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师范教育一直受到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困扰.随着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新模式的出现,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专业中成为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的教师培养途径.文章提出要建立全程实践教学体系,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和中小学在合作基础上使师范教育课程一体化,师范生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一体化等观点,从而探索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学校群"策略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其关注区域性校际协作,其从组织策略、学习服务支持策略和效能策略三个方面组织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过讨论"学校群"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策略和新思路与方法,试图实现延伸校本培训、共享优质资源和推进协作研究,实现教师共同体和学校群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解放性"、"多维性"、"情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预示了必须用社会科学反思建构的逻辑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解释和实践。因此,交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应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交往模式。在交往模式中,学习共同体是交往得以进行的组织基础,理想言说情境是交往能"自主"、"解放"并达成发展目标的逻辑前提,而交往双方互为主体的平等性则是交往有效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林浩亮 《教育探索》2012,(3):103-10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育改革大潮中兴起的一种教师教育新模式,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着重表现在对PDS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支撑匮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深度不够等.要通过深刻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运行体制、建立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构建大学与中小学的新型合作模式、建设数字化PDS等策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我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标志性合作模式,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中开始推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跨"大学——中小学校"的区域教师"培养—培训"联盟,其组织章程亟待体现以下质量保障要素:"大学——中小学校"合作的有序性、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大学——中小学校"多导师制的落实、"大学——中小学校"教师素养提升的多赢性、专业发展学校组织运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研究》2017,(5):38-44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国际上看,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已从"培训问题"转变为"学习问题",这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的中心从外部提供和评价专业发展项目转变为理解与支持教师真实的专业学习。与此同时,教育领导的研究焦点在历经特质—行为—情境—价值的转移后,开始聚焦领导的目标——学习,由此出现了学习领导范式。学习领导范式为如何理解与支持校本教师学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系统的视角,为学校校本研修建设与品质提升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教师发展学校"是首都师范大学最早引进美国"专业发展学校"而建立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运行两年来,合作双方不仅在理论与实践上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结合点,而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双赢".本文从实践的层面,重点围绕教师发展学校的终极目的、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实际操作原则以及实施范围的拓展四个方面,对"教师发展学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发展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3个阶段。美国大学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优势明显,教师教育大学化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启了培养和培训教师的新模式。我国应借鉴美国教师教育经验,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多途径推进教师教育大学化。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建立一支既能调动乡村教师自主学习积极性,又能不断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为乡村教师提供即时的、现场的和有质量的教育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的专业技术团队?源于罗马尼亚农村教育项目—以导师制为依托的校本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中的"导师制"所取得的经验,被成功移植并与中国传统的"送教下乡"培训团队相融合,改良为适用于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技术团队。四川省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在同行竞争中获胜,促使学校竞相投资,教师分层越来越严重,学校整体教学出现更大差距,教育问题更加严重。社会资本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互信及资源网络知识的共享,学校之间共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育事业和谐进步。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使教师专业发展走上社会资本阶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师培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途径,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师培训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心理策略:从"需求"到"追求"。"需求"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外衣;"追求"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从"需求"到"追求"的转变,是有效实现教师培训与教师发展的心理策略。(二)教科研策略。学校要建立校长室—教科室(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当前农村学校的现状,规模小,骨干教师流失多的窘境,结合本地的实际,开展"联片研训",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由教育局牵头、教研室牵头、学校自发、城区结对的四种形式,开展了合"资"经营"教研"、合"做"科研项目、合力培训教师、共同创设教师发展平台等活动,探索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可以大致归为三类:"知识—技能"取向、"实践—反思"取向、"文化—生态"取向,多种取向和途径在操作模式层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路径的实践诉求展开讨论,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经历,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不同学校的观察比较,突出教师专业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下,必须要"基于学校""取径文化"。鉴于此,结合理论支持、发展实践和学校推进,提出了中小学基层学校可供借鉴、选择的现实而有效的五点行动建议:秉承文化自觉,注重多维推进,把握动态平衡,倡导知行合一,推行效能评价。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扶",职业院校教师更要重视自身的"学""研""思"。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内涵建设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入手,论述了教师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的关系。指出教师的发展必须有学校发展的支撑,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重心,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舞台,教师要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努力。提出了通过探索教育规律,完善教育模式,启动名师工程,制定教师的长远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体措施,构建“教师—学校”互动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迫切需求。依据教师成长非匀速性、阶段性、非自然性成熟等特征与规律,实践中探索了科学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构了"学习—实践—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境界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17.
教师激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出现系列问题,导致一些激励收效甚微,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过分关注激励的形式,忽略处于中心环节教师的感受体验,这一理念认识上的偏差,造成"激励—教师自觉—专业发展"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的断裂。因此,教师激励应以催生教师专业自觉为目标指向,这是由激励的本质所决定的。在各种激励中软激励更容易催生教师专业自觉,达到生命自觉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 此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和追 求.笔者拟从学校管理的视角,在梳理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和剖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 实践探索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教学智能诊断助力教学改革、整合智能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容供给、建立一体化核心智能课程体系、智能精准教学助力学生成长、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五个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学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定研修目标、内容和方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的一种教师教育方式.它与课程改革相伴而生,"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基于教学"、"提高教学";"基于教师"、"发展教师".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专业发展去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增强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校本研修工作是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其深入、有效开展必须要做到"五手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