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牛 《涪陵师专学报》2010,(1):F0002-F0002
文化大革命的文斗和武斗稍微止息时的1967年底或1968年初,我得到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上、下)中的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版权页在上册里,便不知道它具体的版次。封面白色铺底,一幅油画占据封面二分之一的下部,淡雅静穆。油画近景是开满鲜花的林中草地,中景为细矮的白桦,密匝着,远景则是树林中间的一道缝隙,或许是氤氲着雾岚的湖面,或许是一抹淡灰的浅山。一直想寻觅到上册,让它们变得完整,配成对儿,却一直未能如愿,也不知道上册收录了巴氏的哪些作品。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阅读时“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的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一篮枞果》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挪威少女达格妮是一位守林员的女儿,美丽的西部森林使她出落得像水仙一样清纯,像花朵一样感人。十八岁那年,她中学毕业了,为了迎接新生活,她告别父母,投亲来到了首都奥斯陆。六月的挪威,已进入"白夜"季节,阳光格外眷恋这个童话般的海湾,每天都赖着不走。傍晚,达格妮和姑母一家在公园边散步。当港口边那尊古老的"日落炮"响起时,突然飘来了恢宏的交响乐声。原来公园在举行盛大的露天音乐会。她挤在人群中,使劲地朝舞台眺望。此前,她还从未听过交响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上的“张力”存在于文本内部,体现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表现在由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引导下课堂所呈现的状态上。因此,教师可从教材文本中发现和彰显“张力”,从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互动关系上认识“张力”,从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状态上把握“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贾玲玲 《文教资料》2010,(22):73-74
阅读是学习中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与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当我们打开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直接接触到的只是一句句一行行的语言文字。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情感世界则潜存于语言文字的背后。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因此语文课堂只有引领学生揣摩品味意蕴丰厚的语言文字,才能使他们感悟文字背后的百态人生。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必须启迪学生的心灵,以作品的思想之火、智慧之光开启学生的智慧与视野,使其逐渐拥有敏锐的摄取力、洞察力和评判力。  相似文献   

8.
阅读张力始终存在于学生的阅读中。阅读教学事实上就是一个发掘张力、消除张力螺旋上升的过程。阅读张力的揭发策略:陌生词句之处、言语空白之处、心理变化之处、看似矛盾之处。阅读张力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走入语境;唤醒积累,真切感受;拓展阅读,多项对话;放飞想象,填补空白。  相似文献   

9.
庄娟 《江西教育》2000,(5):35-35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长期研究但并未真正解决的问题,而学习语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营造和谐氛围,唤起主人翁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老师高高在上,其权威性不可动摇。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说、不读、不问,发展到后来学生会变成“唯师是从”。这种绝对权威和完全服从的教学氛围,只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无从谈起。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  相似文献   

10.
"张力"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阅读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意境,激活语言"张力";利用"矛盾",拉伸叙事"张力";补充"空白",生成角色"张力"。只有有效利用生成的"张力"引导学生细读、感知、揣摩,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致与意蕴,读出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最终获得真实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1.
“张力”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阅读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意境,激活语言“张力”;利用“矛盾”,拉伸叙事“张力”;补充“空白”,生成角色“张力”。只有有效利用生成的“张力”引导学生细读、感知、揣摩,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致与意蕴,读出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最终获得真实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对此,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关注其创造性;二是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中求同存异,关注其交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不少课堂很难看到教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生词写生字,也很难看到教师花长时间让学生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  相似文献   

14.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其思维含金量较高,需要进行科学有效设计。教学设计涉及诸多要素,需要从不同层面展开综合考量。教师要有方法传授意识,从多层视角出发,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感知、鉴赏、吸收渠道,引导学生在多重对应中展开思考。教师从不同切点引导学生思维,让他们在趣味化、个性化的感知中逐渐触摸阅读中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能得到生成。  相似文献   

15.
一篇课文中,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知识点很多,在一节课内,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课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和知识都教给学生。为此,教师就必须明确能力训练目标,提炼语言文字训练点。  相似文献   

16.
闻君 《教师博览》2005,(6):39-39
我要送给你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本书,一本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写的名叫《金蔷薇》的书。十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文章,是著名诗人蔡其娇写给女诗人舒婷的。他告诉舒婷,读一读《金蔷薇》这本书,它告诉你什么叫文学,什么叫生活。于是我也买了一本,读了。这是一本用散文笔法写的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书。书不厚,只有约17万字。全书由20个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但又浑然一个整体。当时我才不到20岁,对文学只是爱好而已。我把这本书连续读了两遍,就着魔似的喜欢上了那个叫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苏联人,喜欢上了这本《金蔷薇》。我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语…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要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文本用词的精妙处,在连句构段中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不少课堂很难看到教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生词写生字,也很难看到教师花长时间让学生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这些导致了学生阅读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寻找着力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9.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金玫瑰》)初译本刊行于五十年代后期,这本书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作家。《金蔷薇》虽然是谈关于艺术创作的经验,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刘小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蔷薇)》中写道:“《金玫瑰》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学得语言,提高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纵观各种场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以课文负载的信息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围绕思想内容条分缕析,造成耗时多收效微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