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亚梅 《世界文化》2010,(12):31-31
<正>到京都旅游,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有变身"舞伎"的照相服务,不仅是外国人,很多日本女性也愿意花上1万多日元,在京都有名的鸭川边,拍下自己变身舞伎后的艳丽身影。"舞伎"到底是什么呢?"艺伎"这个词可以让人马上联想起日本。她们涂着厚厚的白色粉底,穿着和服,在客人的身边陪酒。或者有人会联想到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艺伎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始终受到世人关注。艺伎因训练有素而得体的言谈、优雅的气质及其精湛技艺,使之别具一种独特的神秘魅力;尤其2005年罗伯·马歇尔导演的好莱坞大片《艺伎回忆录》红遍全球,一时引发全球对于日本艺伎的好奇。至今,有关"艺伎"的话题仍然不衰。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1月29日,日本战后第7位首相、被誉为日本"战后保守巨星"的中曾根康弘在京都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1岁。中曾根康弘任首相期间,首先提出了"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致力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经济上,他大力推行日本国有铁道、电信电话公司、日本专卖公司等三大国营机构的民营化。同时,他强化日美同盟关系,称日本要成为美国的"不沉航母",并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建立起密切的私人关系。逾百岁高龄的他,亲历了日本大正、昭和、平成  相似文献   

4.
杨倩 《世界文化》2013,(4):11-13
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1969—)是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为21世纪英语小说开启了全新的模式与风貌"。他的作品充斥着全球视野和历史深度——从19世纪的南太平洋到20世纪的布鲁日和加州,从当代的日本到遥远的英伦,从四川圣山下的老妇人、圣彼得堡的艺术窃贼到日本地铁上的恐怖袭击者,最终抵达异域的未来世界米切尔就像是在"对着地球仪写作",于不同的时空之间驰骋漫游、进退自如。米切尔是一个后现代幻想家,经常在作品中构建波谲云诡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18世纪的京都在日本艺术史上大家辈出,诸如伊藤若中、曾我萧白、圆山应举??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百家争鸣,被誉为"京都文艺复兴"。其中,江户时代的与谢芜村,在用短短十七个音节咏叹百感人情的俳句世界中,与松尾芭蕉并称泰斗。不过,芜村的本职并非创作俳句,而是绘画,在他留传于后世的绘画作品中,有多达三十件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遗产,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师级  相似文献   

6.
正从奈良乘车只需不到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京都。对京都的神往要超过东京,这主要因为京都是日本故都,是宗教、文化中心的缘故,以往通过日本文学作品对京都有一些感性了解,金阁寺、平安神宫、岚山等风景名胜由文字产生的想象情景都很清晰,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身穿和服、温柔无比的日本女人,这次京都之行,上述的情景应该得到印证才是。  相似文献   

7.
切脍与刺身     
《寻根》2016,(6)
正说起日本菜,人们就想到被叫作"刺身"的生鱼片。日本人嗜生,举世皆知,读音"sashimi"也被收入英语字典。韩国人不服,说日本的"刺身"源自他们高丽王朝时代的"脍"(hoe),一副欲与日本刺身比高,争专利申报文化遗产的架势。其实,"刺身"也罢,"脍"也罢,都与中国古代食俗脱不了干系。人类在掌握用火技术之前,都经历过茹毛饮血、活剥生吞的历史阶段。地球上很多民族和地区都有过生食鱼贝、肉类的历史,有的地区至今古风犹存,如北欧一些海洋国家,还有我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的东京、京都和奈良这几座古都的各个角落,珍藏着众多自古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艺术珍宝。除京都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收藏中国书画的重镇之外,日本的中国书画度藏蔚为壮观,形成了庞大的公私收藏格局。  相似文献   

9.
我随上海作家、编辑代表团一行6人,应东京书籍株式会社之邀,访问了东京、京都之后,又访问了奈良。奈良是日本历史名城。日本古称“大和国”,其首都平城京即在今奈良市区西城,仅存遗址。从其模型看,它是仿照唐代长安城建造的。公元七、八世纪,日本先后派遣附使、遣唐使有19次之多。1950年,奈良被定为国际文化都市。奈良又是日本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对日本佛教文化、甚至对天平时代的文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创建的唐招提寺,被奉为日本律宗总本山。奈良还有许多名列古寺,如东大寺、兴福寺、药师寺、春日大社等。…  相似文献   

10.
杨曼 《世界文化》2009,(2):24-26
江户时代(1603-1867)中后期,日本经济文化的中心逐渐从京都、大阪移至江户(今东京)。18世纪的江户是世界第一大都会,滞留江户的地方大名和他们的家眷刺激了消费,催生了一大批豪商巨贾,但他们却处于“士、农、工、商”制度的最末端,追求金钱和享乐成了他们的人生,文化市场空前发展。相对于在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京都、大阪形成的上方文化,江户后期的文化以表现世俗人情为主要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浮世绘、  相似文献   

11.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  相似文献   

12.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  相似文献   

13.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  相似文献   

14.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  相似文献   

15.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  相似文献   

16.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  相似文献   

17.
<正>在咸丰初年的浙江宁波,距开埠已过去了10年光景,就在这时却发生了所谓"渔镖之争"的事件。这场热热闹闹的利益之争,与各个利益集团至相攸关,于是将渔民、海商、官府、水师、海盗、洋人全部牵连其中。但由于"渔镖之争"在正史中未被视作重大历史事件而少有提及,而在光绪期间宁波地方志里又将它记载到《外国传》里,致使这一事件的历史几乎被忘却了。一、海上航行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清初以来,宁波商旅遍于天下,"甚至东洋日本、南洋吕宋、新嘉坡,西洋苏门答腊、锡兰  相似文献   

18.
正因受疫情影响而空置了近一年的民宿"飛鳥魚の家"终于又接单了!一位来自瑞士的留学生C计划入住6个月。下单前她想来周边看看,我们便约在附近的超市见面。C金发碧眼,来京都短期留学。一见面她就跟我抱怨说,日语太难了,到现在还是一句都不会说!我说,我也是啊。望着她疑惑不解的模样,我笑了,告诉她:"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和你一样,我也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就闯到京都来了!""啊,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来日本啊?"她追问道。C的追问,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9.
正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颇具特色的版画样式。日语的"浮世",指的是虚幻的尘世、痛苦的俗世。顾名思义,"浮世绘"即描绘世俗社会的平民生活场景的绘画。因此,浮世绘画面中有许多反映日本社会文化习俗的场景,其中的茶屋美女画成为一大特色。日本的"茶屋",相当于我国的茶馆。17世纪中叶,福建的高僧隐元隆琦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明朝流行的散茶瀹饮法,即在白色筒形小泥炉上用砂铫煮水,水烧开后用茶壶沏茶,再倒入青花、白瓷或紫砂的小盅内啜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这样荒谬的论点,本来就不值一驳,却被人为地搅得似是而非.早在20世纪中叶,我国知名的历史学家方国瑜、许云樵等曾以不可辩驳的事实阐明了历史的真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