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是指人们身心或身体与灵魂的寓所,在这里,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最为紧密,它带给我们“安全、自由和温暖”的感觉。为学生营造“家”的感觉,不仅能满足劫后余生的学生对“家”的渴望.也是使教育转向感情先行,知情意行多头并进、协同前进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家”是指人们身心或身体与灵魂的寓所,在这里,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最为紧密,它带给我们“安全、自由和温暖”的感觉。为学生营造“家”的感觉,不仅能满足劫后余生的学生对“家”的渴望.也是使教育转向感情先行,知情意行多头并进、协同前进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考察语言的历史,有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对“家”语义演变的考察属于后者。“家”的语义演变大致分成三条线索,基本上各以一个共同义素为基础,向不同的事物延伸,并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虚化趋势。这种现象符合许嘉璐先生对于词义演变规律的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温馨的家     
家的说法有好几种:home,house,family。但family绝对是最温馨的一个。真正的“家”是home,它含有“温暖”、“舒适”的意思,比如:  相似文献   

5.
劳技靠训练,“感觉”是关键。学好一种技能要过三关:“结识”关,要 的是有形的真切感觉;“演试”关,要的是有情的熟悉感觉;“掌握”关,要的是有神 的灵巧感觉。在学生追求会学的主动性基础上,我们探索中学劳技课改革可能走 的启发“自觉”的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6.
广松涉通过批判地析取马赫哲学“复合感觉要素一元论”,提出了主体与对象整体性、函数性功能关联的“场”及人们关于物体的概念符号是“共同主观性的意义形象”——“意义的所识”之命题。但马赫哲学在骨子里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它表现出来的却是“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的折衷主义.而其所谓关于“物”的“思想的缩约符号”(广松涉称其为与人的知觉及“对象的所与”相联系的“意义的所识”),因其失去了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形象认识到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的说明,也就难以得到科学的理解与把握。其实.这些关于对象世界的概念性称谓,只不过是人们在实践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而形成的人们关于对象世界的一种理性把握的思维形式或观念符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在日益萎缩。在企业调研,常听到一些职工抱怨,前些年苦心经营的这个“家”、那个“家”,如今不少由盛变衰,甚至名存实亡了。细一了解,果真如此。留意在企业建家的地域看了看,有的家关门闭户,有的“家”已另派用场,还有的“家”改建成了小吃部。算起来企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家家"仅用于构词,可表多重感性义,构词能力不强,表名词词性,视为后缀更为合适。"家家"并非是音足调实的双音节形式,它与双音节名词搭配并未违背韵律词对音节的限定,又由于其叠音形式,"家家"倾向于选择表年龄小、偏女性语义的名词来搭配。"X家家"在句中可作主语、谓语,也可加"的"自成小句,搭配出现的"的"与"一个"均可发挥凸显感性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人人都有,不管是高楼华屋还是茅舍陋室,都是温馨的港湾。但“家”中为何是猪,却历来让人疑惑,众说纷纭。有人以“豕”不合情理而改写成“人”,以为家里住的是人不是猪。第二次汉字简化也曾采用了这个字,但没用几年就废止了。我们现在用的依然是那个和“豕”组合的让人疑惑的“家”。  相似文献   

10.
国,我们都知道是指国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明明有机会逃生,却放弃了机会。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相似文献   

11.
徐志华 《辅导员》2010,(1):37-38
借用“跟着感觉走”这句歌词作题目,不是说我们写作文可以胡思乱想,可以记流水账,只是借这句话,希望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写作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7,(11S):19-19
小冬香说:“有了钱,我就可以给哥哥买药了。”“现在我想补偿妈妈已没法了,妈妈不在了,我只能把哥哥照顾好,这样才对得起妈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日前,江西新余钢铁一小开展了家庭教育建设“十个一”达标活动,要求每个家庭做到:(1)有一个专用书报柜。要有科普、童话、历史等方面的藏书,每个家庭要订阅1份-2份学生类报刊。(2)有一张固定学习桌。桌、椅、灯等设施齐备、固定。(3)有一组玩具盒。(4)有一份家庭作息时间表。这主要是针对学生制定的。表要贴在易见位置,学生要严格遵守。(5)有一本零花钱账本。学生的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登记在册,并实施奖罚制度。(6)有一块成绩公布栏。公布家庭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取得的进步与成绩。(7)有一份家庭成员守则。具体规定各成员的职责与任  相似文献   

14.
张继才 《学科教育》2000,(9):26-29,33
本文介绍了解决物理问题当中几种常见的感觉误差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金兴甫 《语文知识》2005,(11):32-32
《晚报文萃》2005年第3期A版有一篇题为“走上前台的‘富二代’”的文章中写道:“已近不惑,承继了父亲事业,并且发展到上亿身家的余进华,回忆起这段经历(引者注:指船舱漏水,父子险些丧命)时,仍然感慨不已。”细读这句话,发现作者把“身家”理解  相似文献   

16.
闲暇时,我经常缠着爸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爸爸的老家在乡下,他小时候住的是土坯房,房顶上盖的是稻草。每到雨天,房内多处漏雨,连床铺上都是湿的,让人无法立足。梅雨天,屋内的地面像个小水塘,全家人"不亦乐乎"地往外舀水。爸爸不无调侃地说,这种房子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可以洗天然淋浴。那种艰苦的生活环境让我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校长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较多。笔者认为,有些“家”,校长还是不当为好。  相似文献   

18.
周波 《山东教育》2005,(1):109-109
黄昏,落雨了。细细的,如丝的雨。碎石小路,默默地接受着雨丝的烦扰,我们一路无语,租住了小房下周就要到期了,房主已下达了搬家期限,我们搬到哪里去呢?  相似文献   

19.
秦文君 《新读写》2008,(6):35-35
我从未想过要培养萦袅成为什么“家”,特别没有指望过她成为一个文学写作者,我觉得人生的路通天大,选择做什么有价值的事都行,只要她喜欢就好。但是一切顺理成章,仿佛出自天然似的,她爱上了文学。  相似文献   

20.
汤国荣 《江苏教育》2005,(1B):46-46
时下的语课堂“感悟”“体验”渐成一种时尚。语课上,学生往往还没读几遍书,教师便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说你的体会”、“谈谈你的感受”,有时还一阵穷追猛问:“你还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体会或感受?”笔并非否定“说体会”的重要性,也无意于排斥新课改,只是觉得语课上“说体会”不必强人所难,应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