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帆 《江西教育》2009,(5):39-41
200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揭露河南濮阳县三中高考舞弊,犹如一颗“炸弹”。震得整个濮阳市站立不稳,晃了几晃。那一年,濮阳教育人抬不起头粒。然而,仅仅是短暂的低潮,濮阳教育就鼓足了精神,一年一个冲天炮。一个比一个放得高,响遍了整个河南省:2007年,本科上线率38.51%,河南省第一;2008年,上线率41.9%,河南省第一。清华、北大录取比例,连续4年河南省第一!河南省一共18个地市,就有12个地市到濮阳取经寻宝。他们想看看,濮阳办教育,到底有什么绝招!濮阳教育,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我国第一大考,是我国组织最为严密的考试,然而每年高考基本上都发生违纪舞弊事件,违纪舞弊的个例更是屡禁不绝,如何有效防范普通高考舞弊一直是教育部门苦苦思考的问题。本文站在高考考务管理工作者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普通高考舞弊成因,提出了通过加强考点标准化建设、统一使用考试用具、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建立考风考纪长效机制等措施防范普通高考舞弊。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9,(8):10-11
今年吉林松原高考集体舞弊事件,较之以前的同类事件,在规模与影响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高考舞弊,无疑打着强烈的产业化、组织化、黑恶化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高考集体舞弊形态,寓示着当前治理高考舞弊正在陷于某种“囚徒困境”——基于高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底线必须治理,然而,现实却始终呈现出治理乏力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高招情报站     
高考舞弊严重者取消高考成绩为加大力度严肃高考考风考纪,教育部规定:以虚报、隐瞒或伪造、涂改有关材料及其他欺诈手段取得考试资格,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取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将由招考部门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或录取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期间吉林省发生的一连串舞弊事件使更多人开始对高考制度反思。部分专家认为,舞弊行为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完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完善制度设计着手,加大舞弊成本,减少舞弊收益,以最大限度维护高考公平。  相似文献   

6.
吉林松原,一个古老的东北小城,因为疯狂的高考舞弊而以一种非常规状态进入大众视野。记者调查发现,吉林松原高考舞弊禁而不绝,不仅出现教师卖作弊器材获利,领导干部子弟被保送等问题,甚至在高考现场出现考生试卷被抢走抄袭的事件。(6月10日《中国青年报》)高考舞弊的疯狂,很大程度上只是社  相似文献   

7.
时下,街头巷尾,广东电白、湖南嘉禾两地高考舞弊事件曝光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参与舞弊者的胆子太大,敢在“高考圣地”上动土;也有人说:广东电白、湖南嘉禾两地高考舞弊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当今社会风气不太纯正的必然产物。如果我们透过这一现象的本身就可以发现: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已经侵入了校园这块圣洁的领土,舞弊的现象不断渗透到各级各类考试,加之对考试舞弊行为打击不力,从而舞弊事件愈演愈烈,直至发生上述两起大规模的高考舞弊。这的确不能不使人们感到震惊,不得不使人们发出“舞弊之风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去年高考,发生在广东电白县的 BP 机舞弊案和湖南嘉禾县大面积舞弊案,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前不久,教育部召开了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考风考纪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显示了国家对打击和扫除考试违纪舞弊丑恶现象、维护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公平、公正的信心和决心。今年高考前夕,震惊全国的电白高考舞弊案终于有了眉目,一审判决已告结束。本刊特约记者目击了庭审和宣判的整个过程,并在这期间采访了部分当事人,发回了这篇《电白高考舞弊案始末》,特刊于此,以飨读者,并警醒那些以身试法者:高考舞弊,国法不容!  相似文献   

9.
高考制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所在,而有关高考制度改革又多是指向"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公众认为"一考定终身"的招录机制,一方面是只会培养考试"机器",而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因高考舞弊、高考加分,导致高考公平受到质疑.高考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大学为何难出大师?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6,(8):11-11
对高考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诚信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之所以把高考舞弊者称为“害群之马”,一是从量上看,每年高考舞弊的人毕竟只是个别——据教育部统计,去年全国高考期间总的违规率不过万分之三点五,舞弊成不了气候;二是从性质看,个别人的舞弊行为社会影响恶劣,败坏学风、风气,必须严惩。  相似文献   

11.
高考复读,是勇敢者的智慧选择!高考复读,是忠于内心、执著理想的有志者的凤凰涅槃、化茧成蝶般的历炼!复读,非勇者不敢踏上此途,非智慧者不能作出此英明决断!——谨以此文献给令人敬佩的高考复读生一、从补习生到复读生高考成绩无论高低,每年都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复读,于是人们习惯称这类学生为复读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考集体舞弊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以博弈论框架分析,高考可以看作是主考机关、学校/教师、考生之间的三方博弈,集体舞弊则是该博弈中学校/教师与考生之间串谋行为的结果。只要我们破坏这种串谋成立的条件,就可以使集体舞弊不能成立,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与遏止集体舞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今年 7月发生在湖南省嘉禾县的高考舞弊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全县 504人参考,舞弊者竟有 203人,占参考总人数的 40%。其舞弊现象之严重,舞弊面积之大,舞弊考生之多,实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所罕见。事件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和当事人分别受到严肃处理: 203名舞弊考生被取消今年的高考资格,该县各类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考点设置资格亦被取消,分管教育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教育局长等责任人均已受到相应处分。   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考试,一直被全国人民视为最公正、最公平、最严格、最认真的考试,是一块纯净的圣地。因其关…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有考试就有舞弊者。当今,高考考场内的舞弊现象依然屡禁不绝,舞弊手段越来越高明。与此同时,考场之外的舞弊手法也是五花八门,诸如冒名顶替上大学、政策加分弄虚作假,换国籍本土“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有考试就有舞弊者。当今,高考考场内的舞弊现象依然屡禁不绝,舞弊手段越来越高明。与此同时,考场之外的舞弊手法也是五花八门,诸如冒名顶替上大学、政策加分弄虚作假、换国籍本土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16.
高考舞弊除了学生自己的原因外,还与考试环境密不可分。从经济主体的利益出发,运用博弈论的模型和方法,构建了两者博弈模型,对博弈方的行为策略与利益得失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净化考试环境,防治高考舞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得清 《陕西教育》2014,(7):115-115
高考舞弊发展到如此严重破坏公平的程度,我们不能只说高考的组织和实施存在制度漏洞,而应该深刻反思组织高考实施过程中人的问题。如果不解决人的问题,即便修补了漏洞.舞弊者仍然会想出办法舞弊。随着高考组织实施制度的日益健全.尤其是随着高科技检测识别技术的运用,近年来各地纷纷采取了指纹识别技术、身份证识别仪等身份识别技术.但是高考替考事件依然不断出现。这说明什么?  相似文献   

18.
考试舞弊本来只与考试本身有关,但是,高考作为连接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历来就对教育和社会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大规模高考舞弊事件的发生,不仅意味着考试本身出现了问题,同时也清楚地折射出在教育和社会的某些方面正预示着某种程度的危机。了解这些危机,有助于从本质的层面认识高考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了,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从高考状元到高考舞弊,包括"高考保姆"、"高考房"、"高考餐"、"高考心理咨询"等在内的高考话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20.
《出国与就业》2008,(8):44-44
6月26日【签证快讯】周四,组团旅游成为近期热点。希望大家抓住这次好的机会!达成梦想!6月25日【签证快讯】针对近期签证特点,签证问答中会集中体现在高考过后,是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多少?为什么不在国内继续上学?6月24日【签证快讯】还是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