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刚刚跨过了21世纪的门槛。展望新世纪的进程,新闻传媒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社会主义媒体作为党领导的,确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地位的思想文化阵地,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上同世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自然是不同的。面对科技创新、信息革命和加入WTO,我国媒体将是什么样的状况,前景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  相似文献   

2.
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传播是文化事业的核心构件。当今经济全球化伴随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以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审视新闻传播。我国现有报纸和广播电视分别为2000多家,有50多万新闻从业人员,其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庞大为世界少有,但是我国传媒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大。而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新闻、信息、影视片等却大量渗透于我们的各种传媒之中,出现了信息传播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入世”后,我国大众传媒将完全暴露在世界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受众也将被置于世界媒体的影响之下,如何抵御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入侵实乃一…  相似文献   

3.
导言现在,国际新闻备受国内媒体的重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等纷纷以国际新闻作为提升媒体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国际新闻报道成为中国新闻媒体竞争的重要阵地。由于国际新闻资源内容丰富、获取便捷、可选性强,近几年在国内还涌起了一股办国际新闻专业媒体的热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新闻媒体在传播国际新闻时,如何呈现中国表情?这是我们传媒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重大课题。那么,何谓“中国表情”?表情者,喜、怒、哀、乐也。我们在向受众报道每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少不了会有感情倾向。那么,你因何而喜,怒从何来,因何…  相似文献   

4.
传媒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传媒在新闻传播和相关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在争读、争市场,实质是以新闻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的较量,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媒介产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力量,能否充分发挥好其作用是关系传媒事业兴衰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面对国外媒体的挑战,新闻传播如何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确保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媒体能否在开放的传媒市场继续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引导受众,保证社会主义新闻阵地的主导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要尽早拿出应付的策略和办法。新闻舆论导向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加入WTO后,随着中国传媒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新闻媒体垄断本土传媒市场的地位将受到极大冲击,我们的新闻媒体将被置于全球传播环境之中,“游戏规则”也将随之改变。然而,传播环境和“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活动策划”的字样,在新闻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新闻活动策划”的争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是热闹。从黑龙江新闻广播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体会,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是提高媒体竞争力、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认同的重要手段。而在新闻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如何在新闻活动中加强策划力,强化执行力,进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是媒体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对于我国新闻媒体来说,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完整意义上的新闻策划,目前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媒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媒体必将在更  相似文献   

8.
一、发行在报刊媒体中的地位及我国自办发行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们新闻传媒开始走向市场,逐步向文化产业转变。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不仅要重视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也开始注重新闻信息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主力军的报刊媒体更是首当其冲,早早开始了自负盈亏。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媒体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及发行收入,特别是广告收入。而要获得广告收入,发行量是关键。广告商要做广告,常常把目光对准发行量大的报纸上,以便把广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读者。报社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发行…  相似文献   

9.
论文缩微     
谈新闻创新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宜学在《青年记者》杂志2002年第12期上以答问形式谈到新闻创新问题,他说,当前,我国新闻传媒竞争激烈,许多新闻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和众多新闻媒体,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闻创新的成果还远远跟不上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新闻制作的质量与国外新闻媒体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党报在采编业务、组织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同时,媒体的创新也暴露出水准不高的问题,比如,形式性创新多,实质性创新少;模仿性创新多,原始性创新少;单一化创…  相似文献   

10.
赵毅 《新闻窗》2007,(6):120-121
新闻人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阶层,包括新闻工作者、宣传工作者、通讯员、媒体传媒人、自由撰稿人等,在通讯员队伍中,谁能又好又快地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作品,被赞扬其新闻敏感性强,在专业记者中谁的新闻敏感性最强,谁是新闻采写的“快枪手”,谁就将成为新闻媒体的骨干力量。何谓新闻敏感性,如何培育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当代传播》2001,(1):32-33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新闻传播界的竞争与日俱增,已构成一道浓重的社会风景。新闻传媒的竞争无疑为广大受众的受传选择与需求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新闻改革酿就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际上,新闻媒体竞争的根本就是新闻人才的竞争,或者说是媒体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的竞争。有了优秀的新闻人才,才会有优秀的新闻媒体,已是当今的社会共识。新闻人才早已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砝码。 中国青年报堪称是一张拥有较强传播实力与较高传播水平的现代报纸,无论在新闻媒体各领风骚的过去,还是在新闻…  相似文献   

