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至先生的《十四行集》有着强烈的孤独感,他通过体验的诗学原则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与自然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体验是其诗的内核,赋予生命与自然以全新的内在关联,并在伟人不朽的精神中,在现实苦难者身上,在瑰丽的大自然中使诗获得一种超越性,传达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他的诗有一种原野的双重视域即在参照中了解习以为常的东西的非常态,并把原野作为体验的精神之乡。原野意识应成为现代诗学上重要的诗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坛的重大收获.在那样一个要求诗人放弃诗美追求的时代语境下.诗人从自己的精神渊源中寻找出路,从诗歌本体着眼,探寻现代主义诗歌与时代主流话语的融合之途,而且最终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潜在融合.  相似文献   

3.
张保华 《天中学刊》2015,30(1):103-105
冯至《十四行集》一直蕴蓄着诗人"把住人生"的祈求、寻找、思索和经验,即人如何通过"担当"而"成为自己",同时也"担当别人的苦乐"。冯至从歌德、里尔克的"关情""蜕变""谦卑"等诗思中觅得思想的资源,不断"完成自我"。《十四行集》可以说是冯至"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的形象诠释,既可看作冯至"自我完成"的阶段性成果,也可看作是"中年诗人"对于中国新诗发展的阶段性"完成"。  相似文献   

4.
《预言》收集了何其芳20世纪30年代所作的34首诗歌。诗集分为3卷,反映出不同时期诗人不同的心灵状态和情绪焦点。诗人从学校到社会,经受了爱情的体验和社会的磨练,由“象牙之塔”里的理想主义成长为现实社会的冷峻批判。《预言》真实的记录了诗人迷茫、苦闷、幻灭、追求的心灵变奏,具有“自叙传”色彩。诗人对应自己的情感在有意无意间塑造出一个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一形象随着诗人的成长而成熟,经历了由一个“独语”到“思想”再到“觉醒”的发展历程,并具有鲜明的“何其芳特征”。  相似文献   

5.
昆明相对民主自由的政治社会环境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重新唤醒了冯至已经沉睡了近十年的创作意识。受到里尔克诗是经验的理论的影响,经过长期的经验的积淀,冯至在宁静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昆明西南联大发现了由经验上升为诗歌的契机,特别是从昆明的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中获取了诗歌的意象,创作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第一部《十四行集》。昆明和西南联大对于冯至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晓菲,中国80年代诗坛名少年诗人。因诗歌创作成绩不俗,十三岁就入北京大学学习。写作《十三岁的际遇》时,田晓菲仅十六岁,已是北大三年级的学生。章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而作。她在中记叙自己在北大成长的历程,倾吐自己对北大的衷情。她将散当作诗歌般:写作,成功借用呼告这种现代诗歌常用的抒情方法抒写真情,营造出了强烈的抒情氛围。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贺贻孙诠释《诗经》重视抒情主体的作用.结合具体作品,贺贻孙从“情”着眼揭示诗人的创作心态与动机;强调主体构思在诗歌创作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主体的移情作用,指出不同主体面对相同现象产生、抒发的情感不同;诠释《诗经》中的代拟抒情方式.贺贻孙对文学4要素中主体(作者)的突出与强调,丰富与发展了《诗经》的文学诠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照伍尔芙意识流小说《达罗维夫人》女主人公克莱莉莎·达罗维的心理,探讨了她悲喜之间、生死之间的选择和人生,而她的人生就是千万个平凡生命的缩影,生死悲喜只在一念之间,活着的时候有无数想死的理由,想死的时候又选择继续平凡沉闷的人生。正是克莱莉莎苦闷中求快乐的天性让她站在死亡的边缘,却因平凡琐碎中的快乐继续着看似空虚的生活。即便此刻是生命的终结,也要让此刻成为最快乐的瞬间。  相似文献   

