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奥多·德莱塞的作品《嘉莉妹妹》是一部蕴含十分丰富的小说。自从1900年出版以来,文学评论家就从各个角度对小说加以分析,对小说人物加以评判。各个时期的批评为研究这部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在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上起到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基于此,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以小说中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为立足点,探讨小说中人物行动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从而对《嘉莉妹妹》进行重新解读,以期对小说中的人物所作所为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嘉莉妹妹》是自然主义的经典作品,而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最近时兴的重要文学批评方法.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嘉莉妹妹》重新解读,就同一文学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伦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许娜 《文教资料》2012,(25):25-27
本文运用西方结构主义批评对蒋韵的中篇小说《完美的旅行》进行解读,即主要运用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用符号矩阵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极其深刻涵义,用叙事模式分析对小说中的文本进行深层解析。通过多角度的深层解读,阐释小说中存在的复议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论《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20世纪初的美国开始转向挥霍性消费的商品化社会,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最早反映这一文化现象的小说。从物质消费、情感消费、身体消费三个方面重新解读《嘉莉妹妹》中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5.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曦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81-82
19世纪后半期,自然主义者们写了许多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优秀小说,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峰之作。从自然主义的概念出发,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对《嘉莉妹妹》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是如何表现的,尤其是在小说女主人公嘉莉身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意义的解释可谓人言言殊,本文试图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这一概念和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对《李尔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菜辛的《屋顶丽人》是一篇不朽的短篇小说,文章体现了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表现出来。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下的“二元对立”解读了小说中的各种对立,从文学象征手法、文学符号学和叙事视点等方面探讨了小说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从而进一步肯定小说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曾传玉 《考试周刊》2009,(43):31-32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写的关于汤姆、乔治等黑奴们曲折经历的一部废奴文学的代表作。这本书的主题、叙事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已经被深入地研究.但多数的研究把它放到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分析小说的时代背景。挖掘其时代意义,很少关注作品本身的结构。本文运用西方文论中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运用二元对立法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及其深邃涵义.从视点和视角的角度解读小说的艺术手法.探讨作品的深层意义结构.强调对这本小说的复义性与多层次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著名小说中,《嘉莉妹妹》的读者众多。在19世纪的美国文坛,任何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都被认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遭到抵制。德莱赛在此时推出现实主义小说《嘉莉妹妹》无疑给这潭死水扔进了一块巨石,也造成了这部小说的坎坷命运。尽管这样,德莱赛独特的写作特色仍然使得《嘉莉妹妹》成为了一部广为流传的不朽之作。本文从人物的心理描写、对比手法和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嘉莉妹妹》的写作特色,从而再次证明了德莱赛在《嘉莉妹妹》这部小说中使用的独特的写作特色和深刻的揭露性。开辟了美国文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在二十世纪,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一反传统展示了美国社会真实画面。通过对小说《嘉莉妹妹》的解读,深刻的分析十九世纪的美国打工妹嘉莉如何在贫穷的边缘上挣扎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揭示嘉莉在内心无尽的欲望驱使下,是如何走向堕落的深渊。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写作和研究中所理解的"农民"不是"五四""国民性"代表的"农民",也不是革命文学所期望召唤的革命"大众"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在中西对照中形成的"世界文学"总体视野下的"农民"。这种观念结构背景,导致80年代的"农民"形象成为落后文化的代名词,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物。这种"农民"观影响了80年代人们的文学史意识。  相似文献   

12.
裕固族民间故事《神箭手射雁》,貌似戏剧性的爱情故事,实则不然。借用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分析法,不难发现:"惩恶扬善"是这则故事的核心主题,"善-恶"二元对立是其深层结构。这种对立在裕固族民间文学中十分突出,形成了裕固族民间文学"善-恶"对立的基本叙事结构。究其原因,既与裕固族长期信仰佛教相关,也与讲述人"以善为美"的审美理想紧密相连。为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完成善-恶叙事,叙述者又不断借用巧合、对比等多种具体叙事技法。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主义对于电影分析意义重大。采用结构主义的叙事风格,通过对电影《哈利·波特》中的各种"二元对立"要素的解读,从而了解到情节发展的动因,进而挖掘出电影的深层结构,旨在重新审视其主题,为哈利波特这部电影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周啸虹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二元对立特色,异于抑恶扬善的传统道德小说,体现出其在离乱时代中以二元对立明道、定分的企图。其二元对立的书写范式,塑造出在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姿态和方式,而当对立格局无法继续包容紧张与裂痕时,遂在对立格局中进行若干转化,重新达到二元世界的结构性平衡。  相似文献   

15.
赵妍 《海外英语》2012,(17):222-223,232
《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中,存在三组解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佩内洛普自我牺牲的浪漫主义之对于科里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的对立和服从;作为社会中心地位的南基恩广场住宅对佛蒙特老农庄的对立和消解;而情节的二元对立则主要体现在道德的崛起只能在财富的没落时才能获得。豪威尔斯在《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中对现实主义复杂的态度,既体现了他极力推崇的"微笑式的"现实主义,又反映出他对人情淡漠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失望不已。  相似文献   

16.
译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历来就是翻译中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二者经常体现为主现与客观、意译与直译、归化与并化等的二元对立。也有学者试图把这种二元对立辩证统一起来,但是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到底如何统一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文章尝试利用主体间性来统一这种对立的观念。并提出两种途径来实现译者与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即价值无涉与文化移情,并把这两种途径落实到译者的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就为译者如何努力扮演好译者的角色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印度之行》是E. M.福斯特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他们大都从小说的主题意蕴、艺术特征、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采用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通过种族对立、性别对立和宗教对立,来剖析个人关系、国家关系以及宗教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而肯定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异乡客》是爱尔兰的短篇小说大师弗兰克.奥康纳的经典之作。本文将试图探讨小说中的二元对立现象以及由死亡带来的二元消解,从而阐释备受煎熬的个体在面临世界无意义时所体味的荒诞和虚无。  相似文献   

19.
《野餐》是威廉·英奇最优秀的作品。文章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策略,分析剧本中出现的三组二元对立项——男性与女性、浪漫与现实、留下与追寻探讨剧作家的悲剧意识,揭示了英奇本人对命运和婚姻诸问题的悲剧透视及哲理思索。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经济具有内在一体性,道德内生于经济并具有不容忽视的经济价值。二元思维将道德与经济对立,导致道德的经济价值被遮蔽,道德乱象丛生。审视二元思维下道德与经济的对立,厘清道德的非独立性存在样态,明晰道德与经济的内在一体性,是确立市场经济道德法则,走出当前经济领域道德困境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