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善治可以分别做出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目前大多数文献涉及的主要是实质定义,而且这些实质定义往往表现为与具体语境、实践领域和理论视角等密切相关的工作定义。从哲学的立场上看,需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引入三对范畴来分别对善治的不同定义进行澄清,即事实与价值、分析与综合、描述与规范。把握善治的基本规定要根据事实与价值这对范畴,而对善治的构成要素的说明需要分析与综合这对范畴,描述与规范这对范畴则是阐明善治的具体意义所不可或缺的。善治在三维定位中其概念本质得以彰显,基本逻辑结构得以揭示,同时形成共同的善治理念和建构统一的善治理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2.
目前,善治已成为诸多国家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和政府运作方式.在中国,善治同样也受到了学术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不同,在我国实行善治不能照搬西方的善治理论.我们应结合中国实际,构建出适合本土的善治模式,最后通过有效的举措,促进我国的政府善治.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善治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愈加受到关注。同时该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亦有不少学者尝试将善治理论借鉴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当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将从善治的思维角度出发,浅谈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民主、法治的大学行政管理模式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4.
道家"善治"的管理思想不仅为当时动荡的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借鉴模式,而且从现实的层面对"道"本体做了现实意义的回归。"善治"的管理理念是对道自然无为的品性最生动的描述,其中内含的管理思想也为当代社会管理中的瓶颈提供了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建设中,行政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现今教育理念的发展,善治成为了高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理念。在本文中,将对善治理念下的大学行政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厘清治理和善治概念的基础上,从大学本身就不是一个"统治"的组织、当下的大学管理面对诸多挑战、大学必须找到效率更高的新的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大学何以选择善治,最后提出了大学善治必须遵循的效率性、民主性、整体性及法制性等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管治"走向"善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观念上和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管治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弊端重重。为实现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转变理念,走学校与学生互动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善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走向善治的制约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向善治成为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新选择.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善治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公共精神的缺失;"管治"的传统力量短时期难以改变;善治要素尚未形成;善治载体先天不足;善治环境有待改善.分析和总结这些制约因素,对于研究高校学生社区管理走向善治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与善治都是人类在探索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有着从政治文明到治理、到善治、再到政治文明转变的内在逻辑。在这一逻辑中治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治理理念对原有政治体系的冲击,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些矛盾,表现在参与主体、法治基础、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和信息公开五个方面。所以,要实现政治文明就应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建立一套部门运转协调、社会法治健全、服务公平全面、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公开透明的善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观念上和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管治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弊端重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大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出发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走学校与学生互动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善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善治是指善于治理或好的治理。作为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治理境界,善治的实现是政治制度的终极目的,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由于传统高校管治模式的弊病导致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一定程度上的失灵,面对现实挑战、内部体制弊端和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由管治到善治是高校学生管理实现现代转向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公司需要善治、社区需要善治、地区需要善治、政府需要善治,善治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但就目前而言,“善治”这一理念,还未真正践行,它需要各层次的理论架构与现实条件,特别是要寻求一种合法性的支撑,便于民众真正意义上的在内心承认与信服.进而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睦共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府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以及教育管理市场化取向的弊端与无能,教育治理应运而生,概括地说,治理是基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双重失灵的前提下提出的,治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同时还有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为共同的目标处理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善治是治理的直接目标,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关系,其管理过程目标就是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要实现教育善治,就要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考虑,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与之对应的措施来促使教育善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昌飞 《中国教师》2012,(10):76-77
<正>三国时期,有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袁绍。一直以来,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袁绍的管理才能也广受好评。但实际上,这两个人物都不算高明。诸葛亮属于事必躬亲、任劳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善治理念和模式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善治理论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学善治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其中,对实现大学善治的载体和中介组织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兴未艾,对于大学善治的共同愿景而言,学生社团也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善治"这一重要治理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国政府深入了解善治的涵义,并且客观分析当前善治现状找出缺陷所在,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此来提高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本文正是基于此,深入研究当前现阶段公共管理的善治现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援助国之一,具有援助数额大、政治性强、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援助的特点,并把受援国政府进行"善治"作为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划拔援助的一个先决条件。治理理念虽已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定义众多,但是对于善治内涵的界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能被广泛接受的统一标准。美国把评价标准尚不统一的善治作为援助的先决条件的实质就是扩"善治",求霸权,获得经济利益,调整政治战略,维护国家形象,从而巩固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存在着观念滞后、制度缺失、组织无力、沟通不畅、反思不足等困境.以“善治”理念为指导,就是要突破现有的高校危机管理思维定势,打破高校治理一元格局,构建高校主导、师生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化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法治文明的发展,个人人格得以确立,社会中的公民意识,包括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和主权意识日益健全,处于全面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和谐,应该是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状态下形成的“和谐”。本文在阐释和谐法治的理念和善治与和谐法治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法治的真正价值即善治,并以此建构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和谐社会:即一个公民社会而又超越于一般公民社会的社会,一个以公正和正义为维度的利益均衡的社会,最终必然是一个“良法善治”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