12.
从第一层次报道延伸至新闻的"第二个落点"新闻的第一层次报道是指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力求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多年来,新闻媒体不惜代价,以快制胜,力求在时效上争抢新闻,第一层次报道成为各媒体竞相争抢的新闻传播制高点。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媒多元化的形势下,网络媒体以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能源新闻发掘的"富矿区",更是各路媒体角逐能源新闻信息的"主战场",纸质新闻媒体如何在激烈的能源媒体竞争中赢得主动呢·我想纸质新闻媒体首先要在体现见识中竞争第一解释力。解释力是传媒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解释权是传媒在重大报道中必须掌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闻媒体转型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热点,很多媒体都在摸索中尝试转型,比如新媒体、融媒体,跨界直播带货等,这些另辟蹊径的转型之路,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媒体转型是经济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无法阻挡也不可避免,但如何转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转型道路,却值得所有媒体人深思。【方法】新闻市场是信息的集纳,信息差是新闻时代中取胜的重要渠道,在全民媒体化的时代中,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新闻“信息墙”,是现代传媒应当真正练习好的“内功”。【结果】通过塑造深度新闻、品牌栏目、直播带货等方式,构建传媒“信息墙”,才能让新闻媒体在当今传媒市场上站稳脚跟。【结论】无论如何在传媒市场上发展,作为新闻从业者,都应当守住新闻事业的初心,将初心与新时代相结合,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在百花齐放的传媒市场上真正做好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5.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光 《新闻界》2002,(5):23-26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的新闻院系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传媒人才”,而羞于谈培养的是“新闻记者”。同时,过去新闻院系常常说是为“新闻机构”输送记者,而今天则改口称“为媒体培养人才”。今年春天在北京21世纪新闻教育峰会上,我曾就“传媒人才”(communicationtalents)一词请教几位美国学者,他们一方面对中国生造了这样一个西方没有的概念感到好笑,另一方面,则认为用“传媒人才”取代“新闻记者”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危险的和有害的。新闻记者为什么不可以被“传媒人才”取代?这表现在二者对新闻媒体的不同理解和…  相似文献   

16.
马为公 《中国广播》2006,(11):18-19
新闻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媒体了解信息,了解外部世界,通过媒体表达意愿,表达观点;媒体向人们发布信息,不同类型的媒体通过不同手段发布不同类型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也是多样性的。这种传媒与受众两个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新闻从业人员不仅有责任向受众提供  相似文献   

17.
王哲 《传媒观察》2003,(3):49-50
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速度与格局整合进一步加快,各种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白热化趋势。社会新闻作为媒体新闻竞争中最突出的领域之一,其重要性已日益凸现。一家新闻传媒在其发行范围所及之处对受众是否具有吸引力,受众对某一种媒体关注度的高下之别,在一定程度上均取决于媒体向公众提供的社会新闻质量的高下。  相似文献   

18.
“你认为新闻媒体在多火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面貌?”上海市民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只有2.6%的人相信传媒完全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而有接近97.4%的人对传媒或多或少抱有怀疑甚至不信任的态度。新闻媒体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如此之低,着实让我们这些搞新闻工作的人感到尴尬和赧颜。它使我们猛醒:必须对新闻媒体的诚信问题进行一番认真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内一家权威新闻媒体的老总在一次新闻学术年会上强调说,“要认真研究发展思路、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要多研究世界大通讯社、大传媒集团和国内大传媒集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他们将要采取的对策,使我们的决策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使我们的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传媒公信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和可信程度,被视为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其核心是媒介的“信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公信力被认为是决定媒介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天,如何提升传媒的公信力已成为媒体自身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保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公正和健康,杜绝虚假、低俗和有偿新闻,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的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