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语「若者言葉」缩略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的「若者言葉」有大量的缩略语。新改订的『W辞苑』(第6版)显示,「若者言葉」缩略语的不少词条有逐步固定成为正式日语词条的趋势。本文在归纳总结「若者言葉」缩略语的造语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流行的语言内因与社会外因并提出对「若者言葉」缩略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对自己所处现状十分敏感的社会,每年都会选出本年度的流行语,也会罗列出许多不被使用的「死語」。近年来,日语中的「死語」现象愈发受到关注。众所周知,一种语言从产生、到形成包括发音、文字、语法体系在内的完整系统需要历经漫长的过程,因而应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死語」是时代的产物,也能够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内在社会现状。本文将对日语中的「死語」进行分类,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以及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对日语教学和日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叶枝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5):116+122-116,122
同音語的大量存在是日语词汇的一大特征,本文从「駄洒落」「語呂合わせ」「なぞかけ」三方面考察了日语中有趣的同音語现象,对日本人活用同音語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能对语言产生影响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日本的“若者言葉”(青年新语)给日语言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是我们的共同课题.笔者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新语”到“流行语”,再“若者言葉”的研究过程,对“若者言葉”在日语中的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若者言葉”产生的原因和所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它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复合动词可以说一直都是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语料库,对复合动词「~抜く」、「~切る」、「~尽くす」的用法做以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BCCWJ)这一语料库的调查,可以发现心理概念的通感表达中心理词的特点:能用于通感的心理名词从大类上按照使用率由高到低排名为"心+精神""悲喜""意志""爱憎",其中「気持ち」、「気分」、「心」、「感情」、「悲しみ」、「喜び」这六个词相对频繁地用于通感。这些结果可以应用于中阶的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7.
「和製漢語」是日本创造的汉字词,现已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和製漢語」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存在一些词形相同而语义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同形类义词,因而容易导致误解和误用。在查找出汉日韩语中存在的同形类义的「和製漢語」的基础上,对它们在汉日韩三国语中的语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为在汉日韩三国语中正确学习和使用「和製漢語」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日本人不喜欢语言交流。在人前不喜欢侃侃而谈,喜欢保持沉默,认为「言わぬ語らぬ」也就是不言不语是最好的。根据金田一春彦所言:日本人的语言表现最重要的就是「言わぬ語らぬ」不言不语。还有,德国的语言学家保兰德,对日本人的日常表达的言语表现评价的也不高。  相似文献   

9.
「翻譯理理概論」第七章講的是翻譯中的語言問題,其中第一节介绍了在翻譯中处理辭彙的方法。作者在本章引言中提出,翻譯任何作品首先要解决語言問題。為了使譯文中所用的語言能為讀者所了解,為了使它也實現着作為人們交際工具的作用,就必须使它符合於语言的一個基本性质——全民性。这就是說,不許脫離读者所说的全民语言的一定規範,不許硬使譯文的語言去遷就原文的語言。(「翻譯理論概論」117页)因为這樣進行翻譯工作不僅是損害祖國語言,而且也會妨害表達原文的含意。企圖逐  相似文献   

10.
"若者言葉"是现代日语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不受传统日语规范的制约,对标准日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语言的发展规律说明了语言的产生是变化动态的进程,今日的不规范用语很可能就是明日的规范用语。文章分析了"若者言"形成及流行的原因,从构成法及产生的途径和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探析其对现代日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准确使用动词,才能凸显语言的表现力。本文将从动词的时、体的语法范畴分析英日汉三语中动词时、体表现手法的异同,以期在对比中掌握各语中如何准确把握动词的时和体,并同时感知对比在语言学习中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对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教学现状,讨论高师"教师口语"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口语"的开设能够弥补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缺憾,其课程地位应该得到高校师生的足够重视;要特别关注与基础教育改革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理论教学,抓好示范教学,以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现代湘籍作家周立波有着显著的"方言情结",其成因与潜在的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工农兵"方向的迎合有关,也与作家自觉的语言创新主体意识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郑良树两部历史小说中使用了大量AABB式叠词 ,表现了作者由学术语言向生活语言靠近的努力 ,反映了东南亚华语和华南方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还带有学者的儒雅气质 ,可采为研究汉语普通话的重要语言资料。其中的一半是常见的 ,一半是不常见的 ,特别是后者 ,将在汉语规范化的过程中 ,接受“约定俗成”规律的检验而弃取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是制约外语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通过Krashen"习得/学得假说",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式,分析外语习得过程中潜意识活动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认为良好动机的树立能促进潜意识学习的形成,进而推动外语习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存在着“女性语”这种较为特殊的言语行为,该语言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优雅、亲切、有礼、体面。对“女性语”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学习规范、得体的日语。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魏天爽 《海外英语》2012,(3):152-153
英语中的develop和汉语中的"发展"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无论在英文书报杂志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都屡见不鲜。因为熟悉,在翻译中常将两词对译。将develop一词译成"发展"是不准确的,这两个词在语义上能够对应起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该文通过develop的大量译例,讨论如何根据语言环境和搭配关系选择词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英语对日语的影响--析源自英语的外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其结果是在日语中形成了独特的与原有词汇并存的同义词、同一英语词汇变成不同外来语含义以及和制英语等多种情形,并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体"是先秦时期一种表现"语"类作品的重要文学体裁,是"语"类作品的表现形式。对于此体裁,笔者主要探讨以下3个方面内容:一,"语体"的界定;二,"语体"存在的表现;三,"语体"存在且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学和语言学是一个共同体,出色的作家总能善于运用措辞以求得一定的语言的魅力。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是文学艺术和语言魅力的结晶。这篇文章通过探讨该故事的语言艺术魅力来破译其内在的代沟,即出生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及追求方面的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