也逐渐表现为多种多样.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更改变着人们的交往习惯和社会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现象呈现:两类“媒体场域”同构两类“阅听思维”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滞留于传统媒体场域中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大批量离开传统媒体场域,开始习惯生存于新媒体场域中,并在新媒体场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样态,构建了自己的生存世界与生存方式,不再习惯于跳出新媒体场域去传统媒体场域中进行新闻消费.  相似文献   

3.
胡险峰 《出版参考》2015,(12):35-36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以互联网络和通讯网络为传播手段,信息生产、传播与接收已聚集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从而打造出了一个个全新的传播平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于从新媒体渠道获得信息,传统期刊正面临着读者逐步流失的局面.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传统期刊如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是摆在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面前的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周萍 《新闻窗》2015,(2):35-36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诉求、阅读范围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纸媒面对着新媒体的冲击,不但要逐步拓展全媒体运行模式、稳步提升内容质量,还要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相结合。新媒体时代已逐渐成为读题时代,因此期刊标题必须用简单、生动、朴实的一句话将文章的精华加以呈现,使其独具语言特色和吸引力。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中对标题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面临着用户流失的困境,而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文章就如何使用微信去开拓用户市场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对微信在图书馆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肇燮 《新闻世界》2014,(5):83-84
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的改变;同时,也在节目制作和主持人形象方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传统媒体想出了各种办法去应对。但纵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人"作为这一环节的核心,一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体到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便成为各方博弈的关键点。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主持人的形象塑造进行一点思考,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纸质图书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出现了两极化趋向.一方面,习惯于通过纸媒进行阅读的人不断购买、收藏纸质图书;一方面,习惯于使用数字技术的人逐渐失去了对于纸媒的兴趣,转而热衷于数字阅读.这样的情况折射到图书市场就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特有的旧书市场的售卖行为.本文拟从旧书本身的优势与特点出发,结合新媒体时代下营销模式的变化,对我国旧书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信息交流的途径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信息中心和集散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弱化。为引导社会公众有效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必须以新媒体、新技术为依托构建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分析了新媒体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影响,提出图书馆以新媒体为依托开展宣传推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东浩 《传媒》2023,(13):47-49
综艺节目作为文娱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相应的营销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生态中新浪微博通过聚焦“名场面”、传播热门话题、包装优质二创,逐渐让用户养成了“找综艺,去微博,看热搜”的使用习惯,从而发展为综艺营销的头部平台。  相似文献   

10.
常江  许诺 《青年记者》2016,(21):10-12
当前,不同以往的新媒体环境已经形成且在不断变化,多元传播主体、生产方式和传播渠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受众的新闻接受习惯.对于“真实性”这个被视为新闻传播生命的问题,同样也在新闻实践中衍生出了不少新特质,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否改变了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追求?人们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虚假新闻的感知为何与以前有所不同?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新媒体传播特质去追求真实、规避风险?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媒介形态和传播环境的新变化进行阐释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王琴 《青年记者》2016,(14):48-4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以革命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生态.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重要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在新媒体语境下也难逃重重困境合围的命运.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1.受众层面:受众信息获取习惯转变和分流转移之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覆盖性渗透,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开始热衷于使用新闻客户端,热衷于从社交平台上获取新闻.第二,随着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高速供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信息速食心态”,人们逐渐对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报道失去了耐心,这不利于深度报道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思  赵骅 《新闻前哨》2013,(9):97-99
传统媒体曾长期占据着自上而下纵向传播的主导地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这一主导地位,而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传统媒体不得不与新媒体进行合作,以寻求新的生路,转型已经成为必由之路。一、网络媒介促进电视媒体多屏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市场逐渐发展完善,人们对信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新媒体背景洗,广播电视台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对自身的新闻采访现状进行改革,对各个信息及时掌握,在对信息资讯进行收集的时候保持完整性以及时效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发展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对来自学术媒体的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升温.为适应当下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传统“静态-单向”的“残缺”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在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推动下,逐渐向“动态-双向”的“完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既还原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体应有的媒体意义,也拓展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路径.本文在揭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点从学术期刊生产、传播、信息反馈3个环节探究新媒体技术和思维引入后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周怡 《出版广角》2016,(4):71-7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深度报道生存转型的参考路径,为媒体有效提升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高考逐渐脱离原本严肃、权威的媒体形象。在一次次新媒体催生的"闹剧"和戏谑现象影响下,其媒体形象出现娱乐化的趋势。高考媒体形象的娱乐化主要分为由新媒体传播特点引发的去权威化以及传播内容娱乐化引起的去严肃化。娱乐化对于高考本身而言有利有弊,但目前其媒体形象有待改变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韩隽  李琛 《新闻知识》2012,(5):3-5,8
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媒介基本认知、新媒体认知与态度、新媒体使用和媒介运用四个方面对西安地区500名党政干部新媒体素养进行问卷调查,科学统计并分析了党政干部对新媒体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及问题,并从观念更新、培养途径和习惯转变三个角度提出党政干部新媒介认知使用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8.
周金花 《今传媒》2010,(11):98-99
本文从网络小说的定义和起源着手,介绍了网络小说发展的基本情况,着重探讨了新媒体对网络小说发展的功能,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网络媒体是网络小说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阅读优势推动了网络小说的繁荣发展。手机媒体也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正逐渐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为网络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不断融合,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小说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微时代"背景下,微博以及微信和微视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微"开头的新媒体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传播时代,基于互联网客户端的快速扩展,使其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传播模式,而且向各领域渗透。新时期读者的阅读习惯发展了变化,更加趋向网络化,而且新闻阅读状态碎片化现象严重。本文先对微传播背景下的报纸编辑工作新挑战与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创新报纸编辑思维,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有了网络,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新媒体阅读逐渐成为习惯。因此,读者往往只花较少的时间来读报。在报网融合过程中,如何根据读者的网络阅读习惯来扩大读者群,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