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2.
《日用家当》是美国20世纪中叶黑人女作家艾丽期·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之一。作家曾因长篇小说《紫色》荣获美国图书界三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图书奖、国家优秀图书奖、全国图书评论奖。  相似文献   

3.
戚蒙 《世界文化》2010,(10):18-20
<正>《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是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2008年的作品。此作一经上映便在纪录片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除了影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道主义精神,作为一部动画纪录片,其革命性的表现方式也成为了评论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大胆革新预示着纪录片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4.
香港《译丛》(1973-)是域外读者瞭望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1980-2011年,《译丛》前后共计译介杨绛作品11种,并推出《杨绛专号》,纪念其百岁诞辰。《译丛》的杨绛译介选材涉及散文、小说、戏剧、札记等文体,构建出她的文学概貌;译介策略以海外读者接受为旨归,以传译文学精髓为原则,"译"与"介"相结合。目前,香港《译丛》译介的杨绛作品已经成功传播到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广受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通过《译丛》,杨绛作品开启了"走出去"的世界之旅。  相似文献   

5.
白俄罗斯作家、苏联国家文学奖和白俄罗斯雅库布·柯拉斯国家文学奖获得者、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贝科夫的作品享有很高的当之无愧的声誉。瓦西里·贝科夫是一位写伟大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伊万·捷廖什卡(《阿尔卑斯谣曲》)、索特尼科夫(《索特尼科夫》)、教师莫罗兹(《方尖碑》)等,都经历了残酷环境的考验,那种环境要求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鼓足精神力量和体力,坚毅果敢,毫不妥协,并能在面临死亡危险的时刻做出坚定不移的决定。他们的勇敢精神来源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6.
外媒导读     
正"黑豹之星"查德维克·博斯曼逝世被誉为"黑豹之星"的美国影视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2020年8月29日因结肠癌去世,享年43岁。博斯曼因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扮演黑豹特沙拉而闻名。他早年想成为一名作家和导演,并且用大量时间研究非洲裔美国人的历史,但他最终决定做一名演员。他曾获"《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博斯曼与癌症抗争了4年,在无数次手术和化疗期间他还拍摄了《马歇尔》等多部影片。这些作品是他职业生涯的荣誉,他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勇敢的抗争精神。(编译自Gizmodo网站)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央美术学院"阿里吉·沙梭诞辰100周年回顾展"新闻发布会上,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颤抖着嘴唇站在麦克风前,还没开口,就已激动得热泪盈眶。展厅里,摆放着一百多幅沙梭的作品,仔细看,在一幅名叫《美人》的肖像画上,隐约可从画中的人物和老太太之间找到一些相似之处。没错,眼前的这位"老美人"正是画中的年轻"美人"——沙梭的妻子海伦。  相似文献   

8.
白族青年作家北雁的小说《骏马》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后被《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期转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小说以"驯马——骑马——赛马——偷马"的故事为主线,借重"骏马"这一表意性象征符号,高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与蓬勃旺盛的民族民间文化精神.抒情意蕴浓郁,象征意味深沉.强悍、劲健、迅捷的"骏马"形象寄寓着矫健顽...  相似文献   

9.
委拉斯凯兹(1599-1660)出生于西班牙,是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的杰出代表.其早期作品如《三个乐师》(1618年)、《卖水人》(1620年)、《煎鸡蛋的老妇人与少年》(1620)等,反映的多是平民的日常生活;另一主题是有关宗教人物,如《在帕多摩斯岛的圣约翰》(1618年)、《没有原罪的星宿》(1618年)、《东方三博士的礼拜》(1819年).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作为作家、理论家和组织家在苏联儿童文学中起了极大的作用。高尔基专门为儿童写的作品不多:短篇小说《米什卡生活中的一页》(1898年),童话《早晨》(1910年)、《小麻雀》(1912年)、《茶炊》(1918年)、《亚什卡》和《叶甫谢卡的奇遇》(1919年)。然而,自传体小说《童年》和《在人间》毫无疑问属于儿童文学之列。这些作品继承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鉴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的思想资源,尝试对《周易》文本及其言说方式进行一番"存在论"的诗学解读,着力就《周易》文本所涉及的语言概念问题、《周易》八卦作为元语言结构对于世界诗性意义的开启、《周易》"三才"思想对于人之主体性诗学价值的颂扬、《周易》的作品创建及其文本诗性言说方式对于中国人"诗意栖居"生命形式的根本奠定等诗学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以期能对《周易》所蕴含的诗性精神获得一种整体性的初步把握。  相似文献   

