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祥的明天     
夕阳映红了西天,放学后的校园显得格外清静。三年级的祥祥最后一个走了出来。一个星期前,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和乡小学张校长商定,六一儿童节那天,选择有代表性的20名学生,送到深圳去,到他们父母打工的城市,让他们与亲人团聚。祥祥被选上了。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他妈妈是个智障人,爷爷已经70多岁。爸爸为了这个家,一直在深圳打工,已经有大半年没回来了。在家里,祥祥是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做许多事情了。  相似文献   

2.
生之悲歌——读李进祥小说集《换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青年作家群中,李进祥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十分丰厚。但几乎每篇堪称佳作。李进祥执意地选择了清水河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来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淳厚的民风及悠久的人文哺育,吸引着李进祥,他几乎是本能地用整个心灵去回忆、感知曾经有过的苦难和沉重。他的小说平淡而不失深刻,温情的笔触刻画了清水河人美好而复杂的性格,那种对乡土的痴恋与悲悯,对人性的洞察与理解,对人的命运的格外关注与不倦的追问,给读者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长久的艺术感动。认真仔细地阅读他的小说文本我们发现:李进祥的小说天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开阔和丰富。  相似文献   

3.
柴静语录     
当年我为什么喜欢阅读?就是因为看到有人写的东西让我觉得很亲切。即使他是百年前的人.是已经故去的人。我也觉得他是我精神上的亲人。虽然我们身处不同时代,但我一直没有点破的东西,他却说出来了。我和他的感受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4.
小祥的语文学得很不理想,最近的一次检测他只得了二十多分,我为此很是担心。可是小祥倒一点儿不急,多年养成的懒散习惯,到了六年级仍不见丝毫改变。每次写作业,组长得催上几遍,他才不紧不慢地打开作业本,写上三五行字。如果稍稍忽略,他马上不见人影。所以,他的作业总要到最后才交,或者干脆偷偷不交。这不,我刚刚教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一会儿的工夫很多学生都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检查到小祥时,他一个字也没背出来。我气不打一处来,本想狠狠说他两句,但想到转差工作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心中的不满很快便被冲淡了。当时我拍…  相似文献   

5.
在布置简单、整洁的办公室里,阳光从玻璃窗照射进来,大家微笑着落座后,我们聊了起来。2006年,一本关于赵麟祥校长的事迹和教育思想的专著——《追寻教育理想的人》出版。我们想知道赵校长的教育理想是什么,这些年他走过了怎样的追寻教育理想之路,近来,他的教育思想有些什么改变。  相似文献   

6.
一位老年朋友告诉我,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多年没见的老同事,高兴地走上前去打招呼。可是那位老同事却退后了几步,一脸茫然地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认出他来。老同事脸土虽然显出高兴的表情,但说话含糊不清,时不时还有口水流出来,走路也不太利落,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老年朋友说:“看到他这样我好难过,当年我们在一起工作多年,还是要好的朋友,这些年不见怎么成这样了?”后来得知,几年前他得了脑梗塞,此后又有几次复发,经过治疗,命虽然保住了,但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丢三落四,动不动还耍耍小孩子脾气。医生的诊断是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7.
1995年,图雅应该是最受欢迎的网络人士,虽然从未现身,但方舟子那帮人谈起他,都是一脸神往。那时候,图雅靠的应该是采吧?后来看到一些当年ACT的旧人旧帖,任意挑一个出来,搁到现在都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相似文献   

8.
我的伙伴     
祥灶是我的好朋友。在我们同龄人中,他是中等个子,很爱说话,嗓门又很大,像高音喇叭似的。祥灶还特别有个性呢!有一次上数学课,曾老师说:“我提一个问题,哪一组同学最先回答对了就能加10分。”老师出题后,我们组的镇漳最先回答对了,老师给我们第三小组加了10分。祥灶看见我们组加了分,就得意地叫了起来:“加10分,太差了!”说着,还踩到凳子上,乱舞了几下。这时,曾老师说:“第三小组的纪律不好,扣10分!”刚刚争来的10分,又被扣去了,真可惜。我们组的同学都怪祥灶道:“这个坏灶,真讨厌!”可 他不但不知错,反而若无其事地说:“有…  相似文献   

