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忠实地传递和授受知识的过程,它还应是课堂教学资源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达到“预设”.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相似文献   

2.
一、课前充分预设,促进生成 1.预设学生实情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知识储备以及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思考其对策并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新课程强调地理在生活生产实践的应用,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产实践常见的现象整合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超越和挑战.那么如何在课前做足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生成,使预设演绎得更加精彩?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黄敏 《考试周刊》2011,(50):54-55
随着课堂互动的逐渐频繁,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强化。然而问题对于文本来说是潜在的,需要我们关注生成。语文教学的问题生成包括教师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现实生成,两者不可或缺。教师的预设生成要确保课堂的流畅进程,激发阅读兴趣和牵引阅读思维走向,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而学生的现实生成则是不确定的,但也是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这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问题生成,并以教学机智引导促成问题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思想、感情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教学观决定课堂不仅是课前预设的,也是互动生成的。对教师而言,课堂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新课程课堂十分注重互动生成教学。  相似文献   

8.
顾丽萍 《考试周刊》2011,(41):64-65
数学课堂中"非预设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的学习生成。  相似文献   

9.
这堂课上得很动情,很动心。这份动情与动心来自学生潜心读书之后,与教师产生的情感共鸣,来自充分的预设和智慧的生成。新课程强调动态生成,呼唤生成的语文课堂,是否可以淡化预设呢?我认为不仅不能淡化,而应该加强。新课程下的预设实际上较原来的教学设计要求更高。因为生成的前提是预设,生成是一种充分预设后的精彩,只有对文本深入研究,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有所预设,才可能抓住一闪而过又难以察觉的生成点,得到“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惊喜。反复研读《孔乙己》这篇20世纪中国文坛的经典之作。我进行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人认为它因预设而精彩。有人认为它因生成而精彩,但我认为关键在于实验策划,若策划得当,预设与生成皆精彩。  相似文献   

11.
陈丽 《小学教学研究》2009,(7):32-32,34
对"生成"而言,"预设"是演绎"生成"的基本前提.否则,"生成"容易随心所欲,难避放任自流.对"预设"而言,"生成"是检验"预设"的重要指标.否则,"预设"容易一厢情愿,难避削足适履.下面就"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对与“预设”,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于是,就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又要从课题的导入、过程的展开、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未雨绸缪"——课堂预设要充分成功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充分预设,促进生成 1.预设学生实情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人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知识储备以及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思考其对策并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新课程强调地理在生活生产实践的应用,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产实践常见的现象整合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张蕾  陈晓 《地理教育》2012,(Z2):12-13
一、课前充分预设,促进生成1.预设学生实情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知识储备以及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思考其对策并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预设,又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预设和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也就是对教学进行预设。教师准确  相似文献   

17.
18.
王玲 《课外阅读》2011,(8):233-234
探析地理课程的预设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预设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利用资源,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有灵活性并进行预演,引导课堂动态生成,不断进行反思,对教师提出较高的求,需长期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爱华 《考试》2009,(3):74-75
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师应从自身素养、学生学习方式及教材的内容三方面进行科学预设,成功的教学有赖于生成的合理,教师可通过调整、整合预设,应变生成使预设与生成实现和谐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孙燕 《教师》2012,(3):93-93
叶澜教授说得好:“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