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学生情况
  小池,男,14岁,原校14中。父亲是长途货车司机,母亲在家开一杂货店,兄弟两人,其哥哥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据父母反映该学生从小性格执拗暴躁,比较调皮,学习成绩差,与同学交往时经常恃强凌弱。升入14中后,由于其坏习惯不改,经常跟班主任闹矛盾,于是觉得教师有意找茬,同学也瞧不起自己,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人人都讨厌他。七年级开学不久将小池转到我校进行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中非德育学科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出现严重的德育缺失现象,德育问题引起强烈关注。强调专业课教学是德育渗透的载体,是对大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研究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以实现高校全过程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4.
一、案例 某农村小学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学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时有发生.于是德育教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困生的发展。教师要积极靠法和利用学困生的闪光点,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不断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认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经常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到有效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使学困生的闪光点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未来的学生教育中更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92):171-172
德育应该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尤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个细节,因为每个细节都受特殊成长背景的影响。教师应该总是以最大的信任,帮助学生处理好班级和个体的关系,并且把应对不断变化的德育状况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这将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中非德育学科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出现严重的德育缺失现象,德育问题引起强烈关注.强调专业课教学是德育渗透的载体,是对大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研究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以实现高校全过程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日益提上日程,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阵地,各校都加大了德育的力度。成效是显著的,但各种问题仍不断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中学德育到底缺失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同辈群体是影响孩子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问题,寻求其良好德性培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同辈群体是影响孩子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问题,寻求其良好德性培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应试教育”中存在的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德育缺失现象,并对德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提出了一些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努力改变德育缺失现象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缺失与弥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教育的历史演进中,德育的地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应试教育”的实施不仅使德育的重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而且还使得德育内部体系中出现了从内容、方法到评价上的缺失。中国传统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化有利于弥补德育的缺失,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倾注爱心,给予信任学困生往往是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有的在家里得不到温暖,有的在学校里不受重视。因此,他们大多存有这样的心理:畏惧、不信任或反感施教者,即在行动上表现出疏远,蛮不在乎或反抗。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拥有一颗‘爱满天下’纯真的心,用‘爱’可转化学困生"。因此,我坚定不移地相信一句话"爱就是力量"。为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我用深情换真情、厚爱暖心灵,真心实意地关  相似文献   

15.
一个班主任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教育反思作为班主任的基本研究行为,其范围包括教育日记、教育叙事、德育案例等,其中德育案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宜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丽昕 《广西教育》2012,(30):96-96
一、案例陈述 我所任教的初--(3)班有一个叫韦某的学生,他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很不好。刚开始他的英语成绩还可以,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考了72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他的英语成绩也退了下来,上学期末他的英语成绩下降到34分,引起了我的重视。本学期初,我在观察中发现他上课听讲不专心,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经常走神,作业也是胡乱抄一下了事。与我搭班的老师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该生无“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有情感的,只要你对他们真情的投入,让他们体会到你对他的爱,他自然会以相同的情感投入回应你的教学,那么学生的进步也是必然的,你也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没有人一出生就被烙上数学学困生的标志,任何一名学困生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名学困生的特点及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转化策略,努力促其逐步转化。文章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以点带面,对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加强德育的过程中,最难转变的是“学困生”。因这些“学困生”不但文化基础差,纪律差,而且德育观念也差。怎样才能较好地转化他们,提高他们的德育素质呢?几年来,我在教育实践中加强了法制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利用法制报刊上的典型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新道德观念“学困生”不仅文化基础差,纪律差,往往法制观念也差。要想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必须“三管齐下”,特别是要加强法制教育,才能标本兼治,彻底转化。1995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刚接任班主任的高二(1)班有6人打了群架,其中有2人当…  相似文献   

20.
对德育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文章从德育有效性弱化的角度去探寻德育有效性实现的规律。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德育有效性实现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文章从德育价值观关涉因素的平衡新视点去追问德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提出了德育价值观和谐性缺失是德育有效性弱化的根源,探讨了德育价值观和谐性缺失的形成原因,认为找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平衡点的和谐德育是德育有效性弱化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