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其福 《文教资料》2008,(4):115-116
近年来,许多青年学者在反本质主义思维的主导下,大都改变了文学理论教材的理论架构和言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固有的文学观念与当下的文学经验之间的裂缝.但新编教材没能处理好文学理论的教材体系和文艺学的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们往往倾向于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借鉴和转化,忽视学生本土的现实的文学经验.其二,它们往往热衷于对某些文学理论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探讨,而不注重文学理论知识的完整呈现.这与文学理论作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的知识建构凸显"本质诉求",同时在其理论言述的自然逻辑发展中,以"透视主义"相制衡,显示出了超越"本质主义"的努力。20世纪60年代之后,文化理论(研究)凸显出强烈的"反本质主义"诉求,但因为"本质主义"以退为进的未来许诺姿态(因果倒置),最终"反本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自行解构的困境中而流于一种"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3.
受西方反本质主义文化思潮影响,当下《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呈现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倾向。反本质主义固然有一定反独断的学术意义,但作为有重要意识形态引导意义的通用教材建设,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的思考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主流学术价值。系统本质观是一种能够协调反本质主义合理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观,对《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百年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文学本质主义的思想倾向。1960年代的文论教材做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努力,1980、1990年代的文论教材以审美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置换意识形态论,但都并没有突破文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新世纪以来的新锐文论教材打出了反本质主义的旗号,却没能找到反本质主义之后文论教材建设的康庄之路。以文学存在方式代替文学本质作为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中的基本文学观念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文学理论教材的理论变革和模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学理论教材的理论突破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审美性的回归两方面,其整体风貌,包括编写体例、学观念、研究视角、理论指向、学术视野、学术语言等,发生了显转换。  相似文献   

6.
本将学理论教材分为意识形态本性论、形式主义、以问题为中心、化论四种影响较大的模式,认为学理论教材需要对学活动中的诸多因素做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从而架构一个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和师生对话的平台,因此问题意识、开放式与层次性应当成为学理论教材理念设定与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学学科的发展中,文学理论教材作为文艺学思想转化及传播的文本形式,在中国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材是经过反复研究的历史积淀,是普遍达成共识的学科的精华,代表着学科的主流。新时期之初,指“新时期”的第一个阶段(1978年-1984年),即,从“文革”十年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六年时间,这期间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体现出如下时代特色:第一,由于“解放思想”的渗透,抛开了对政治话语的依附,在文学理论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开始复苏,使得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中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得到真正关注。第二,在思想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文学理论界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典型”、“形象思维”和“共同美”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反映在文论教材的编写上,主要是从狭隘的、机械的反映论走向能动的、审美的反映论。第三,对西方文论思想的借鉴也大有收获,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结构框架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教材建设本身带有浓重的过渡时期的色彩,与新时期开放的文学语境不大和谐。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相伴,文艺学的学科建制已存在大约一百年的历史了.但是近几年,关于文学理论的合法性的争论此起彼伏,似乎文学理论在当代面临了生存的危机.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文学理论新教材的编写又是如火如荼,很多新的教材不断出现,令人应接不暇.这些情况反映了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反思的悖论.  相似文献   

9.
本质主义的文学本体观念是制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主要瓶颈。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文论研究为克服文学本质主义,为确立文学存在方式的文学本体观念开辟了道路。中国当代文论教材中存在着文学本质与文学存在方式并置带来的文论知识体系两层皮的缺陷。在文论教材编写中确立文学存在方式的文学本体观念,是中国当代文论教材改革和建设首先应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艺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模仿、探索几个时期,对艺学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教科书的僵化框架难以突破,马列论、中国古典论、西方论三个体系在学理上无法真正调和。要纠正艺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适当引入后现代思想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学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章指出了《学理论教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婷婷 《考试周刊》2015,(14):42-43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场所,在语文课堂上强调阅读主体意识培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认识阅读主体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语文课堂上学生阅读主体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以其涵涌澎湃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增强前瞻意识、阵地意识、竞争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是在全球文化演进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追求相一致,是中国不同时代知识分子不断努力创造的结果.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民国时期、共和国前期、改革开放以来和21世纪初期,在努力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同时,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色.这四个时期的理论建构和教材编写,有前后的继承性和差异性,各有特色,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都为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本土化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经过反本质主义的解构之后,也应该有所建构,不应像反本质主义者那样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应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建构,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并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文学理论教材,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即80年代文论教材的编写呈现出在承继中发展的特点,而90年代以来的教材则体现出在发展中更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教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核心.上海金山等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就遵循这一办学指导思想,并取得了成效.他们的经验对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经过了1950年以前的萌芽期、50到70年代的过渡期,80年代以来逐步走向自觉。50年代以前,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主体性几乎淹没在大陆理论批评的大潮中,大陆性较强;50年代到70年代的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边缘处境,关于大陆新文学的理论批评占主导,到70年代后期才逐步开始重视本土文学的批评和理论上的探索;80、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香港性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9.
教育优先发展,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教育发展,还需要教育自身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曾有人对物理这门学科做过这样的解释:物理不只是图表和数据的代名词,它还能带给你很多更珍贵的东西,比如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再或者人生的哲学和人生的道路等.我确认,这是我听到的对物理这门学科价值观的最好诠释,现代人们对物理科学的重要性已有了一个全面统一的认识,它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应用价值、思想教育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