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小说以主人公皮普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皮普远大前程破灭的整个过程。以荣格的阿妮玛原型理论来分析皮普的整个人生中的阿妮玛原型及其发展过程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主人公皮普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其坎坷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中通过对男主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幻灭过程的描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与险恶。分析〈远大前程)这部小说中的四位女性人物对皮普的性格发展的影响,对于揭示皮普远大前程的破灭与这四位女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描述了男主人公皮普"远大前程"破灭的整个过程.狄更斯在塑造皮普这一人物形象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潜意识,使整个小说充满自传色彩.运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来分析狄更斯<远大前程>的创作,对进一步认识小说中所展示的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和奢侈腐化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1):10-1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小说,但是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艾米丽·勃朗特更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双重的性格,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情作品,讲述了凯瑟琳小姐一直在林顿的富裕、虚荣和西斯克利夫给她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中徘徊;西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用极端的方式复仇,在爱与恨中徘徊。本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5.
一朵凋落的带刺玫瑰——试论《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美丽、善良而又坚强,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极力压抑自己的个性与情感,忍受着社会对她的歧视与惩罚,默默承受上帝赐予她的赎罪使命,最终达到了性格的"完善",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同时也使之在性格上沉沦。  相似文献   

6.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远大前程》是他创作于晚期的一部优秀著作,也是其主要三部成长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以第一人称细致地叙述了主人公皮普的成长经历和思想逐渐成熟过程,以此启发现在的人们在实现个人的远大前程中,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远大前程》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生动地刻画了代表着英国底层阶级的主人公皮普对远大前程脱离困境的一种渴望和所历经的磨难。小说中的乔是不可缺少的次要人物,他出现的安排对小说中主人公的丰满成长有着至  相似文献   

8.
哈代小说的女性形象以其矛盾性格和不幸命运已在批评界反复被人提起,《心烦意乱的传道士》同样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莉萨一方面纯朴善良,向往自由生活,追求人格独立,具有叛逆精神。但另一方面,她又在暗中参与走私贩卖私酒的交易,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另类"新女性。哈代同情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压抑的生存处境,同时又保留了某些男权意识和价值取向,冲破男权传统樊篱的女性最终走不了多远,体现了哈代女性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孔乙己和他的长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已是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主人公。小说通过对孔乙己遭遇的描述,揭露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戕害,抨击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作者既对孔乙己的迂腐麻木、懒惰、自命清高给予了批判,同时又对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寄予了同情。  相似文献   

10.
葛美英 《天中学刊》2013,28(5):52-55
性格决定命运。路遥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虽身处于落后艰苦的农村却渴望城市文明与知识理性的农村青年,抑或是善良纯朴真诚的乡下姑娘。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感情和事业道路上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也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命运。路遥用"平民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及命运,然而在整个写作思潮向"高、大、全"方向发展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一套路,这与路遥的人生经历与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恒中篇小说《虚证》中郭普云的人生悲剧有着不可忽略的精神根源,他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和恋爱中的创伤性体验都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造成了他人格的失衡,从自责—自我否定—自杀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透视出他的精神和心理从生迈向死的沉重轨迹。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德性,而德性的萌发和教化始自家庭,家庭是人伦关系的基石。从这一视角来看,由于缺乏健全的家庭人伦关系,由无性生殖的克隆人往往无法形成确定的自我角色认同,这势必会影响其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的培育,最终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克隆人技术对儒家传统伦理秩序的深层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人格意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在传统士大夫中具有典型意义。其人格意识经过了进取、逍遥、审美三个层面的调适,这种调适表现出苏轼对文化人格的孜孜追求,凤翔、黄州、岭海等不同时期的诗文清楚地昭示出其人格调适和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的主旨并不只是表现人性的扭曲和复归;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异化表现,作家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借天堂和人间的两种不同结局向读者预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的命运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但具体到哪一种形式和结局,却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即性格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15.
《洛丽塔》中亨伯特的“本我”如此强大以致不能从中摆脱出来。同时,他在尽力维护他的“自我”。他的不可抑制的“本我”导致了他最后致命性的毁灭,他的“超我”也最后崩溃了。只有“本我”、“自我”、“超我”保持平衡,个性才能得到正常发展,人格才能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势的变化与年岁的增长,曹操的理想经历了由郡太守、到征西将军、再到治国天平下贤宰的三个发展阶段。对理想国的描绘与对理想人格的准则,展望了曹操理想主义者的性格特点。曹操名义上对汉朝的臣服,其实是对自己理想人格的忠贞不渝。  相似文献   

17.
与历史上的众多诗人相比,李白具有浓郁的童心,正是因为这颗鲜活的童心,李白的诗才在一代代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播下一颗诗的种子和一份美好的情感。理解李白诗歌,不能离开童心,对李白的鲜明个性和立身处世,同样不可或缺。童心,是解读李白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在《诏策》《章表》《章句》等九个篇目中十次论及曹操,对于有关曹操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家世、人品、文论思想、与文学之关系、诗文的表现等都有涉及。其中借评价陈琳檄文对曹操家世、人品的描述,平理若衡,值得肯定。另外,因《文心雕龙》之性质,并未对曹操作品作艺术上之品鉴,而无论《诏策》当指事而语、《章表》勿得浮华,或论赋嫌于积韵、弗好兮字入句,或对创作主体之强调才、学相辅,并无负面指责贬抑之语,虽未成体系,但所言大抵中肯,保存了中古时期关于曹操的不少珍贵资料,为今人提供了值得信赖的史料。  相似文献   

19.
关注文品和人品的统一,是王船山在《姜斋诗话》里的一个显眼的视点。诸如对诗歌的风格关联诗人的人格、诗文写作不能向“门庭”求助“支借”、诗人称号凭实绩而不靠自封、科学考场无法考出好的文品,以及诗歌应该表达民众哀乐之情等等问题的阐释,都闪现出王船山的人格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