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秀才会餐     
孙秀才、姜秀才、黄秀才和秦秀才,一起到饭馆去喝酒。四位秀才走进饭馆,要了八个菜、两瓶酒。酒菜上齐,孙秀才说:“三位老弟,咱今天要立个规矩,各人用自己的姓氏开头,后面带一句俗话,要与菜有联系。说到哪些菜,谁就吃哪些菜。要是说不出来,就不能吃,还要付酒菜钱。你们看怎么样?”孙秀才的提议,其余三人都点头同意。原来,这四位秀才都是爱占便宜的人,他们都想把最好的菜吃上一肚子,然后让别人来付钱。姓姜的秀才赶忙抢在前头说:“我姓姜,姜太公钓鱼。”说完,便把那盘大鲤鱼放到自己的面前。黄秀才生怕落了后,第二个接上了话:“我姓黄,黄鼠狼…  相似文献   

2.
很早以前,有一位巴依经常买了东西不付钱。阿凡提开了一家饭馆。有一天,巴依来到饭馆里吃饭,他要了一桌好酒好菜,饱饱地吃了一顿后,不付钱就要走。阿凡提一把拉住巴依说:“你还没付钱呢!”巴依以为阿凡提很笨,不会算数学题,他就拿出了一个金元宝说:“我给你出一道数学题,只  相似文献   

3.
秀才请客     
从前,有个姓孙的秀才,爱占小便宜,他在大街上碰见了姜、黄、秦三位老朋友。久别重逢分外喜悦。四人决定到酒馆里共进午餐。可是由谁来请客呢?原来这四个人都爱占小便宜。这时孙秀才提出一个建议,他说:“我们四个人在酒席上用自己的姓做句子的开头,各自说一句俗语,谁能与小菜或盆数对上号,谁先下筷。说不出来对不上的就付钱。”大家齐声赞同。“我先来吧。”这时,姓姜的清了清喉咙,首先开口:“我姓姜,姜太公钓鱼。”说完用筷子挟起一条全鱼往自己桌前一放。众人没有什么可说。  相似文献   

4.
正几个人在一个桌上吃饭,她是我带去的朋友。服务员把菜单给她,她要递给我,我说你先点,结果她噼里啪啦把一桌人的菜都点了。点完她也没问我们行不行,菜上来,发现每个菜都辣,一个正在口腔溃疡的老兄吃得龇牙咧嘴。回去的路上,她说小羊姐,我是不是情商低得没救了,怎么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一个吹短笛的人,他会施魔法。那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谁都熟悉。故事里说。有一座城市.老鼠泛滥成灾,一个吹笛子的小伙子用他悠扬的笛声把所有的老鼠部引到河里淹死了。后来市长却不愿意付钱给他.他一气之下.又吹起了笛子,这下才热闹呢,把城里的儿童全带跑了。  相似文献   

6.
陈璧耀 《中文自修》2023,(11):60-61
<正>据说有母亲教孩子写“■(cuàn)”姓教到崩溃。说崩溃当然只是夸张,但一年级小朋友要把这个30画的姓写在方格里,确实有相当难度。我们每个人都有姓,你的姓难写吗?是不是可以简写?另外,你是否知道,你的“姓”来自哪里?你最早的祖先又是谁?以下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人人都有的姓氏。  相似文献   

7.
锅里出银元     
一天,刘志丹带着红军的一个支队,到了一个村庄。村里的人见有军队来了,都跑到山上躲了起来。刘志丹同志对战士们说:“我们一定要遵守纪律。做饭用了老百姓的东西,都要记好,走时,一定要付钱。”刘志丹和战士们一起挑水、烧火,忙了一阵子,不一会儿烟囱都冒起了炊烟。 老百姓躲在山上、山沟里,伸出头来探望,唉声叹气,惦记着家里的东西。刘志丹带着队伍走了,老百姓跑回来,一进村见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扫得干干净净,大家都嚷了起来,真奇怪呀,怎么军队还给老百姓打扫院子呀? 这时,一位姓王的老大娘从家里跑出来,边跑边说:“真是稀奇呀!我从锅里捞出两…  相似文献   

