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脍炙人口的名作。因为这首诗,才使本来不出名的姑苏城外的枫桥和寒山寺成了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封桥”亦因此诗更名为“枫桥”了。“封桥”为什么演化成了“枫桥”呢?明人卢熊在修《苏州府志》中说:“(枫桥)旧作封桥,王郇公(王珪)居吴时,书张继诗刻石作‘枫’  相似文献   

2.
枫桥随想     
我不知道它曾经有过多少辉煌,也不知道它曾经有过多少沧桑。也许它曾经家喻户晓,扬名四海;也许它根本就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那又何妨呢?枫桥,你为自己而存在,为自己而生活。”毫无疑问,文明的足迹已踏遍枫桥的每一寸土地,文明的春风也吹遍了枫桥的每一条河道,这不是一个荒蛮的时代。但也毋庸置疑,枫桥并没有惊天动地的繁华,如上海滩般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了夜空,  相似文献   

3.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路过苏州,夜晚停船在枫桥所作的一首诗。原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丽自然,因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我发现一些教师对诗中的几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分歧很有探讨的价值。一、枫桥夜泊的季节。关于《枫桥夜泊》这首  相似文献   

4.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已经被选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如此,根据《枫桥夜泊》这首诗创作的歌曲《涛声依旧》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这句词,仿佛能让人沿着历史的脉络,感受到诗人千年以前羁旅在外的惆怅。因此,文章从《枫桥夜泊》中的"霜"这一意象入手,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枫桥无故事     
今夜的枫桥无影,月没云中,看不到月影与桥影的交映。   今夜的枫桥无声,月亮扯上了黑幕,带来了枫桥的沉默。   今夜的霜天给了枫桥今夜的冷峻,枫桥今夜的冷峻挂满了枫桥昨日斑驳的桥身。   霜夜下的枫桥,枫桥旁的江水,江水上的渔船,渔船中的诗人,伴着渔火、烧酒,默默……   诗人举杯步出船舱,眼前是 ?火摇曳的对枫桥的呼唤,耳边是江水对枫桥的拍打。“呀”的一声乌啼,打破了枫桥的沉默,诗人回首,只有鸦声远去。   诗人举杯欲饮杯中酒,“当……”一阵钟声打破了江水的涟漪。   诗人仰首,无语问苍天。他知道这飘…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理论层面,更应对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枫桥经验在司法案例中存在案件数量少、笼统运用而不进行论证说理、鲜有法官主动提出等不足。枫桥经验的案例包括基层个案和司法个案。案例化研究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枫桥经验具体化,还能够采取新的视角学习枫桥经验,提升枫桥经验的影响力。通过案例的选取、编撰、发布、传播、适用等环节,将基层治理中个案的路径研究和司法个案的焦点问题相结合。既能够从实践层面反哺枫桥经验的理论研究,也能够深化枫桥经验的实践内涵。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层次、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50多年过去了,"枫桥经验"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为推进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建设平安中国贡献了"枫桥智慧"。一、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张继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大历年间以检校词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他的诗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多为五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一些反映旅途情思的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尚雕饰。《枫桥夜泊》这首七言绝句,借枫桥夜色抒发了诗人旅途愁情,情致清远,历来为后人所称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这首七言绝句的精华,“愁眠”是全诗感情的聚焦点。夜深了,一条船停泊在枫桥边,诗人就客居在这条船上。秋风萧瑟,枫叶纷纷飘落江…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张继路过苏州,秋夜停船于枫桥之下,写了名的《枫桥夜泊》诗。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把枫桥附近的秋夜景色和诗人的旅途愁思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为读创造了一个充满美感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诗词、旋律、钢琴伴奏和演唱处理这几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唱好这首作品,除了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之外,还得充分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艺术歌曲的词和曲的意境及其妙处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千古瞬间     
千百年以来,只要是识几个字的中国人,可能没有不知道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普通的小寺,自从《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在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枫桥夜泊》,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也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传下来,今天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当时的张继是去京城赶考的。放榜的那一天,他很早就去了张榜的地方。榜出来了,他却没有  相似文献   

12.
去年,学校的教学骨干小路老师参加市里的赛课,在她"练兵"的日子里,我曾两次"坐阵",听到了两节不同版本的《枫桥夜泊》。这首《枫桥夜泊》  相似文献   

13.
《枫桥夜泊》(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感受到诗中通过种种景物表现出来的"愁思"呢?我采用"读一悟一引"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一、读出画面,感知"愁"教学中,我将形式多样的诵读贯穿整堂课,并注意对这首诗的"情感""意境""画面"的把握,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标,一次次地充分朗读诗文,层层深入地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师:同学们,诗人张继站在枫桥边的小船上。夜幕笼罩下的枫桥别有一番景色,他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融进了诗句中。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  相似文献   

14.
莫广云 《教学考试》2024,(16):41-44
<正>时政背景材料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珍惜、推广、创新“枫桥经验”20周年。6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它是干部群众的创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动实践。它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相似文献   

15.
《枫桥夜泊》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全诗围绕着"愁"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愁绪。这首诗使张继名垂青史,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可见这首诗具有的深远影响。但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独特内涵,千百年来众说  相似文献   

16.
周远喜 《初中生》2007,(33):19-21
歌词《涛声依旧》取意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秋天的夜晚,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使怀着旅愁的诗人领略到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相似文献   

17.
《枫桥夜泊》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全诗围绕着“愁”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愁绪。这首诗使张继名垂青史,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8.
《枫桥夜泊》一文,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千百年来一直被大家所传诵。在理解这首诗时,很多老师存在分歧,笔者也想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枫桥夜泊的时间有的老师认为《枫桥夜泊》描绘的季节是深秋,有的以为是初冬,还有的以为是隆冬时节,我是比较赞成第一种看法的。诗人张继,天宝末年,他流寓江南,路过苏州,泊船枫桥,在这里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月亮西斜,冉冉落下;栖鸦啼鸣,哑哑作声;秋霜满天,迷迷蒙蒙,悄然浸身。这三个形象,构成一个秋旅晓天的情景。“月落乌啼霜满天”短短七个字,诗人把他在长夜失眠后,天将…  相似文献   

19.
《枫桥夜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首古诗。作者张继,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其诗多为羁旅题咏之作,其中《枫桥夜泊》为传世名篇。苏州寒山寺因为这首诗而得名,成为久盛不衰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20.
枫桥上的猫     
枫桥早春的时候,一只白猫立在旁边的桥栏上,风儿很绿,吹着白猫像吹着一朵铃铛。 张继从寒山寺的僧人那里吃完春茶,满嘴余香,便往枫桥走去。 江南的燕子像诗一般在空中划着线条,当张继站在桥上时,发现了那只猫儿,猫儿看着张继,一动不动。 就在张继想看看这只观风景的猫时,一名妇女扯住了他的衣襟。 玉手纤纤,张继呆怔着,忽儿想到这便是姑苏妓了,脸一红,抽身就走差点儿掉在河中去。 猫儿微笑着,也不咪。留一缕春风围着诗人的脖子。 那年的春天张继无诗,而枫桥的小故事也无人知道,水波粼粼一如往昔。 是夜张继在船篷上摸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