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倍受关注,原因在于其工种危险的特殊性,因此,国家对矿工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随着矿工待遇的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然而,矿工子女的音乐教育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了解我国矿工群体工作倦怠的状况和表现,编制出矿工职业特色的工作倦怠问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构建了矿工工作倦怠的理论结构,借鉴已有倦怠问卷项目,编制了矿工工作倦怠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矿工工作倦怠主要包括生理疲乏、情感耗竭和疏离工作三维度;(2)编制的矿工工作倦怠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关于矿工安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煤矿作业人员安全心理测量问卷与生活满意度指数A问卷对200名淮北市的矿工进行调查,试图了解矿工安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探讨矿工安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矿工的安全心理素质普遍不高;(2)矿工的生活满意度普遍不高;(3)安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执政以后,矿工的生活没有实质改善,矿工运动成为影响政权稳定的异动力量。国民政府在"劳资协调"的话语下出台了一系列矿业劳工保障政策,以实现执政目标。这些措施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使矿工的整体社会福利得以提升。当矿工运动触及到政权稳定的底线时,国家权力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矿工群体与国民政府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5.
寻找需要     
6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坍塌,矿工们顿时被困在里面。  相似文献   

6.
阅读《共同的秘密》,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 内容。 共同的秘密 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 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 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 以矿上只发了一笔抚恤金,不再过 问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后感受最  相似文献   

7.
我和学校三位教师前往参加由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宝山区第十三届教学活动月——课改专场”教学观摩活动。并有幸观摩了罗南中心小学青年骨干教师朱薇薇老师的语文课《共同的秘密》。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一群普普通通的矿工身上的感人故事。12位矿工兄弟为了帮助一位死去的矿工兄弟的妻子维持生计.他们秘密约定,每天早上坚持去这个矿工家属的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直到其中一位矿工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才公开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某地一个煤矿塌方,五名矿工被困在井下,他们被挤在一个很狭小的空间,黑暗潮湿、空气稀薄。挺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搭救的迹象,他们开始绝望。一个老矿工告诉其他四位年轻矿工,自己是十多年前一次大矿难的幸存者。那次,他  相似文献   

9.
雷达鞋     
在矿难救援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找到矿工被困的位置。最近,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雷达鞋,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被困矿工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非常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不断完善矿井安全设施和矿工自救装备,这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保护矿工生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各种煤矿灾害仍然时常发生并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特别是煤矿工人实行合同制以来,矿工的流动性比较大,素质比较低,自主保安意识不强,抗灾能力差。这在地方煤矿更是如此。工人对井下复杂的生产环节和各种灾害了解不够、认识不足,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束手无策,既不知如何控制灾害范围,又不懂如何保护自己,在事故面前往往没有组织性,各自慌忙乱跑,结果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矿工了不起!"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见山西太行矿工合唱团演员代表时,对他们的高度评价:就是这支来自大山深处的矿工合唱团,不仅登上世界合唱大赛的舞台斩获银奖,而且在首届中华红歌会赛场声震四方,赢得金奖,捧回了中华杯;"山西矿工向重庆人民问好",激情澎湃的矿工们带着深情厚谊,融入了60多支唱红歌的队伍中,在山城重庆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演绎经典红歌的不朽魅力,把红歌唱进了千万人的心里……这是一支怎样的矿工合唱团队,他们经过了怎样的磨砺和打造,有着怎样的合唱情怀和艺术追求,能够屡屡创造奇迹,在国际国内多项赛事中所向披靡、摘金夺银,成为三晋合唱界响当当的王牌队伍?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那豪迈雄浑而又婉转灵动的和谐合唱之声;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那朝气蓬勃、齐心协力、挑战极限的炽热情怀。  相似文献   

12.
矿井不是家,挂在心头丢不下,矿井不是家,夜里梦中离不开它。天天都要下矿井,天天都要把坑挖,滴一身热汗滚一身黑,黑脸膛笑成一朵花。矿工爱矿井,就象爱着自己的家.煤炭不是娃,爱在心头放不下,煤炭不是娃,捧在手上象金疙瘩。天天都在煤巷里走,天天都在煤窝里爬,挖一座煤山展一展服,黑汉子乐得笑哈哈。矿工爱煤炭,就象爱若亲生的娃。(通讯处:山西大同矿务局工会)矿工的家,矿工的娃@张枚同$山西大同矿务局工会~~  相似文献   

13.
1963年,两名美国矿工在挖煤时,发现了一条地下隧道。他们循着隧道一直往下走,最后在隧道的尽头发现了一扇巨大的门。推开门后,他俩又发现了一个大理石楼梯。由于害怕,这两名矿工没敢再往下走。几乎在这同一时期,英国也有几名煤矿工人在挖掘一条隧道时,听到地底下传来机械装置运作的声音。一名矿工称,他们还  相似文献   

14.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煤矿爆炸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如何安全有效地展开救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发现金丝雀对一氧化碳的感知能力远高于人类,建议矿工携带金丝雀进入矿井协助救援。到19世纪末期,金丝雀成了英国煤矿救援的标准配置。在矿工眼中,金丝雀不是可以随意牺牲的工具,而是值得信赖的同事,甚至是心爱的伴侣。可是在英国社会中上层人士看来,野蛮的矿工把象征幸福家庭的金丝雀带入肮脏而危险的矿井中,是在亵渎文明又安全的家庭,于是刻意地忽视它们的存在与贡献。社会中上层人士对矿用金丝雀的排斥,既表明矿工仍是一个被鄙视的群体,又折射出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33名矿工受困地下688米长达69天后成功获救,创下世界矿难史上最长生还时间纪录。10月16日,河南禹州平禹煤电四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这次事故导致井下37名矿工全部死亡。智利矿工全部升井,中国矿工全部升天,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并不质疑我国政府和相关专家的救援能力,也不怀疑中国矿工的坚强意志,但不可否认虽然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矿难应急机制确实没有智利的完善。而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我国制度建设和制度体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信念的力量     
六名矿工在很深的矿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倒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凭借前人经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氧气.井下的空气最多还能让他们生存三个半小时。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课堂(小学)》2010,(8):126-126
3月30日,“3·28”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抢险工作仍在进行。矿山救护队与矿工们为加快排水进度,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增添新的排水管道以便尽快救出井下被困矿工。他们累了就在地上打个盹,以天为盖,以地为席。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13日上午,智利圣何塞铜矿被困矿工营救行动全面启动,受困矿工陆续升井。自8月5日矿难发生以来,33名矿工已经创造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据悉,智利矿难不仅智利全国关注,而且牵动了全球媒体的目光,共有1700名记者、两国总统亲临救援现场。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大平煤矿148人死亡,陕西陈家山煤矿因瓦斯爆炸166名矿工全部遇难,辽宁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夺去了214条矿工的生命……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国大小煤矿事故发生2796次,矿难死亡人数高达4153人,占全世界矿工死亡总数的80%。然而,这些接连不断的血的教训并没有给各地煤矿带来大的震动和警醒,也没有形成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的效应。那么,为什么在高度重视之下,矿难还是接踵发生呢?  相似文献   

20.
刘亚洲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了一个发生在欧洲的真实故事:一个年轻的矿工即将要和心上人举行婚礼,婚礼前最后一次下井,却发生了塌方,矿工永远没有回来。他的未婚妻不相信她的爱人会就此离她而去,苦苦等了70年。没想到矿主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