8.
美国水牛城有一家名叫丹尼斯的餐馆,在每个餐桌上都放着一只液晶小钟,计算顾客从叫饭到拿到菜的时间,餐馆规定有些菜必须在10分钟内做出,否则顾客吃后不付钱.餐馆认认真真执行这一规定,从不食言.此招果然赢得了顾客的青睐,餐馆每日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9.
买香蕉时才发现忘带钱包,我同老板商量,先把香蕉给我,明天付钱。老板一脸狐疑。我说我不付钱,你损失的是几十元而我损失的是好运气!老板笑了,二话没说把一串黄灿灿的香蕉丢给了我。我只觉得包里提着的是一份喜滋滋的信任!返家路上又想吃蛋糕,便走进食品店,才又想起忘带钱包。同一天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可见我有多粗心?于是我用同样方式恳求姑娘把蛋糕给我,明天补钱。姑娘婉言谢绝,说这是国有单位,每晚要结账的。怎么办?回家取钱等于消灭了这份好心情!我无奈地对姑娘说:“你知道吗?一个人想吃又吃不到有多难过?”姑娘笑说是的,同时又入木三分地…  相似文献   

10.
半鲁相请     
鲁、曾、暧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容易写,但是学生真正写起来却容易出错,主要原因是他们常把这几个字中的“日”写成了“目”。我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常帮学生改正,但却避免不了它们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将“风景旧曾谙”抄过默写过几次之后,“曾”字的“日”字底还是会被他们写成“目”字底。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个错误,我特意请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结果学生还是写错了,于是我把错误的字圈出来后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姓曾的和一个姓鲁的读书人,他们平时都喜欢咬文嚼字。一天,姓鲁的对姓曾的说:“曾兄,明天我‘半鲁相请’你到我家。”姓曾的人心想:你是有名的吝啬鬼,你也会请客?于是姓曾的人马上就答应了。第二天,姓曾的人早早就来到鲁家,姓鲁的人请姓曾的人坐在天井上晒太阳,晒了几个小时后,姓曾的人肚子饿了,终于忍不住问姓鲁的人:“鲁兄,你请我来干什么?”姓鲁的人说:“我昨天不是讲清楚了吗?我说‘半鲁相请’,我的‘鲁’字上面是鱼,下面是日,日就是太阳。我是请你享受下面的半鲁,也就是‘日’字,我请你来享受日光浴啊。”姓曾的人听了差点晕倒。当他大汗淋漓地回到家时,他的妻子问他:“你怎么那么热?”姓曾的人说:“鲁兄请我晒了半天太阳,我心里暖空空的。”...  相似文献   

11.
灿烂好心情周美宇买香蕉时才发现忘带钱包,我同老板商量,先把香蕉给我,明天付钱。老板一脸狐疑。我说我不付钱,你损失的是几十元而我损失的是好运气!老板笑了,二话没说把一串黄灿灿的香蕉丢给了我。我只觉得包里提着的是一份喜滋滋的信任!返家路上又想吃蛋糕,便走进食品店,才又想起忘带钱包。同天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可见我有多粗心!于是我用同样方式恳求姑娘把蛋糕给我,明天补钱。姑娘婉言谢绝,说这是国有单位,每晚要结账的。怎么办?回家取钱等于消灭了这份好心情!我无奈地对姑娘说:“你知道吗?一个人想吃又吃不到有多难过?”姑娘笑说是的,同…  相似文献   

12.
取名从前有个财主姓戚,戚继光的戚,生了个儿子,想给儿子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他请来一个老先生,让他给儿子取名,并答应如果名字取得响亮,就给十两银子。老先生给财主的儿子取名“戚东强”,财主一听很满意,但又耍赖说这个名字不响亮、不热闹,不愿付钱。老先生叫财主先把“东强”连说两遍,再将“戚东强”念一遍,让众人评评理。财主念道:“东强、东强,戚东强!”在场的人听了大笑,都说:“这名字里有锣又有鼓,怎么能说不响亮呢?”财主自觉理亏,只得付钱。买酒从前,有个店老板,小气得要命。一次他叫伙计去买酒,不但不给钱,反而说:“听着,没钱买来酒,那才叫会办事!”伙计接过酒瓶,眨了眨眼就走了。不一会儿,伙计回来了,双手恭敬地递给老板一个空酒瓶,说:“老板,请喝酒!”老板大怒,训斥道:“怎么没酒?”伙计笑眯眯地说:“老板息怒,没酒也能喝,那才叫会喝酒呢!”吝啬一天,吝啬王外出购物,忽然想起离家时,忘记把灯吹灭。他便急忙往家跑,走到门前高声呼唤家人:“你把灯吹灭就可以了!大门不必开,免得白磨损门闩儿!”“啊?老爷,你从半路上回家,不是白磨损鞋底吗?”吝啬王用手举着鞋,得意地说:“我早就脱了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古代笑话三则@蔡志玲  相似文献   

