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中对于诸法有"十喻"之说,用十种意象来比喻一切法,十喻的本质可以简约为一个比喻,就是影像喻。影像喻的涵义丰富,既是对于所有现象界的形象的比拟,又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现量观照世界的方法,体现了佛教最高的"中道"的哲理境界。佛教中影像喻的探究,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影像执著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从前,大理有个老人留下遗言死后要埋在石头凿成的棺材里。有人调侃说,这老头就像乡下的"愣头青",因为与邻人有隙赌气地说"撤泡尿也不对着他家的门"一样。对于这位悲壮的老人家,这种比喻有点贬损。"愣头青"的话只不过是一种个人的情绪,而老人家的确是一种时代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照他在石棺上刻下的《石棺诗》说,是"埋在石中,日炼精魄",天长地久。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接受汉籍"大夏"就是西文"Tochari(吐火罗)"的观点的前提下,论证了中亚大夏(吐火罗)源自中国晋南,并辨析了几种非晋南说。同时也考证了晋南的"虞"、"虞氏"等语汇所代表的部族也是吐火罗人,其所示地名则因"地从族名"而来。在上述基础上,本文详细考订了晋南的吐火罗人(大夏、虞氏)西迁中亚的路线和时间。随后也探讨了大夏、虞氏与尧、舜、禹诸部族的关系,批驳了"古代中国欧罗巴种人假说"和"夏朝与‘大夏’完全无涉,同名纯属巧合"这两种偏颇的说法。文章最后指出了还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获得答案。  相似文献   

4.
法朗士的寓言卫理译寓言是以散文或诗歌体写成的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每则故事往往带有一个寓意。最早广为流传的寓言是印度、埃及和希腊的动物寓言。在西方,伊索是最负盛名的寓言作家。这里选译的是中世纪法国女作家马里耶·德·法朗士(MariedeFr...  相似文献   

5.
正《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形态从世界本体、万物演化、生存智慧、认知形态、行事谋略及精神境界等方面奠定了中国道家哲学的基础。对"道"的认知和把握超越一般知识标准和认知形态,因此,《老子》一书经常用比喻的方式来揭示和表达对道的论述。美国学者艾兰(Sarah Allan),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一书中指出:"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水是最具创造活力的隐喻。包括‘道’在内的中国哲学的许多核心  相似文献   

6.
南诏风情岛     
杨荣 《大理文化》2001,(4):22-23
倘若把苍洱风光比喻成一顶熠熠生辉的皇冠,那么由金岛旅游公司开发经营的旅游胜地--南诏风情岛便是镶嵌在这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该岛位于洱海中上游的双廊村对面.这里水路通畅,陆路平坦,往返便捷.上得岛来,游人可赏"十景"之美妙,观"两场"之雄奇,仰"一宫"之壮丽,揽"一村"之怡趣,领33个景点之倩丽.  相似文献   

7.
庄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大家,集作家和哲学家于一身,作品是作为艺术和理论著作的结合体.在中外独树一帜.他创造的寓言体作品.在中外比较稀有,其故事、人物以及成语警句,流传千年而不衰.历史上,对他的"无为而治"非议较多,有局限,也需作出分析和申辩.他的作品写得漂亮,文采飞扬,在古代堪称第一(王蒙说是"不二奇才").本文分篇理出主要寓言、带出全书的写法,似之前未曾见过.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把《伊索寓言》评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的确,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伊索寓言》的译本,它对西方的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巨大。西方文坛,一直把伊索奉为“寓言之祖”,对伊索的褒美之词,历几个世纪而不衰。可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结论轰动了整个世界:“伊索”不是希腊人而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寓言家陆克曼。那么陆克曼是怎么变成伊索的呢?原来希腊人把埃塞俄比亚的寓言翻译成希腊文,以“伊索”署  相似文献   

9.
学者曾指出庄子的"无用之用"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庄子>外杂篇为庄子后学之作,应该说,庄子真正提到的只是"偷活苟全之大幸"这种类型的"无用之用".庄子的"无用之用"是"籍外论之"的"寓言",欣赏以"无用"求苟活只是它的表层含义,其背后的"意"乃是要求个我去除形限之私,获得广阔的心灵天地.在话语层面,庄子"无用之用"话题所谈论到的价值主体与客体是同一的;在其揭示的"意"上,庄子以"无用之用"话语传达出来的"道"乃指一种心灵境界,与老子的"无用之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常以黄金比喻人生壮年或事业发展的顶峰,那么以白金比喻退休后的老年恐怕也合适不过,因为白金比之于黄金具有更高的纯度。渡边淳一在几近耄耋之年大声疾呼:"请将经历了漫长人生和岁月磨砺,心灵深处潜藏着光芒的人们称为——白金一代!"他还自告奋勇为白金一代代言:"我们,不被世俗左右,充满好奇心态,追求人生所爱;不惜赞美他人,不忘自赏自爱,优雅洒脱有点‘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寓言小说为摹本,对其小说理念和标准极尽推崇。然而由于二者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个人气质,他们的寓言小说在文学幻想、观照方式和元小说书写技艺方面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本文通过探讨"师承关联"下两位作家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艺术表现,分析比较他们小说迥异的艺术特色和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领略其合而不同的文学秘奥基础上,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思考所处的时代、社会及现实。  相似文献   

12.
李胜军  王军花 《寻根》2008,(1):84-85
“破镜重圆”一词,用来形容一对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用“破镜重圆”来比喻呢?这要从古代的习俗来追踪求源。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受过正规文学教育的人——来说,比喻,充其量只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然而智利作家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中篇小说《邮差》将改变我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酒的地位至高无上。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  相似文献   

15.
命名、中国女性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寻根》2005,(6):36-41
张天翼先生有一则小小的寓言曰:一条心地很好的蛇抓到一只麻雀,想要把她一口吞掉,于心又不忍。于是把她盘得紧紧的,谆谆善诱地劝她服从命运,还劝她拿出牺牲精神来献身于他。讲完之后,才客客气气要动手吞吃,并且说:“你看,我不像别的蛇那样不讲理,我和他们是毫无共同之点的。”  相似文献   

16.
正庄子在《庄子》一书中写了11个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齐物论》中写的"梦蝶"或叫"蝶梦":"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个寓言是如此驰名,以致"梦蝶真人"、"梦蝶翁"成了庄子的代名词。"梦蝶床"也成了重要的文学意象。庄子的蝶梦在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史上影响很大,中国古诗文中关于"庄  相似文献   

17.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瑶池与天池     
王勇 《寻根》2009,(2):130-134
天池一词在汉语典籍中最早的出处是《庄子》,本义是指寓言中所说的海。但是,至少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天池一词,来命名那些位于山原之上的湖泊。比如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就特别提到,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有俗名为祁连泊池的一处湖泊,因其坐落在山原之上,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天池。也许就是郦道元的这一记述,使这一处天池在后世享有不小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可乐果,产于非洲,是一种梧桐科属树木结的果实.果实成熟后呈暗红色,味苦,含有刺激性生物碱.自古以来,古老大陆的各部族人民普遍食用它,并成为传统非洲最早的商品之一.人们钟爱这种果实,并赋予它许多象征意义.要了解非洲各部族人民的生活、信仰、风俗、礼仪,可乐果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介.由于可乐果味苦,人们常常用它来代表生活的苦难.人们每当在生活上屡遭艰难时,总是用“一夜饥肠辘辘,天明仍食可乐”来比喻.所以,在传统习俗中,可乐果是成人的食物,未成年的  相似文献   

20.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