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暑假,我带了一批学生去英国游学。在我们到达伦敦的第一天,当地学校就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市区地图,并安排当地教师做班主任。这位班主任教师第一天花了一个早上,用英语教学生如何看地图,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寄宿家庭的位置,如何了解交  相似文献   

2.
飞机上度过的时间真的很漫长,本以为会精神疲惫,走下飞机看到周围全是不同于中国人的人群,听到的全是英文的时候,我的内心被满满的欣喜和好奇所占据。寄宿家庭让我知道了加拿大的房屋是怎样的,加拿大的食物是怎样的,加拿大人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虽然过程中和寄宿家庭有过一些摩擦,但我感受到更多的还是她们的热诚和真挚。学校的课程没有给我压力,更多的是课堂的有趣和课间的  相似文献   

3.
暑假,我带了一批学生去英国游学.在我们到达伦敦的第一天,当地学校就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市区地图,并安排当地教师做班主任.这位班主任教师第一天花了一个早上,用英语教学生如何看地图,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寄宿家庭的位置,如何了解交通情况,并教会学生掌握"学校位置"、"街道名称"、"公共汽车站名"、"寄宿家庭地址"、"寄宿家庭主人姓名"等英语单词.学生对着地图,边看、边读、边记,学习兴趣浓厚,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生活中的单词和对话用语.然后,班主任教师把每个学生带到相应的公共汽车站上,告诉他们应该坐哪路车,到哪里下车等,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家"后再坐车返回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学生怀着既兴奋又害怕的心情,忐忑不安又十分认真地念读、记忆街道、公共汽车站名、校址、寄宿家庭地址,并与公共汽车司机对话的单词、句型等.  相似文献   

4.
今夏,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特别主办了一次有意义的澳洲"插班游学"之旅,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小学的2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2013年6月22日,他们整装待发,踏上了澳洲之路,开始了为期40天的游学生活。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学校,到寄宿家庭,再到悉尼歌剧院、唐人街,在这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同欣赏着异国的美丽风景、体验着异国的学校文化,并走进当地人家庭,深切感受当地人的热情,体会西方的文化与生活氛围!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区域,突破种种障碍,在陌生的环境迎接着挑战。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澳大利亚,走进这一段奇妙的"插班游学"之旅……  相似文献   

5.
凯特是谁?她是我的新西兰房东,但我更愿意称她是我的“新西兰老妈”。因为她不仅尽了做房东的责任,更多的时候她在家里的身份更像我的母亲。我是以homestay方式住在凯特家的。Homestay这个词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留学生在国外寄宿家庭所居住的时期,现在演变成寄宿家庭的家长和居住方式的代名词。留学生寄宿在当地人家里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迅速适应所在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很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总是找本国人扎堆儿,除了上课,吃住行都用中文。结果在国外已经住了很久,和洋人说话还是结结巴巴的,更别说融入社会了。这样也就很容易解释,力什么中国留学主来了这么多,新西兰老百姓对中国还是知之甚少。可以说,homestay是为消除双方隔阂、增进相互了解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美国游学记     
我一直很好奇,国外的小学生是怎么上课学习的。终于,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寒假到美国游学,体验中美文化的差异。这可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去见识一下美国的小学生到底是怎么上课学习的吧!我们前往游学的学校是美国新泽西中心小学,我感觉学校周围的环境很幽静,人与车都不太多。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是不是能更好地静下心来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我们针对寄宿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从我园寄宿幼儿的实际出发,探索了营造家庭氛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陶短房 《留学生》2014,(8):10-10
虽然选择中国家庭寄宿有很多优势,但“后爸后妈”和“Home Stay”之间也不是什么都合拍。因此在与寄宿家庭、“后爸后妈”们相处时,常常会发生些或有趣、或尴尬、或不可思议、甚至令人恼火的事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大家期待已久的美国之行马上就要启程了!"经过香港转机,昼夜颠倒的连续飞行,我们到达了游学交流的目的地——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开始为期两周的与当地中学生同吃同住同上学的生活。在美国家庭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宿后,第二天六点半就起床,跟随美国学生一起到NICHOLS中学上课。就起床时间而言,我脑海中的概念完全被颠覆了。他们并不是有些人所说"九点起床,三点放学,学习很轻松,每天到处玩"。  相似文献   

