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趣史夜讀     
祁黄羊荐贤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品行高尚的大夫,名叫祁黄羊。一天,晋平公召见祁黄羊,向他询问道:“眼下,南阳县缺个县令,祁大夫你看派谁担当这个职务比较合适呢?”祁黄羊略略考虑了一会,便回答说:“解狐一定能很好地胜任此职。”晋平公似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将信将疑地反同道:“你说是解狐吗?”祁黄羊说:“是的!”晋平公非常惊讶地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们平日见面,彼此几乎连个招呼都不打,你怎么竟能推荐他到南阳这样重要的地方做官呢?”祁黄羊大度地笑了笑,说:“大王您  相似文献   

2.
国家利益     
<正>祈奚救人不图报恩,叔向被救"知恩不报"。这看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是,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其实,任何朝代,任何时候,如果人人都能像祈奚和叔向这样,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兴旺发达!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名叫叔向。叔向辅佐过晋悼(dào)公、晋平公和晋昭公三代国君,还做过晋平公的老师。可是,让叔向想不到的是自己差一点被晋平公处死。  相似文献   

3.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晋语八》。叔向是晋国的大夫,晋悼公时被召为太子彪的傅,晋平公时任太傅。他“习于春秋”(《国语·晋语七》),“挟君辅政”(刘向《战国策叙录》),使晋国在当时仍保持了在诸侯中的相对优势,是个有识见和有一定作为的政治家。晋悼公、平公之世(BC572——BC532),已是春秋末叶,整个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急剧变化之际,不但各诸侯  相似文献   

4.
大公无私     
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县缺少一个县令。于是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适合担任这个职务。晋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你的仇人呢?”祁黄羊回答道:“解狐可以胜任。”晋平公也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出任军中尉一职。结果祁午也不负祁黄羊所望,干得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5.
晋平公时期,南阳这个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胜任这个官职?”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官合  相似文献   

6.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自己年老了。”师旷说:“怎么不点亮蜡烛呢!”晋平公说:“哪里有做大臣的对他的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  相似文献   

7.
节选文段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盲臣"。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三分之一》是邓拓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引用了刘向《说苑》中师旷劝晋平公学习的材料,作者分析说:“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邓拓的出发点是好  相似文献   

9.
师旷,姓师,名旷,字子野,冀州南和(今河北邢台东)人,是春秋时代晋国的乐师。其生卒不可考,大约与晋平公(前五五七——前五三二在位)同时代,略早于孔子。他是个盲人,故自称盲臣或瞑臣,辨音能力很强,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神奇秘谱》中有《阳春》、《白雪》、《玄默》三操,据说均为师旷所作。另外,著有《禽经》传于世。  相似文献   

10.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平,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总还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尤其是鲁僖公初年,各方利益与矛盾相互叠加,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晋国假途灭虢,其国力迅速强大起来,同时与秦国结好;而楚国也是蠢蠢欲动,意欲染指中原;与此同时,周王室国力更加衰微。昭陵之盟后,面对日益强大的晋国以及野心勃勃的楚国,齐国该如何进一步奠定自己霸主的基业?试以鲁僖公元年到鲁僖公八年间的史实为依据,以齐国将郑国变为自己的附属盟国为中心,探析齐桓公过人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晋厉公     
晋君州蒲死后被谥为“厉公”,是不公允的。事实上,晋厉公在位时,改变了晋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在国内也有力地抑制了卿族势力的发展,为晋国的强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晋献公是春秋晋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只要对晋国历史做深一步的考察、分析,就不难看出,由晋献公开始创立的晋制,在春秋时期整个晋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对于“献公晋制”,史学界一般认为:它废除了宗法分封制,在晋国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推动了历史前进。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一制度沉重打击了宗法分封制,但没有能在晋国建立中央集权制。而且,此制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可以说晋国的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也与此制有关。下面针对这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大公无私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5.
晋国立国六百余年间的多次内乱,可分作前后两个阶段考察,前期的内乱迫使文侯、献公、文公等君不断改革,使晋国成为北方的强国。后期的内乱,致使私家势力膨胀,最终导致了晋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6.
数典忘祖     
数、动词,数着。典,典章制度。语出《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天子问他,晋国为什么没有器物贡献;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王室的赏赐,哪里有器物来贡献。于是,周天子一一举出晋国受赏之事,责问籍谈,你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连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车的读音为居,因为车是用来居人的。汉以后才改读舍,因为车犹如行进中的房舍。古代的战争,多半是车战,战车是国力的象征。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700乘战车,击败了楚军。《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晋国有战车4000乘之  相似文献   

18.
刘向《说苑》里有这样一段话: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 烛乎?”平公曰;“安有人巨而戏其君 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也。臣 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 明。秉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平公 曰:“善哉!”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个意思: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了,  相似文献   

19.
晋国在文公手里实现了在中原称霸的愿望。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以弱胜强,一举战败了楚军。战后,在践土大会诸侯,周天子不得不承认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为中原的第二个霸主。从此,人们对晋国刮目相看。晋国在城濮之战中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城濮之战是晋楚两国为争霸中原而诉诸武力的战争。晋文公图霸的战略思想是十分明显的。《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  相似文献   

20.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致绩不凡,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时.已不自信了.于是他去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