9.
10.
冯至的诗歌创作道路正如诗人本人一样,“一生都在否定里生活”,他总是在不断地反省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冯至诗歌的思想内涵、艺术观念和形式经历了多次深刻的转变。冯至说:“‘死和变’是我至高无上的格言”,这显然与他接受的歌德“蜕变论”思想影响有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以梅写意者层出不穷,然屈骚之下,以梅入骚者并不多见。今骚体长诗《梅赋》以骚之体式写梅之气韵,深得《楚辞》神韵。全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诗境阔而意绪悠长,格调迂徐而不乏昂扬之态,深追屈骚之体,是当代寂寞骚坛上的一朵奇葩。《梅赋》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救世、醒世、敢为天下先,奋发向上而又饱含爱国热忱的有志之士形象,同时也是新时代千千万万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爱国劳动者形象,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抒情小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种重要的文本形式,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抒情小说的解读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哦,香雪》的解读为例,概括总结了抒情小说解读的一般规律:以体解文,精准把握内容;抓住道具,理清脉络布局;品读技法,感悟浓郁情韵。通过这三种方法,可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抒情小说的解读技能。  相似文献   

13.
吴正华 《文教资料》2011,(28):13-14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到第三个十年的重要成果。冯至从平常的事物中营构自己的诗歌意象,思考关乎人类生命和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体现了庄严辉煌的生命体验和深沉玄远的宇宙哲思。《十四行集》并非与社会现实无涉,而是在更深刻、更广阔、更根本的层面上与历史和现实紧密关联。《十四行集》接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构思,也为新诗学习西方格律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进小说叙事理论中的“对话”与“独白”概念,对《离骚》的抒情方式进行了重新解读。本文评论,《离骚》中的“对话”并非巴赫金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独白性和抒情性的对话,它在《离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在《离骚 》的表层结构形式、深层的结构性关系(《离骚》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其艺术效果(整体感、节奏感、戏剧性)等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用"富于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和趣味性的表达","诗性地表现人的个性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文明程度", 诗性特质是散文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运用诗学理论的相应原理解读散文,是散文鉴赏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对诗学理论运用的向外拓展。比如,像《荷塘月色》这样一篇经典抒情散文,拈出中国传统诗论中的“境”这一审美范畴予以解读就是十分恰切的。  相似文献   

16.
王晓云 《文教资料》2008,(30):74-77
格里格是十九世纪挪威民族乐派最杰出的音乐家,也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十集六十六首钢琴<抒情小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闻名于世,是格里格杰出的代表作.本文旨在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从旋律的形态、结构的布局、和声的进行、节奏的组织和织体的运用等音乐形态方面对格里格抒情小品的形态美做一阐述,从而揭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所展示出来的独特的自然之美和质朴之美.  相似文献   

17.
刘松 《中学文科》2008,(4):143-14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18.
吴成 《现代语文》2009,(9):31-31
江淹《别赋》形式精巧,感情真挚,堪称六朝辞赋经典之作。以《别赋》为代表,江淹抒情小赋擅长用动人的境界、美感的文辞来抒写哀怨缠绵的情调,重视景物环境的刻绘和主观情感的抒发,谋篇构章严谨,大量运用用典对偶,词句古奥遒劲,句法富于变化,声韵和谐,辞采精美,笔触细腻。  相似文献   

19.
游子衿的诗歌既强调感性表达,又强调情感经验,同时他还特别追求语言的现代性。他的诗深沉纯粹,主情而不流于滥情;重视语言现代性却又不走向生硬晦涩。游子衿的诗歌在寻求诗歌最动人的情感内核的同时,也追求抒情主义的现代性方式,这是他诗歌最有启示的地方。但是,"文变染乎世情",好诗有种种可能,游子衿对智性经验的拒绝,使他的诗观显出了自足而封闭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吕叶 《文教资料》2011,(23):34-35
本雅明是一位博学大家,他的思想丰富,见解独到。在代表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本雅明选取了独特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本文简要对其进行论述,论述本雅明式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