13.
脑筋急转弯     
1.问:一个顾客列商店里奚东面,没有付钱就庭了,砉P没有人阻拦他。为什2.同:一个人事着鸡蛋扔石头,鸡蛋为什么发敌7出出答:没娶东面。用不着付残。答:一手拿鸡蛋,一手扔眉头。3.问:小袄把开水倒在脚上却凌二瑟伤,这星蕙么回事7 镶4.问:什么人生来就称王?答:开710是凉的。答:姓“互”的人。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姓氏",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一般人只知道这是家族的名号。至于上古时期的姓和今天的姓有什么区别,早期的"姓"和"氏"有什么不同,恐怕能说清楚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5.
停电的时候     
下课啦!我冲下教学楼,奔进食堂,把头快伸进菜盆里了也没看清有些什么菜。算了!吃个饼子吧,谁叫今天停电呢,那菜里有些什么杂质还不清楚呢!拿起饼子就跑。“小子,回来,还没付钱呢,别乘停电就钻空子,我看得你一清二楚!”一拍脑袋,怎么又忘了付钱呢?不是我心存不轨,确实记性  相似文献   

16.
改姓     
乾隆年间,杭州有个姓谢的人,好吃懒做,整天在邻居家混白食,每次吃完嘴一抹,连声谢谢都不说,就拔腿走人,为此邻居很生气。一天,他又走进邻居家,大吃大喝一番后,就准备起身告辞了。邻居忍不住问道:"你的姓怎么写?"那人愣了一下,随口说道:"言加身加寸不就是‘谢’吗?"邻居摇摇头,说:"不对,应该把中间的‘身’字去掉。"那人被说糊涂了,  相似文献   

17.
朋友     
认识风是在菜市,那天广播里正放着周华健唱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刚要付钱才发现钱包不见了,我只好把菜退给小贩,小贩却不依不饶,说我是有意捉弄他,纵然我有千百万张嘴也说不清,第一次学买菜就碰上这样尴尬的事,看来今天是走不掉了,小贩用力地拉住我的菜篮,要我必须买下那些  相似文献   

18.
蜈蚣买鞋子     
正蜈蚣去买鞋子,蜻蜓一下子拿出了十几双鞋子给他试。蜈蚣说:"我想买一双能放下我所有脚的鞋子。"蜻蜓拿出了一副滑板,蜈蚣把所有的脚都放进去,"哧溜"一下不见了。蜻蜓在后面追着大声喊:"喂,你买的鞋子还没付钱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姓语,可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姓什么?多数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它姓难。但是有一个人,竟夸下海口让100%的孩子喜欢写作,并且敢想敢做地把写作教学这块难啃的骨头啃得津津有味。他,就是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高子阳。和高子阳相识是在2006年夏天,他在昭通市培训讲座上侃侃而谈,我递上了一杯茶水。  相似文献   

20.
钱结     
姓王的小子跑进屋来,屋里只有老许一人,老许晓得他找的是老朱,不理他。姓王的犹豫了片刻,就说:“老许,跟你商量件事。”“什么事?”“借我6块钱。”“做什么?”老许晓得他本来是找老朱借的。“买条裤子。”老许看看,姓王的裤子是破了。想了一想,点头说:“6块钱,有。”“好,我看你原不是小器人。”姓王的高兴了。“慢着。”老许笑笑说:“裤子要不要穿?要。6块钱多不多?不多。不多借你送你都可以,不过这算什么?你是无产阶级革命派,我是三反分子,我借你送你钱,算不算丧失立场?如果都不算,马上拿去。”姓王的脸一灰,悻悻地说:“算了算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