10.
正我在中国生活了八年多,也有很多中国的女性朋友,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儿关于中国家庭的暴力问题。我认为如果家庭出现问题,首先要面对问题,学会沟通,用最有力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武力解决。可能大部分人对美国女人的印象是非常开朗,但美国女人和所有的中国女人一样,非常传统,尤其是对于家庭,自己家庭里面发生任何不好的问题都不愿意说出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回头和他们挥手再见,但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面,这是我在英国留学时最大的遗憾了。初抵英国曼彻斯特城时,我还差两个月才满18岁。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只有超过18周岁的人才能独立在外面租房住。通过中介公司,我找到了一个寄宿家庭。他们家有四个孩子,热爱中国文化。我准备在他家住两个月,费用一周150欧元,虽然贵点,但却是体验英国家庭生活的好机  相似文献   

12.
最佳倾听奖     
严文华 《大学生》2015,(Z1):124
不是所有的存在感都靠嘴巴说出来、指头刷出来的,有一种存在感,是靠耳朵聆听的。有一年暑假,美国高中生露西来我家home-stay(家庭寄宿)。见面一看,她长得和我们一模一样,但她的中文说得磕巴。我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在美国的移民第二代,她说不是,是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孤儿。听她用平静的语气讲出这样不同寻常的信息,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本能地说“sorry”,觉得不该一见面就触及伤疤。露西却微微一笑:“You do not need to say sorry。(你不需要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寄宿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从我园实际出发,努力为寄宿幼儿营造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弥补寄宿幼儿亲子感情的缺失,使他们获得家的温馨感受,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明天 《中华家教》2020,(1):65-65
儿子去英国游学那段时间,有一天晚上给我发来一篇文章,写的是他的感怀:马上要离开英国回国了,看到那里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特别感伤。最令我难过的是,同住寄宿家庭的一个西班牙男孩,和我特别聊得来,本想分别时互留联系方式,没想到一觉醒来,男孩已离开,因为祖父去世,他已赶往机场。没有一句分别,什么都没留下.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3,(5):74-75
家庭序位决定互动模式 在一个大家庭中,面对父母亲,我们是晚辈。我之所以强调序位是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因为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序位,当每个人的序位都正确时,这个家庭的一切都会顺利,爱就会在其中顺利流动。如果错位了,一切就会变得奇怪、不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家庭的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而家庭的和谐重在关爱孩子。让孩子幸福,让孩子快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心愿。构建和谐的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付诸行动。在我任教班级中据我了解有好几位家庭已经破裂,父母们对孩子的管教存在很大的漏洞,孩子的学习、行为都较差,在班级中也不太活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陈晓秀 《下一代》2013,(12):7-7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留美幼童班,到美国求学,寄宿在房东杰克家。一天傍晚,几个同学在大厅里围绕一个花瓶争论不休。一个叫克莱恩的同学说:"这么细的质地,这么漂亮的花纹,必定是英国制造的。"不对,这是中国制造的。"一位女同学说。克莱恩虽然年龄很小,却因受环境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的语言学校留学生,多数都有寄宿在当地人家里的经历。那家的女主人,常常被称作"HOMESTAY MOTHER(寄宿家庭妈妈)"。我的寄宿家庭妈妈名叫麦尔,是我在新西兰结识的第一个当地人,也是我最好的"洋"朋友。到新西兰是个星期天,学校的学生顾问来接我,我们径直到了麦尔的家。麦尔看起来只有30岁左右,身材匀称,皮肤很细。后来我才知道,她已经45了。以前我们都说"洋人"皮肤易老,看来不完全符合事实。麦尔带我去看我的房间,约莫12个平方米左右,三面墙是蓝色,一面墙是奶黄色,简单放着几件家具。拉开窗帘,落地长窗外面就是盛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一年级     
约翰,寄宿生,九月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来到了我家。前一个寄宿生已经走了,可能是结婚去了,所以小阁楼是空着的。实际上我一直期待着另一个人快点来寄宿。只要有人来寄宿,我就可以暂时从母亲无休止的教训中,从无聊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母亲开始时对约翰有点不放心,但很快就发现约翰是个理想的寄宿人。他很干净,很文静,待人彬彬有礼。大约有一个月的光景,一切总算顺顺当当。一天,我刚买了一张新出的披头士四人爵士乐队唱片,在家里放的声音很大。突然妈妈下班回来了,此时,约翰正在客厅,他做了一件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当母亲走近前厅,一字一字大…  相似文献   

20.
母爱如空气     
方诗韵 《下一代》2008,(5):22-23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里,每一天我都觉得很充实。父亲工作繁忙,陪伴我最多的是我的母亲——一位严慈有度,懂得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