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考过后谨防八种心理疾病 高考过后,考试的成绩、考生的去向,又成为考生、家长和社会热烈议论的话题。有的考生基础扎实,发挥良好,可以如愿以偿地圆大学梦,但也有许多考生考得不那么理想,甚至“失手”。专家指出,要正确和理智地看待高考,不要走极端。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要谨防患上8种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
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很多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与大学失之交臂。有的考生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的考生则是因为在考试中发挥得不够理想,但更多的则是考试技巧方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1 问题提出1999年高考后,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试题难度大,许多考生考得不甚理想,与他们考前练了那么多题,付出那么多辛苦劳动不成正比,开学后有的教师在2000届学生中也进行了同样考试,虽然考得也不理想,但在对两次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被视为"高考入场券"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近日举行,51万余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尽管是学业水平测试,但由于成绩等级与高考直接挂钩,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因而受到考生、家长和学校  相似文献   

5.
家有考生,每个做家长的都多了几分期盼,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但同时又多了几分焦虑:孩子的成绩状况、高考政策、高考信息、填报志愿等,都是家长们必不可少要去关注的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高考的成败。对艺术类考生家长而言,焦虑的事情似乎更多些。孩子除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考试外,还要参加艺术专业考试。很多艺术考生家长要么没时间去关注,要么抓不住方向,结果事倍功半,遗憾终  相似文献   

6.
朱福文 《高中生》2012,(8):16-17
我们不能保证2012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一定会出现本专题中的这些题目或类似的题目,但是这些题目都是高考专家和一线老师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平时的研究、教学经验预测的,比较贴近高考的实际.从往年的高考预测情况来看,考生在考前看看这些题目.对提高高考数学成绩还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本期专题能够启发考生的思维,帮助考生考得高分.  相似文献   

7.
冬丰 《教书育人》2000,(23):35-35
中考、高考在即,考生眼里全是书本,教师心里只有试题,家长更是一个劲地购买强身健脑之类的补品。但过来人都明白,考生实质性的需要,并不是这些“充分必要”的外在准备能有效解决的。 一、千篇一律的“紧箍咒”初三、高三,这是一段非常时期,家长对“小战士”进行重点保护。老师变成了法术高明的魔术师,每天的作业、测验都有新的面孔。 二、挥之不去的考试焦虑 在初三、高三的课堂上,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考得顺,就能超水平发挥。学生们凑在一起谈论时,都会毫不犹豫地把话题引到中、高考成绩等方面来。学习考试成了他们生…  相似文献   

8.
考生在考前和考试中保持最佳应试状态,是获取高分的根本保证。有的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升学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甚至意外落榜;而一些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考试中却考得不错。究其原因,前大多是总复习不得法或缺乏应试技巧。可见掌握科学的应试方法的重要性。那么,在中考前,如何科学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考试,因为考生学习实力、心理状态,及考场的瞬间发挥等因素直接决定着考试的成绩。但高考又不是一个人的考试,还是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如何正确地理解高考,以最佳状态来应对高考,2007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罗宏晟同学的高考访谈也许能够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高考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似乎就尘埃落定。但考生和家长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一道同样重要的人生命题立刻摆在面前——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就如同高考成绩一样,决定着莘莘学子未来接受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和生命质量,可谓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方向性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考生和家长认识不足、思路不清、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走进盲目追逐"热门"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关心孩子发展的家长都会在意孩子的成绩,考得好皆大欢喜,考得不好心情烦闷,孩子和家长都有心理负担。这个时候家长最该做的是什么?如何辨证地看待孩子考试的成败得失,帮助孩子在考试失利后调整心态、找回自信?  相似文献   

12.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总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考生虽是班级学习上的校佼者,却发挥“失常”,取得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有的考生日常学习成绩平平,却“一鸣惊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考生自身情况看,分数上的差距,多少反映了心理素质上的差异。确切地说.临场心理变化对考试结果产生产影响,情绪左右了考试分数。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2,(19):17
蒋极峰在2012年6月4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每年高考前总有一些家长、老师想方设法给考生增补营养,有的让考生服用药物,有的给考生添加营养品,这种做法的初衷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精力充沛,考出高分数,能上理想的大学。殊不知,这种群体性的"超常增补"的做法是否对学生考试有益,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总体看来有些过分且存在风险。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机制。要想改变考生"超常增补"现象的发生,必须从改变应试教育做起,一要正确认识,二要转变观念,三要创新考试。  相似文献   

14.
"考得好,不如志愿填报得好。"多年来考生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因为在以志愿优先按高考分数投档的模式中,一名考生在一个批次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但第一志愿最关键、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考的目的在于能获得衡量考生实际水平的分数,为录取新生提供依据。每年一度的高考作为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历来为考生、考生家长、教师和全社会所普遍关注,这其中最敏感的是考试的分数。在过去的各种传统考试中,人们均采用原始分数报告考生成绩,并以此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所以,考试分数作为选拔人才、评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之友》2005,(7):60-60
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有7次SAT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大学看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因为他们认为:这表明你有这个能力。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得时时惦记着成绩。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  相似文献   

17.
高考是希望,是奋斗,是财富,也可能是遗憾。面对高考,有的考生信心十足、积极阳光,有的会感到压力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如有的考生在高考前表现出自卑、郁闷、紧张、痛苦、患得患失,甚至出汗、头晕、食欲不振、失眠;有的面对家长的期盼、老师的希望,总担心万一考不好对不起他们而感到忧虑,严重的还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有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缺乏应试的策略和技巧,导致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高考心理调适问题已经受到了心理专家、老师、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指导性文章.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的高考心理调适问题,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甚至认为平时成绩好的考生在高考中不会紧张,能够自如地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殊不知,事实并非如此,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由于过度紧张,在高考中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成绩很不理想.在江苏南京市,2003年的高考数学题难倒了一些平时学习不错的考生,一位考生家长给报社打电话说,他儿子平时的数学成绩都在130分左右,相当不错,可考完回来就哭了,后面的6道大题只做了一半,有把握的只有2道题.湖北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考生学习成绩向来不错,多次模考成绩均在600分以上,满怀上名牌大学的希望,没想到在最重要的高考中砸锅了,只考了400多分.  相似文献   

19.
高恒莉 《中学文科》2009,(4):141-142
作文是高考各科中分值最重的一道大题,它放在高考第一科,它的成败关系到考生语文成绩,而且还将影响着余下三科的考试,它对稳定高考全局,对高考胜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文历来被考生、教师和家长重视。考场作文如何获得成功,本人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高考结束意味着中国考生的苦日子可以告一段落,那么韩国学生的"后高考时代"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对于韩国学生来说,高考——"大学修业能力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可以尽情玩乐。高考结束后的几周内,报考重点高校的学生还需继续参加一项考察逻辑能力的"论文"考试。这催生了社会上很多的私立"论文学院"专门传授考生写作技巧,一至两周的课程需花费5000多元人民币,但考生们依然趋之若鹜。论文考试当天,由于一些考生同时报考了多所高校,家长不得不雇佣可灵活穿梭于车流中的"摩的",载着考生们四处赶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