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族音乐植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代表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依托音乐课程渗透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认识,成为当今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蔡艳 《学苑教育》2024,(10):64-6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基,更承载着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活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3.
黄淑芳 《天津教育》2022,(3):109-111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儿女精神的重要养料。对小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知识在其记忆中并不是很深刻,同时小学生还未曾意识到人生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在小学阶段把悠久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本文就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做一探究。中华民族的命脉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本色、也是底色,更是中华儿女的根文化以及灵魂的重要养料。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也是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在小学阶段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学校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纳入到常规活动中,渗透到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活动中,用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文献研究等方式,发现小学阶段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阶段,而小学民族合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通过提升音乐课堂教育效果,融合各民族传统节日及创新发展小学民族合唱团的实现路径思考,可以对学生的认知、美育、促进情感发展和文化认同方面发挥极大的教育功能。文章通过独具魅力的小学民族合唱,以期凝聚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学习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德育品质,有利于学生生发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东北大学林慧博孟庆祥白崇立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素质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但是长时...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必须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加强文化传统教育是培养合格中国公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巩传波 《中国教师》2009,(Z2):59-59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培育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感受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文化是我国民族的根基,其中包括诗、词、歌、赋、对联、文言文等,同时古代各个地区的文化知识等均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在课程改革指标下,为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其精髓,应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抓起。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小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这对于传播民族精神、弘扬名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小学生认知、判断及性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就当今社会发展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趋势。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我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启蒙和认知教育,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  相似文献   

15.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儒学校园"之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  相似文献   

16.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代表了区域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也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赋予了民族舞蹈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对于民族舞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52):142-143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之一,在小学阶段学习民族音乐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能加强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识,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感,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述在小学阶段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长周济说,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初衷,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这本身并不是像有关课体说的那样开设京剧课,而是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加入京剧的曲目。京剧进课堂,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京剧,对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将有深刻的影响。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9.
娄伟元 《云南教育》2005,(20):32-3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呢?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不仅是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应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科学地解读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和吸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找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