12.
概况从2004年内举办的第7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的获奖情况来看,上海有不少图书都获得了很高荣誉,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钱牧斋全集》、《山谷诗集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均获一等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的《唐代文学百科全书》、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梦溪笔谈》也荣膺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宋略》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裴子野所撰,主要记载刘宋一代历史的编年体典籍,所用材料大部分源自沈约《宋书》。本文集中探讨了《宋略》一书的编撰体例、篇章结构、《宋略》与《宋书》之关系以及《宋略》成书与散佚时间等方面的问题。《宋略》开篇大致评述了南朝刘宋兴起等事,其后为《本纪略》《诸侯略》等卷,倒数第二卷大体论述了刘宋衰亡等,末卷为"总论"。各卷之下内容及相关评论,基本上按照史事发生时间先后编次。其大概的编纂过程是:中兴二年(502)裴子野的父亲裴昭明去世以后,裴子野开始编撰《宋略》初稿;天监七年(508)或稍前,删《宋略》初稿与沈约《宋书》合成《宋略》。大约在宋元时期,《宋略》散佚。  相似文献   

14.
《道士下山》是一部充满道家精神意蕴的影视作品。该作品通过巧妙的象征、隐喻的方式、无为的音乐来揭示道法自然的主题。本文以道家的"大音希声"自然乐论,采用板块式的结构,从故事主旨、情节段落、人物关系、背景音乐入手,分析该作品中音乐的"大音""无形"、真朴、淡然特色,以及对作品意蕴的烘托效应。  相似文献   

15.
《香樟泪》《银杏泪》《梧桐泪》三部作品比较成功地践行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创作理念,作者"会讲故事"和娴熟的文字功底,所描绘刻画的人物大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6.
亚力山大·捷连季耶维奇·柯诺诺夫(1895—1957)是苏联拉脱维亚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列宁的故事》(故事集)和《忠诚的心》(中篇小说)。他的《列宁的故事》在国内外千千万万的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柯诺诺夫于1895年出生在离德文斯克(现为道加夫皮耳斯)不远的一个小地方。他成长在乡下,所以熟悉拉脱维亚的农民,和他们感情深厚,情同手足,因而对他们的生活、劳动和风俗观察入微,体验极深。后来成了作家,他把童年时代的所见所闻都活灵活现地再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以献给拉脱维亚人民及其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战士。  相似文献   

17.
<正>卡尔维诺在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美国讲稿》中认为未来的小说家应该是百科全书型的,2000年以后的文学应该保存的价值观之一是"内容上的多样性。"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是这种趋势的完美体现者,他的作品中各种素材信手拈来、繁复无比,看似是没有出路的迷宫却又浑然天成,让读者体验到阅读是一场充满智慧与乐趣的冒险。艾柯长年浸淫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作者及成书年代论争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水浒》的作和成书年代,争论颇多,突出反映于三个问题:1.施彦端是否施耐庵?2.施彦端是否与《水浒》有关?3.苏北的施彦端是否与钱塘的施耐庵有关?部分学主张从作品的地理、气候描写、语言特色、人事风物等“内证”推究作的活动区域,认为作是长期生活于江南,主要是钱塘(杭州)的人;通过对作品部分素材来源的考证,认为《水浒》可能成书于洪武十八年(1385)之后。  相似文献   

19.
魅力《2017》     
康舒 《世界文化》2013,(10):28-28,29-30
奥莉加.斯拉夫尼科娃(ОльгаСлавникова)是当代俄罗斯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记者和评论家,1957年10月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在的叶卡捷琳堡),1981年毕业于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系,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有六部长篇小说问世。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放大到狗那么大的蜻蜓》入围1997年度俄罗斯布克奖;1998年,该作品获得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颁发的杰出文学艺术贡献奖;2000年,第二部长篇小说《镜中的一个人》获得"巴诺夫文学奖";另一部长篇小说《轻飘飘的头颅》成为2012年俄罗斯布克奖入围作品;而最具阅读魅力的长篇小说当属《2017》,该著作在获得2006年俄罗斯布克奖的同时,还入围了2006年俄罗斯"巨著奖"。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需要读史。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建议干部们读《史记》与《汉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华的第一部通史。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介绍父亲司马谈的《六家之要指》;"六家"即六个思想文化学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即道家)。司马谈受汉初"黄老之学"的影响,对道家的思想文化予以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