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  相似文献   

2.
朝兴文 《甘肃教育》2011,(12):74-74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在中学语文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这三要素引导学生学习小说.从而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理解小说所展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运用散文体的语言,通过描写完整的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作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相互依存,构成有机的整体,共同为小说的主题服务,也就是反映某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等。其中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没有人物就没有小说。但人物总  相似文献   

4.
当代小说走出了三要素的樊笼,对传统故事化小说三要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构。当代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特别是表现作家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自我人格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度。当代小说对传统小说三要素的解构,一方面降低了对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扩大了对人物、情节、环境以外的其他要素的吸收和包容。  相似文献   

5.
<正>小说篇目的教学内容,一般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确定。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除了两处明显的环境描写,落脚点就在人物、情节上。至于情节,本文围绕于勒叔叔这一线索人物展开,通过菲力普一家子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可以简练地概括为"赶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因此,老师们会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作为小说的教学重点。然而,笔者认为,过于重视"小说情节是什么"而忽视"情节是如何被构思和叙述的",过于重视"概括人物形象"而忽视"人物是如何被塑造和刻画的",都是对小说教学价值的削减。小说"三要素",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相依为命",孕育出小说的生命,决定着小说的档次。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虽说不能完全与小说相提并论,但这"三要素"同样是记叙文必需的"零部件"。所以,向名家大师学习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环境描写乃是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这里,我们重点谈一谈环境描写,希望能给你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8.
[阅读要求] 1、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艺术的中心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借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为此要注意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的关系,注重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肖像、心理等把握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社戏》是鲁迅为数不多的透着暖意和亮色的作品,反映作童年时代的生活情趣。关于这篇散化的儿童小说的教学,一般都是围绕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从内容整体感知人手,在把握章故事情节与结构层次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我”、双喜和六一公公等人物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学艺术形式。人物、环境、情节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可谓小说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文艺理论家的一些论据为依托,论述小说中情节的设计技巧,试图提升小说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1.
<正>清风提示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小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高考命题基本也围绕这三要素和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小说教学主要应该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即环境,情节、人物进行,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主要围绕这三要素去设计。  相似文献   

13.
夏俊华 《语文天地》2012,(12):70-71
小说是从明清以后兴盛起来的一种文体,传统的小说都是凭借塑造人物形象、讲述带情节的故事和描写自然及社会环境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也是常讲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人选高中课本的小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三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夏俊华 《语文天地》2012,(23):70-71
小说是从明清以后兴盛起来的一种文体,传统的小说都是凭借塑造人物形象、讲述带情节的故事和描写自然及社会环境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也是常讲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入选高中课本的小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三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丽 《语文天地》2014,(12):13-14
在小说教学中,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探究主题思想经常是教师擅长的三步骤,而"环境"要素常被"边缘化";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但阅读积累有限,常热衷于新奇的情节与有个性的人物,也会忽略小说的环境描写。苏教版必修教材的课文编排虽然打破了传统按照文本体裁分单元的编写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体裁特点,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引领中学生去接触并鉴赏《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发现中学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这篇课文时,习惯性从小说的"三要素",也就是情节、人物、环境来一一解读这篇课文,课堂教学程序也是从这几个方向去一一关联对应——先梳理情节,后剖析环境,最后分析人物。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确实是欣赏小说的三个着力点,但并不是每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统编语文教材选编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对人物形象特点、情节起伏设计、环境描写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让学生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展开对小说的阅读与思考,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与小说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因为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能生动、形象、广泛地反映生活,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中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课文是属于小说体裁的,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是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在课堂上以课文为范本教学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阅读小说,  相似文献   

19.
人物、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鉴赏小说,应聚焦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环境和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或反映现实生活,从而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多种,这需要教师去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