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弄”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口语中常常用到它,古人诗词里也不乏其例,可谓雅俗共赏,故在此一谈。“弄”字的结合能力较强,从整体看,与名词结合在一起,作动词用的占大多数。有与名词结合在一起仍作名词用的,也有与名词、形容词结合成成语的。现按这两大类分别谈之。(一)“弄”作动词,与名词或形容词结合,按感情色彩可分三类:(1)褒义:弄月,赏玩月色。李白《别山僧》:“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又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中的“弄”字,有“舞动”之意。  相似文献   

2.
电子邮件!逗逗打开一看:明天就要考copy,你还在这瞎神气。吧!“是努比!”逗逗一阵激动。果然,天线头盔,灰头灰脑的努比出现在眼前。“叫你寒碜我!”逗逗高兴地冲上去给了他一拳,“这么久也不来看我。”“我一直就在这儿,你以为达达是自己跑出来的?”努比笑道。“老实交代,这哭的图像是怎么弄出来的?”逗逗早就在网上见过不少如此搞笑的“小东东”,却没好意思问别人,努比今天撞上门来,岂能轻易放过?“不务正业,你不是要考屏幕复制吗?老师讲课时你睡觉。明天想吃烧饼不成?”努比卖起了关子。“咳咳!考试嘛,小事一桩,无…  相似文献   

3.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虽小,却没有一种"大"不是由"细"构成。关注细节,课堂才充满思辩与灵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把《党员登记表》一文中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几何》课本采用符号表示从左边推出右边的论证书写格式。这种写法既简化了学生书写几何证题的过程,又减轻了教师批改几何作业的负担,且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几何教学质量大有益处。但使用符号时必须注意三点: 一、注意条件的充分性。使用符号是用综合法书写解题过程的一种形式。即是由一组条件推导出结论(由因导果)的一种叙述方法。教师在指导学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小姐”一词的词义曾贬议交替,不少媒休对此进行过激烈争辩。维文中“■”一词也经历了类似的词义演变.本文,从社会语言角度对两词的词义始变进行了理性分析.文章认为,两词的词义演变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反映了言语社区的地域分布特征;语言和经济的互动关系和称呼言讲行为之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说“”近读周俊勋先生的《释“公”》一文①,文章引《说文·八部》:“公,平分也。从八从,八犹背也。韩非曰,‘背私为公’。”周先生以为《说文》说解有误,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证明,“公”字“象人面容之形”,其主义也当为“容貌”义,后来孳乳为“颂”,继...  相似文献   

8.
大街标语上、学生作业上常有把“学”、“觉”写成“学”、“觉”的。这是不合汉字规范化要求的,是错的。“(?)”是“学字头”(繁体为(?)),上边三笔的顺序是“(?)”,前两笔为点,最后一边为一短撇。从此头者有:学、觉、鸴、峃(xue)等。  相似文献   

9.
■谈     
4月的一天,妈妈一进门就问我:“伟伟,洗手了没有?”我回答:“没有。”妈妈说:“快来,把手洗干净!”我边走边说:“手干净得很,还洗什么?”妈妈说:“今  相似文献   

10.
由于补助动词"■"和"■"语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很难掌握其含义及应用。因为这两个词不仅含义难理解,二者的辨析也是一个难题。基于此,从补助动词"■"和"■"的体意义和情态意义两方面出发对其含义进行研究,然后对"■"和"■"的意义差异进行对比,以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二者的含义,理解二者的差异,在学习和运用中避免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1.
将“争”写作“争”就成了错字,为什么?有篇题作《“彐”和“■”形辨》的短文谈到:“凡没有笔画自上而下从中间穿过时,一律写‘彐’;凡有笔画自上而下从中间穿过时,一律写‘■’。”(载《中学课堂内外》一九八四年创刊号,作者潘泽生)从新《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等书看来,这说法是正确的,它从汉字书写的角度告诉了大家一条形辨的规律。但是“彐”和“■”为什么非如此写不可呢?下面,我简单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正宽阔的湖面上,运动员挥洒汗水,奋力划桨,听: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水面溅起小小的浪花。给他们拍张照片,看:人和船桨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图形,是什么?拿出笔来,沿着红线描一描。玄字头两边并不是平的,而是和跷跷板一样有高有低,有时倾斜的角度还不小,但不管怎样,横上的那一点,就像跷跷板的基座一样,处在中间,调整着整个部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替代某个对象、例指性用法、否定用法、特殊意义等四个方面对比了汉语。“什么”和韩国语“■■”的虚指用法,寻找出了“什么”和“■■”在虚指用法下的对应和不对应的规律及其对应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说“■”     
甲骨文有字作"■",其意义历来众说纷纭,讫无定论。通过对字形和辞例的考察,对"■"和"■"进行辩证。甲骨文"■"多为动词,可作"祭祀动词"或"有灾祸"之义,也有少部分可作名词,表示"灾祸、灾咎",但与"■"在用法上有所区别;"■"和"■"分释为两字可能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5.
根据"■""食"二字的甲文字形所体现的原初构形的意图,可以探讨它们所贮存的上古先民餐饮及其相关文化的内涵。甲文■反映的是远古人们饮用水浆的场景,饮用的方式是一种舔(?)。甲文(?)是由两个构件(或者称字素)构成,表示一盛有充足饭食的器皿——簋,有"集众米而成食"的词义特征。"■""食"二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深厚的农耕文明、器物文化、酒文化和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史载:秦始皇儒生460余人于咸阳,白起赵卒40万于长平,项羽秦卒20万于新安;此外,秦王嬴政还有邯郸之,项羽还有襄城之、对田荣的降卒之……这类“”(也写作“坑”)字之义,有的学者未作解释,只是含糊地说是“杀”,而更为通行的解释则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字形体、音韵、训诂及现代方言角度讨论了"(匚丙)"字的音义,并试图对"(匚丙)"字与"陋"字之间的音义纠葛以及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次梳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38页中"贝"字甲骨文书写为而表示人民币符号的为"■",本人原以为人民币符号"■",来源于甲骨文,特别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者纯粹是历史的巧合。"贝":1.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中国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有出土发现。商代的卜辞  相似文献   

19.
国内唯一的儿童诗刊《儿童诗》,创办于1978年12月。在第2期上发表了矛盾先生谈儿童诗的一封信,对全国儿童诗作者和读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个办了四辑的《儿童诗》,于1983年暂时休刊。《儿童诗》出版后,最高印数曾达九万多份。最近,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多时酝酿,为了提高民族素质,从小对孩子进行诗  相似文献   

20.
释“饥■”     
对《论积貯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一句中“饥穰”一词,课本和一些参考书理解为“荒年(饥)或丰年(穰)”。这是不妥的。其实它在这里是一个偏义复词,偏指“饥”义,当“灾荒”讲。只有这样解释,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