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刊本期报道的《雨湖区构筑“三结合”教育的大舞台》一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三结合”教育好 ! 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出发,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实施,突破了只由学校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传统观念,营造了一个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重要举措。 实行“三结合”教育,学校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思想上、实践上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充实新…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人群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层面,他们的成长与社会的变迁、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迁,青少年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和"低学历化"的现象较为突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各界,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要结合我国的社会特点及相关理论,合理、客观、科学地剖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教育措施,从源头上根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病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它在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对青少年教育实施齐抓共管等方面,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芜湖市多年来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这一有效形式,初步形成一个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假期为重点,延伸全年的有芜湖特色的“三结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能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必须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大环境,只有"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良好社会氛围",方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家长学校这一阵地.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由于一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其子女的道德缺失。"放纵式"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教育模式,形成很多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家庭教育不应当脱离社会,整个社会应形成共有的教育观。因而,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全面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强调"养""育"相互协调,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功能,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养成,社会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方向性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的整体趋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和思想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致使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目前最严峻的教育问题。本文试谈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透视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骑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98-100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体验。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 ,主要有青少年的知、情、意、行的不平衡、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青少年自身发展原因 ,也有青少年与同龄人的交往、与上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不足等客观原因。可以通过端正认识、建立信任、帮助青少年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对青少年中的小团体进行正确引导、净化社会大环境、优化学校教育工作等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教育 ,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边境地区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广西崇左市为研究点对边境地区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边境地区的青少年在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大环境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边境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应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并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以提高边境地区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杨雄  何芳 《中国德育》2011,(7):31-34
"90后"一代与"独一代"是不同的,他们是在平稳发展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有利环境赋予了他们新特质,但他们所面临的特殊社会环境也使他们在成长中遭遇一些问题。为规避这些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90后",营造"三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为"90后"社会化提供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健康理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做好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根据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现状,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意义,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但找到应对策略,有的放矢的改进,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将有效的服务青少年及其家长,确保青少年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11.
葛晨虹 《云南教育》2009,(11):30-31
青少年存在着生命漠视和生命困惑问题,表现为近些年青少年的自杀与杀他等极端行为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和青少年所受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及人生成长中社会大环境价值取向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论观点看,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系统,学校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子系统,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深圳特区,领中国改革开放之先,且毗邻港澳,东西方文化交汇于此,并通过大众传媒及其他渠道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只有根据教育自身的规律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寻求一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开放型办学模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内部的价值追求与社会规范的价值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培养青少年责任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的学校教育社会化实验,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在1990年开始施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青少年犯罪原因及现状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联影响,论述了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网络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作用,说明“三结合”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优化育人环境十分有利。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三结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全方位为青少年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树立大教育观,保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形成合力,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众所周知,学校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时刻受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有时会扭曲学校进行的某些正面  相似文献   

15.
陆孟兰 《广西教育》2013,(35):108-109
对于青少年游戏型犯罪,应借鉴其他国家采取专门防控措施与建立司法处理机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相关司法制度等领域协调构建科学、有效的防控体系,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预防青少年游戏型犯罪。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探讨了对青少年有效的感恩教育路径:家庭教育的引导是感恩教育的前提,社会环境的熏陶是感恩教育的关键,学校教育的培养是感恩教育的核心,青少年的自我修养是感恩教育的落脚点。提出应当构建家庭、社会、学校相互融合、渗透的感恩教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切实提高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很多青少年因为成长环境、教育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多变、自控能力差等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已经使一些心理问题演变成了社会影响极差的社会问题。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品质教育,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郭长征 《考试周刊》2011,(41):220-221
人的成长离不开生存的环境,青少年道德水准的形成和发展和环境密切相关。家庭的不良因素、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社会的不良环境及青少年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优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体制建设入手,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辖区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多管齐下,分工协作,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0.
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青少年学生大多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青少年学生服务意识淡薄,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弱化了青少年学生未来的市场适应力,影响了青少年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可通过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环境教育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