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两汉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秦两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两汉时期产生的典籍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后代作家和作品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时期典籍的影响。因而,学生学习、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的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的策略主要有:阅读先秦两汉时期的史书、善于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师友间相互切磋交流、关注新出土文献资料、选一典籍精熟之等。  相似文献   

2.
<正>姚圣良博士在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两汉民间信仰与文学研究"(14BZW042)。民间信仰虽悖于正统文化,但对文学艺术却有促进作用。本课题研究以文人信仰世界为中心,着力探讨先秦两汉民间信仰、文人与文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突出作家的思想意识与艺术构思,注重从文学艺术生成层面剖析民间信仰对先秦两汉文学的影响;从文人心态切入,通过比较、分析民间信仰与儒道正统思想对作家人生观的不同影响,揭示先秦两汉文学的浪漫特征及其形成  相似文献   

3.
2018年12月1日~12月2日,在中国广东珠海召开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这是先秦两汉学术研究的又一高峰论坛。会议共提交论文42篇,涉及先秦诸子思想内涵的再探究、先秦两汉制度观念文体以及文学现象的解读、出土文献与金石画像的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元典分析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包容性和实用性,体现了精益求精、扎实创新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2018年12月1日~12月2日,在中国广东珠海召开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这是先秦两汉学术研究的又一高峰论坛。会议共提交论文42篇,涉及先秦诸子思想内涵的再探究、先秦两汉制度观念文体以及文学现象的解读、出土文献与金石画像的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元典分析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包容性和实用性,体现了精益求精、扎实创新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5.
屈原及其作品在两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及评论中都留有痕迹.本文从屈原作品时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不同阶段评论者对屈原作品的评论两方面探讨两汉文学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一文是1999年出版的我的同名专著的前言.这本著作的内容其实可以称为"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史".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读研究生时,就专心于<春秋左传>的研读,毕业论文是<左传人物形象论>,并完成了80万字的<春秋左传直解>一书.从<左传>人手,又研读了<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籍.这样,对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1995年,正好广西师大出版社要编写一套以文体分类的文学史,约我写史传文学部分,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问世,也就有了这篇前言.  相似文献   

7.
贾谊《吊屈原赋》首用骚体哀悼屈原,其创作模式影响了两汉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从自我的政治遭遇出发,与屈原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共鸣;他首吊屈原,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历时性的文学阐释,开创了后世作家"吊屈"创作主题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李建中教授的《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 1 998年版 )是作者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书在民族心灵史与古代文学史的双重背景下 ,追寻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 ,演绎魏晋人格的诗性建构。作者指出 :魏晋文学是魏晋人格的精神投射与诗性显现 ,魏晋人格是魏晋文学永远的神韵与不死的魂灵 ,艺术的人格化与人格的艺术化 ,构成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的相生相济 ,并最终铸成魏晋文学与人格的永恒魅力。古典文学界的著名学者钱仲联、章培恒、王钟陵等 ,对是书均给予很高的评价 ,《文学评论》副总编胡明研究员在“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9.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10.
从《离骚》看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11.
《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并在生死、出处、狂慎、静躁等不同层面,以《庄子》人格精神化解心理焦虑,塑造出既有悲剧意识又有超脱精神、既一往情深又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作为魏晋文学之人格魅力的精神之源,《庄子》人格理想在两个方面对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庄子》人格精神成为魏晋文学之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二是《庄子》人格理想的主要特征构成魏晋人格诗性建构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12.
林云铭是清初著名的楚辞学家,他高度赞扬了屈原的人格精神,对屈原这一"千古奇忠"之人极度仰慕。他把对屈原的全部情感倾注到了《楚辞灯》一书中,历时近四十年,完成了这部在《楚辞》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贯具有对政治中心的永恒向往和拯济天下的志向,这一特点在文学尚未独立的先秦两汉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这一时代的士人几乎所有的著述都围绕着“政治”这一主题。刘向编撰《说苑》,是把其当作“谏书”使用的,始终抱着一种“昧死以进谏”的心态。深刻的社会背景,具有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以及深受屈原精神的影响等,当是刘向产生如此心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学、文章、文辞,古今含义是不同的。 先秦时期,文学泛指古代典籍。孔子因材施教,把弟子按专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述而》:“文学:子游,子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文谓《诗》、《书》六艺之文”。邢昺也说:“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诗》属文学著作,《书》属学术著作。由此可见,当时“文学”这个概念包括文学和学术,而文章则指今天所说的文学著作,博学则指今天所说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
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文学作品,折射出特殊的生命境况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和人格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很多贬谪文学,其中最具特点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文章。这些先贤大儒努力以"乐"诠释人生,直面政治生活的挫折,在各自的贬谪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屈原的《离骚》是不朽的世界名著,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拥有二千五百多字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诗歌,向来为人们所传诵.特别是其中的三次浪漫式的遨游,给《离骚》增添了诡奇绚丽的光彩,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是先秦浪漫主义文学的菁华.它不仅深化了《离骚》的主题,而且突现出诗人的性格,是这篇长诗中极其光辉的重要部分.为了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先把屈原的生平和《离骚》的主题作一极其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发展史上,传承因袭是促进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屈原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独具魅力的作品,赢得了有汉一代作家的纷纷追慕,形成“屈原情结”。“屈原情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两汉文学的发展,对后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体裁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为主(先秦两汉部分),将其训诂可疑之处加以讨论、说明,得出该部分大致存在三大训诂问题,即词义不明、语法不通和句读不明。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第一部个人诗歌总集的《楚辞》,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伟大诗人屈原的慊谦爱国之心;另一方面充斥着大量神话影子和神游景象也揭开了早期先民图腾崇拜的影子。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志提供了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图书的成熟情况,但在收书如此浩瀚的巨著中,独诗赋略较其余几略显得暗淡无光,其中的"诗赋略"在没有小序又夹杂种种疑问,而后世所说《楚辞》的踪影也无迹可寻,这给研究《楚辞》者带来诸多困惑。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探讨汉志"诗赋略"中的"屈原赋之属",得出今本《楚辞》并非选自"屈原赋之属"但其编纂者确为刘向无疑。  相似文献   

20.
就运用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己固有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和传统研究手法来从事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第三阶段是兼取中西理论和方法之所长,以中国自己的现代理论、方法、体系来进行研究。杨兴华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体现着古代文学研究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总体趋向,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