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十年,以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得到高度重视,取得轰轰烈烈的发展,成为媒体研究者的焦点。但是, 以报纸翻版为使命的各类“电子报”、“电子版”、“网络版”、“宽带报纸”等媒体样式,整体上也没有大的变化。即便如此,  相似文献   

2.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数字报刊暨跨媒体出版系统”,不仅可以和报纸印刷出版的正常生产流程无缝整合,而且通过在全流程中引入版面的版本化描述和管控机制支持非正常流程情况的报纸版面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在出现调版,撤版,转版,错版,改版情况下流程中流转的各种版面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很好地适应目前各种报纸日常多变复杂的版面实际生产环境和不同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刚刚辞世的“当代毕舁”王选,展示数字化报纸的风采,浙报集团与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于2月20日正式推出全国首家数字报纸。从这一天开始,读者只要登录浙江在线(www.zjol.com. cn)首页或直接点击zidaily.zjol.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数字报刊暨跨媒体出版系统”,不仅可以和报纸印刷出版的正常生产流程无缝整合;而且通过在全流程中引入版面的版本化描述和管控机制支持非正常流程情况的报纸版面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在出现调版、撤  相似文献   

5.
近来国内媒体出版行业对“网络出版”、“数字出版”、“新媒体”以及“数字媒体”这几个概念的讨论大幅度升温,尽管这些概念已经不是什么新的概念,甚至是存在了十年以上的概念了。业内现在讨论这些概念的初衷各有不同,但不外乎与这样几个背景相关:  相似文献   

6.
郝捷  陈黎 《现代出版》2009,(2):22-26
前,跨媒体出版以充分利用内容资源和打造立体化传播效果的优势,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出版集团的组建,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影视等媒体形式的有效融合。更为跨媒体出版带来了便利。但圆于集团结构弊病的阻碍,跨媒体出版无法真正发挥其优势。本文即以陕西出版集团为例.分析了目前跨媒体出版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内容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跨媒体出版结构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组建跨媒体出版中心来保障战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形势下媒体的竞争,国内媒体纷纷寻求出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佛山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跨媒体合作方面率先走出一步。2005年1月,佛山成立传媒集团。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期刊、音像出版、剧团、网络等众多媒体和化团体,成为一个拥有21亿元资产的跨媒体集团。按佛山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宁的话来说,“跨”,就是聚合力量,将佛山的媒体带进一个高速发展的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报刊图书     
《传媒》2007,(5):74-74
15家报纸与搜狐结成“全国奥运媒体联盟”,中国城市主流媒体联盟起航,《广州日报》数字报纸首开微波“发行”时代,温州发行全国首份收费“数字报纸”,《华夏时报》将转型财经主流媒体,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伦敦分社.[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眼下,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正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传统出版业的领地。新兴媒体的出现,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日趋多样化,冲击着传统的出版模式,使得传统出版业伫立于十字路口,并由此引发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本文将从传统出版业的现状、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方面对传统出版业的转型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01年底,Adobe连同几个公司一起向大家预测了所谓的第三次出版浪潮——泛网络传播。这是根据出版界前十几年以及未来预测的几次大的变化而得出的。第一次是80年代初期的所谓桌面出版的浪潮,由于PC和激光照排机的出现,出现了一次大的革命,我们国家也赶上了这样一次革命,告别了铅与火。  相似文献   

11.
刘杨东 《新闻窗》2006,(4):99-99
随着我国报业集团化和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竞争就是新闻技术手段的竞争,既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又要确保报纸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新闻采编流程的自动化与网络化,以完成新闻媒体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告别纸与笔”。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以下一些主要的方法来确保报纸出版的时间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又到金秋十月,随着日历的轻轻翻过,中国报业将走完意义深远的2006年。今年正式出台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为中国报业的发展思路指明了方向,也为整个行业进行健康、有序的革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与和谐氛围。中国报业如果想在新互联网时代继续保持核心优势而不被其它媒体边缘化,生产流程、经营模式、传播形式和技术装备的统一而有序的突破是报业数字化生存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3.
邓勇 《视听界》2002,(2):66-68
近年来,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在增加版面、提高报纸可读性的同时,纷纷将自己的报纸由黑白向彩色发展,从多方面应对“电子报纸”等新兴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奥运北京”数字报纸,全面介绍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相关资讯及奥运历史等信息,使网民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奥运北京”数字报刊采用图文自动缩放动态网页技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查阅方式。网民读者通过点击电子报版面的图文索引,就能立即浏览钉应的网页内容。“奥运北京”暂定为周刊,每期4个版面,每周四刊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电子报还将及时调整出刊日期及版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7,(10):28-28
<正>在传统报业面临新媒体、新技术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成功建立了"一次生产、多元发布"的全新报业新闻信息综合处理以及跨媒体出版平台,提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思想,推出中国第一张  相似文献   

16.
跨媒体出版是一种以内容的数字化加工为核心,融合多种媒体特征和传播技术所产生的跨终端出版策略,是满足纸媒、光盘、手机、智能阅读器和互联网视频、在线打印等需要的服务性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7.
跨媒体出版的品牌建设不仅能提升出版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媒体拓展,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当前跨媒体出版的品牌建设存在着品牌战略缺失、品牌观念落后、品牌效益低下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分析跨媒体出版中的品牌建设问题,探讨了媒体出版的品牌创新措施,以期对跨媒体出版的品牌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XML与DAM及网络化跨媒体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1世纪知识经济对印刷业的挑战”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已在北京胜利闭幕,但那些精彩的发言依然记忆犹新,值得重温细思,使人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跨媒体出版:概念流程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体业经历了全球范围内的变化.出版者希望其内容能够跨过多种媒体以多种渠道发布,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还希望降低运作成本.跨媒体出版的出现使上述希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整合新闻出版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