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私塾学习的情况,文中的“三味书屋”是当年绍兴一所十分有名的私塾,屋主人寿镜吾老先生是个穷愁潦倒的秀才,为人又极其方正古朴.“三味书屋”这块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梁山舟是杭州人,善以羊毫笔作大字,苍劲有力,与翁方纲齐名。据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解释说: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取三国时魏人董遇所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  相似文献   

2.
三余 三国时的董遇善于利用“三余”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相似文献   

3.
三学:西汉文学家刘向少年、中年、老年时都酷爱读书学习,他总结自己一生的学习经验时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三余:三国时著名学者董遇认为读书时间可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到:宋代著名哲学家、儒学大师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4.
三余三国时的大学问家董遇,是以抓紧“三余”苦学而出名的。三余即:“冬春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两者时之余。”我们若能把一切余暇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也是一笔宝贵财富吗!三上宋人董回曾在《闹热常谈》一书中载:“欧阳文忠公调谢希深日;‘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周上也。盖唯此可以属思耳!”’此虽谚语,但足见欧阳修这位大文学是何等珍惜时间。三到宋代著名学者来嘉经常向弟子们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喇、眼到、口到。。C不在此,则心看不仔细,。G眼既不专一,却又没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相似文献   

5.
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书百遍!”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③。”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 阴雨者,时之余也。”(《三国志·王肃传》)  相似文献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 1 92 6年 9月写的一篇优美散文 ,描写的是自己童年的生活。百草园 ,作者开头就有交代 ,是家后面一个很大的园子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很好理解。但“三味书屋”是作者念私塾的地方 ,文中作者只用白描的手法对“三味书屋”作了简单的勾勒交代 ,并未对书塾何以命名“三味书屋”作解释。查资料方知 ,“三味书屋”名字的由来还包含着一些小故事呢。“三味书屋”原称“三余书屋”。三国魏人董遇一生著述甚丰 ,他常教学生利用“三余”的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之意 ,他回答说 :“冬者岁之余 ,夜者…  相似文献   

7.
《双语学习》2009,(7):I0013-I0013
古今名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很多。我最欣赏的是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和董遇的“读书三余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象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  相似文献   

8.
读书九诀     
一心——苟子在《劝学》中云“君子结于一”,意思是说,读书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 二分——梁启超提出,把每天所读之书分为两类,一类需精读,一类供浏览。 三余——三国魏人董遇曾提出读书“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目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意是说,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 四各——读书时,手边要备好字典、典故书籍、卡片和记录用笔这四种工具。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相似文献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如何解释?历来不尽一致,现试作寻绎:“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意思无非是劝勉学子利用“三余”之时以刻苦勤学而已。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将“三余”改为“三味”。那么这“三味”又是什么意思呢?周遐寿认为“书有三味”:经书味如米饭,史书如肴馔,子书如调味之料。(参见《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林辰认为这“三味”一词的取义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参见《…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读书治学的经验。有趣的是,好多经验可归纳为”三诀”。西汉文学家刘向把读书打了三个比方: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三国时董遇读书抓“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  相似文献   

11.
三心 陈景润说学子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三性 鲁迅的读书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三性:“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三回 高士其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就成为朋友。”三多 欧阳修治学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们商讨。”三余 三国魏明帝时的董遇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三关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成大事者心经三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相似文献   

12.
读书九诀     
读书九诀一心: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君子结于一”,就是说读书学习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二分:梁启超提出把每日所读之书分为二类,一类需精读,一类供浏览。三余:即三国魏人童遇常提出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3.
书如阳光,沐浴其中,古今智者无数,读书经验颇众,现拾以“三”类之者,与大家共赏。读书“三味”与“三余”。绍兴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从寿镜吾先生达五年光景的读书之所,“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据有关资料,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屋”,取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三国时有一位叫董遇的学者,以研究《老子》、《左传》著称。有人想拜他为师,向他求知问学。他却不肯施教,而是说,对要学的书,一定要先读上百遍,然后才能开讲。“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想向他学习的人认为没有时间读书,董遇便教导他们应利用好“三余”时间。学生问哪“三余”,他解释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  相似文献   

15.
三字秘诀: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诀":博(博览群书);记(折书角、画线、做记号以加强记忆);读(熟读成诵,以增强记忆力)。三余:三国董遇善于抓"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相似文献   

16.
余俊 《师道》2006,(4):47-47
读书是一种习惯。什么是习惯,习焉不察,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一种行为方式自然而然到自己不能察觉的时候,就成了习惯。英国作家毛姆说他喜欢坐在公园的长凳上读诗,这是他读书的习惯之一;欧阳修的“三上,三多”是他的阅读写作习惯;三国著名学者董季直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是他争分夺秒学习的习惯;司马光的警枕夜读是他克服瞌睡,增加学习时间的习惯。读书形成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一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读书是一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他们千方百计为自己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三国董遇酷爱读书,其法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魏略》这段话意思是说:冬季是一年之中空余的时候,夜晚是一日之中空余的时候,阴雨天是各个季节中空余的时候,可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读书。欧阳修《归田录》记述钱思读书的三处:“坐则谈经史,卧则谈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是项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若非全心身劳作,断不会有收益。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九诀     
一心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 :“君子结于一” ,就是说读书要集中精力 ,一心一意。二分 :梁启超提出 ,把每人所读之书分为两类 ,一类需精读 ,一类供浏览。三余 :即三国魏人童遇常提出的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四备 :读书时手边要备好字典、典故书籍、卡片和记录用笔这四种学习用具。五到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六敞 :孔子说 ,好人不好学 ,其敝也愚 ;好知不好学 ,其敝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敝也贼 ;好直不好学 ,其敝也绞 ;好男不好学 ,其敝也狂。七录 :明末张…  相似文献   

19.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鲁迅少年求学时所上的“三味书屋”就是私塾。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入学。就教材而言,私塾通用的多为“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教学时数则因人因时分为“短学”与“长学”两类。“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因此对课成了私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毅同志有诗曰:“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这里围绕“求知惜时”,辑录三题: 三余三国时学者董遇的“三余”,可谓读书经验之谈。他说:冬天,冰天雪地农活少,这是一年之中的空闲时间;夜晚,不能下田干活,这是一天之中的空闲时间;雨天,遍地泥泞,下地干活不方便,这也是一种空闲时间。董遇告诉人们,倘若读书求学者充分利用空余时间,那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