9.
时间最珍贵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地长大了。回忆小时,从母体中出来的一声啼哭,从母亲教我们走路、说话,从幼儿园的生活,从小学一年级读书开始……想起当年我便产生一种眷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艾青亲身经历的国家的不幸和个人的苦难,他所保留的诗人的良知,他所意识到的诗人的职责,决定了他归来后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思辨色彩。当下,距艾青所处的拨乱反正的时代已过去了30年。许多年轻人读到(《在浪尖坳等诗作中的落实政策的呼唤,已很难再激起如当年读者那样强烈的共鸣。这在让我们为艾青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未能超越他20世纪30年代曾达到的高度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把伦理的内涵通过诗的审美评价表现出来,把美与善统一起来,从而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诗歌伦理。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杨克祥似乎是二者兼而有之:既乐山也乐水。在杨克祥的小说创作中,不是写山就是写水,写山野村夫,写水上船夫……可以说,离开了山山水水,就没有了杨克祥的创作,也就没有了作家杨克祥。值得注意的只是,杨克祥之乐山乐水似乎并非为了求仁求智,因为他在作品中从不提仁义礼智之类,其笔下的人物既难见刘备之类的仁,  相似文献   

12.
刘湘子 《师道》2003,(11):4-5
17年前,他的选择曾遭到人们的不解和猜测;17年后,当初的选择带给他成就和荣誉;17年中,他走过了怎样的非常之旅?时过境迁,他又如何看待当年的理想抉择?吴奇修,一个当年的高考状元,一个现实中的北大毕业的村官,让我们走近他,去感受他那一个北大高材生的村官选择中所折射出来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六大代表中,36岁的吴奇修再次被媒体聚焦。吴奇修是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党总支书记,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7年自愿放弃留京指标回乡,只为心中一张蓝图:“把家乡建设得像广州、温州的农村一样”。1995年至今,7年时间,28家企业,蓝图上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3.
绘画活动结束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整整齐齐地贴在墙裙上,孩子们兴奋地欣赏着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我也为孩子们的进步而感到无比欣慰。咦?怎么少了一幅作品。我的目光迅速地扫视了一遍整个教室。只见祥祥小朋友正趴在桌子上折飞机(祥祥的画一直是不怎么好的)。我走过去大喊了一声:“祥祥,你怎么把画折成飞机了!老师不是要你把画贴在墙上的吗?”我边说边生气地将他的作品揉皱后扔到了盛废纸的塑料筐里。我本想再批评他几句,但这时祥祥却低着头走到废纸筐前捡起了那个纸团。只见他抬起头时,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老师,你从来都不喜欢我的画,贴上去…  相似文献   

14.
余海 《考试周刊》2011,(64):209-210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年幼的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使孩子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这是工作中给我触动最大的一点。 [案例回放](一)新学期开始.我很快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男孩子——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老师一靠近,他全身就会紧张,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做任何事都特别小心翼翼。看到这样的孩子,我记在了心里。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对手     
祥是我初中时的同学,斯斯文文的,长得有点儿像吴奇隆。虽说我们在同一个班,却形同陌路,我和他说过的话屈指可数。那时,我是学习委员,而祥什么都不是,  相似文献   

16.
陈维英 《班主任》2002,(10):25-25
三年前,我接的班里有一名单亲家庭的学生,名叫小祥。由于父母离婚,他从六岁起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是一个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的无业游民,还有喝酒、赌博的嗜好。他靠父亲摸虾度日,可以说温饱都成可题。由于父亲对母亲怨恨,不允许母亲看望小祥。母亲想念小祥只好偷偷到学校看望。小祥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读到了三年级。他孤独自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我们永远怀念您史维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一代伟人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我们高校的广大教师无限悲痛。他在教育战线上的丰功伟绩我们将永远铭记心头。小平同志复出后,首先在文教这个“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拨乱反正,使我国教育事业迅速...  相似文献   

18.
吴文藻传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文藻传略林耀华,陈永龄,王庆仁在中国民族学发展史上,吴文藻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在学术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整个民族学事业的发展和培养人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认为把他的一生写出来,不仅是对他的一种纪念,而且对我们研...  相似文献   

19.
民办教师     
不知这篇文章伏广宝先生能否读到,如若能,就算我与他的一次长谈吧 !  伏广宝先生一脱下军装就来到了我村完小。现在回想起来,他的知识并不算渊博。许多难题,都是和我们一起算出来的,有时甚至是我们几个“尖子生”教会他的。但是,他有一颗爱心。课堂上,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课下,我们围着他,听他讲军营故事,他和我们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排节目、攻难题,我们一直把他当作大朋友。许多教育理论,他并不“懂”,什么尝试教学、分组教学、个性教育、合作学习……他没有阅读过。但在实践中,他都运用了,如他率先在班…  相似文献   

20.
小祥是初三的学生,平时做事很高调,也很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最近他跟随父母到了新的城市,进入了新的学校后,小祥却很不开心。转学前,小祥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很多时候,老师对他张扬的个性也很包容。可是,到了新的环境,小祥却没有这个待遇了,于是麻烦自然就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